鄭 濤,茍光前,何選澤,葉紅環(huán),付 維
(貴州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貴陽 550025)
油脂的來源主要有動物類和植物類,其中植物類占70%左右[1]。油料植物也稱油脂植物,指植物體的種子、果實、花等器官中含有油脂的植物,油料植物除野生分布外,也有人工栽培林。國辦發(fā)[2014]68號文件印發(fā)《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yè)發(fā)展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我國木本油料植物種植面積從現(xiàn)有的800萬hm2發(fā)展到1 300多萬hm2[2],足以說明木本油料的重要性。本研究地點是世界自然遺產梵凈山所在地貴州江口縣,該區(qū)除了梵凈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外還有黃牯山等森林資源豐富的地區(qū),但目前沒有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資源方面的報道,本文旨在調查分析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資源的概況,并介紹了幾種可以優(yōu)先發(fā)展的木本油料植物,為今后進一步研究和開發(fā)利用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
江口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08°30′~109°06′,北緯27°27′~27°58′,屬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為由西、西北、西南三面向東傾斜的態(tài)勢,最高點海拔2 570.5 m,最低點海拔275 m。江口縣處在中亞熱帶中緯度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6.2℃,日照時間1 257.3 h,降水量1 369.6mm,相對濕度81%,無霜期288 d。全縣林業(yè)用地132 027.8 hm2,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70.64%,其中森林面積122 109.31 hm2,全縣森林覆蓋率64.09%,是貴州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縣市之一,且有大面積原始林,野生樹木資源非常豐富[3]。
本研究對江口縣所轄2個鎮(zhèn)和7個鄉(xiāng)進行植物種類資源的野外實地調查并進行標本采集,標本存放于貴州大學林學院樹木標本室(GZAC)。通過野外調查、鑒定標本、查詢文獻資料[4-10]及走訪鄉(xiāng)民等方法,獲得了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資源的基礎數(shù)據(jù),并對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資源組成、地理區(qū)系特征、垂直分布特點、儲油部位和用途等進行分析。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種組成見表1。
表1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種組成
由表1可知,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資源豐富,有45科95屬158種,分別占全國油料植物科、屬、種的41.5%、23.9%、39.8%[1],裸子植物5科10屬14種,分別占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種的11.11%、10.53%、8.86%,被子植物40科85屬144種,分別占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種的88.89%、89.47%、91.14%,說明被子植物占絕對優(yōu)勢。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種的數(shù)量特征見表2。由表2可知:含1個種的科有15個,占總科數(shù)的33.33%,總種數(shù)的9.49%;含2~5個種的科有21科67種,占總科數(shù)的46.67%,總種數(shù)的42.41%,含6種以上的科有9科76種,占總科數(shù)的20.00%,總種數(shù)的48.10%。其中樟科Lauraceae有17種,是含種類最多的科。含1種的屬有64個,占總屬數(shù)的67.37%,總種數(shù)的40.51%;含2~5種的屬有28屬74種,占總屬數(shù)的29.47%,總種數(shù)的46.84%;含6種以上的屬有3屬,占總屬數(shù)的3.16%,總種數(shù)的12.66%。其中山礬屬Symplocos有7種;安息香屬Styrax有7種,是含種類最多的屬。
表2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種的數(shù)量特征
按照吳征鎰等[11-13]對種子植物區(qū)系成分劃分的方法,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45科可以分為10個分布型(見表3)。由表3可知,從科的分布來看,無舊世界溫帶分布,溫帶亞洲分布,地中海、西亞至中亞分布,中亞分布和中國特有分布。其中泛熱帶分布16科,占總科數(shù)41.03%,是最多的分布型,其次是北溫帶分布9科,占總科數(shù)23.08%。熱帶性質(2~7型)共26科,占總科數(shù)66.67%;溫帶性質(8~15型)共13科,占總科數(shù)33.33%。通過對科的區(qū)系分析,得出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的分布具有熱帶性質,同時和溫帶性質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屬的區(qū)系類型可以分為13個(見表3)。由表3可知,從屬的分布來看,缺少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分布和中亞分布兩個類型。這13個類型中,泛熱帶分布有13屬,占總屬數(shù)的14.13%;北溫帶分布19屬,占總屬數(shù)的20.65%。熱帶性質(2~7型)共35屬,占總屬數(shù)的38.04%;溫帶性質(8~15型)共57屬,占總屬數(shù)的61.96%。從屬的區(qū)系分布看,溫帶性質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表3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的區(qū)系分布特征
江口縣最低點海拔275 m,最高點海拔2 570.5 m,海拔高度差達到2 295.5 m,區(qū)域內植被種類多樣,由于氣溫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使得各個海拔梯度的植物種類有所差別,豐富度也不一樣。本研究根據(jù)海拔的高低將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垂直分布劃分為400 m以下、400~599 m、600~799 m、800~999 m、1 000~1 199 m、1 200~1 399 m、1 400~1 599 m、1 600~1 799 m、1 800 m及以上9個標準,具體見表4。
表4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垂直分布情況
由表4可知,400~599 m的種數(shù)有56種,600~799 m的有87種,這兩個范圍內的種數(shù)占到了總種數(shù)的90.51%,說明海拔400~799 m范圍是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分布的主要海拔高度,800~999 m的種數(shù)有11種,1 000~1 199 m的有2種,1 600~1 799 m的有2種,400 m以下、1 200~1 599 m、1 800 m及以上范圍均沒有分布。從該區(qū)物種垂直分布來看,物種種數(shù)隨海拔高度先升高后下降,說明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受海拔高度影響較大,海拔太高或太低都不適合生長,這對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人工馴化種植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儲油部位大致可以分為種子、果實、葉等9個部位,具體見表5。
表5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含油部位統(tǒng)計
由表5可知,含油部位以種子類最多,有138種,含油率大于50%的有猴歡喜Sloaneasinensis66.7%、粗榧Cephalotaxussinensis62.9%、油桐Verniciafordii60%、云南樟Cinnamomumglanduliferum59.9%、油茶Camelliaoleifera58.7%、山胡椒Linderaglauca52.9%[1]。其次是果實類,有39種,如漆Toxicodendronverniciflum、野漆T.vernicifluum,這兩種的果實油均是制油墨的優(yōu)良原料。葉類有15種,葉油一般用作芳香油,如黃心夜合Micheliamartinii、少花桂Cinnamomumpauciflorum、川桂C.wilsonii、毛葉木姜子Litseamollis、檫木Sassafratzumu、山胡椒、黑殼楠Linderamegaphylla、香粉葉L.pulcherimavar.attenuata、三椏烏藥L.obtusiloba、紅毒茴Illiciumlanceolatum、亮葉樺Betulaluminifera、香樺B.iusignis、黃櫨Cotinuscoggugria、竹葉椒Zanthoxylumarmatum、齒葉黃皮Clausenadunniana,其中齒葉黃皮葉含40多種精油,含油種類豐富,是一個“精油博物館”。花類有5種,如毛瑞香Daphneodoravar.atrocaulis花油是一種名貴的香料,茉莉花Jasminumsambac花油是一種香精的原料。
經查閱資料及訪問當?shù)鼐用瘢瑢⒔诳h野生木本油料植物油的用途分為13類,具體見表6。
表6 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油的用途統(tǒng)計
由表6可知:制造肥皂類最多,有47種,含油率20%以上的有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粗榧、山胡椒、復羽葉欒樹Koelreuteriabipinnata、黑殼楠、厚樸Magnoliaofficinalis、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香葉樹Linderacommunis、無患子Sapindussaponaria、白檀Symplocospaniculata、黃連木Pistaciachinensis、水紅木Viburnumcylindricum、烏桕Sapiumsebiferum、算盤子Glochidionpuberum、扁核木Prinsepiautilis、黃牛奶樹Symplocoslaurina、白花龍Styraxfaberi、山桐子Idesiapolycarpa、毛葉山桐子I.polycarpavar.vestita、南方紅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共20種[1];制造潤滑油的種類有34種,是該區(qū)第二多的種類;可以供食用的有21種,如野核桃、胡桃Juglansregia,油不僅是很好的食用油類,種子還可以生吃[14];可以提取芳香油的有19種。除上述作用外,制漆的有白檀、油桐、烏桕等;制蠟的有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烏桕;香精的調和原料有川桂、茉莉花;提取香樺油的有亮葉樺、香樺;可以做印刷油的有尖連蕊茶Camelliacuspidata、油桐;可以直接點燈的有扁核木、水紅木;可以藥用的有香葉樹、白花龍、油桐;可以做硬化油的有華山松Pinusarmandi、三尖杉;可以做潤發(fā)油的有尖連蕊茶,高粱泡Rubuslambertianus。有毒植物油有紅茴香Illiciumhenryi、野八角I.simonsii、紅毒茴、烏桕,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其中有54種植物油目前還不清楚其用途,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該區(qū)木本油料植物油的用途將會更加廣泛。
油茶:又名茶子樹、茶油樹、白花茶等,常綠小喬木,是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油茶籽油營養(yǎng)豐富,色清味香,油酸和亞油酸等不飽和酸含量達到90%以上[15],油茶籽除生產油茶籽油外,油茶籽殼、油茶粕等殘余產物經開發(fā)后也可廣泛使用。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林業(yè)局曾聯(lián)合下發(fā)《全國油茶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09—2020年)》,指出要大力發(fā)展油茶產業(yè)[16]。江口縣有一定的油茶種植面積,在政策的扶持下,油茶產業(yè)一定有很好的前景。
光皮梾木:Swidawilsoniana,又稱為光皮樹、斑皮抽水樹,落葉喬木,是一種多用途油料樹種。光皮梾木果實中不同部位的含油率不同,果肉、種核、種仁的含油率分別為55%、11.53%和62.44%,不同部位脂肪酸組成不同,但均以油酸和亞油酸為主[17]。通過大鼠動物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光皮梾木油在降低甘油三酯與總膽固醇、輔助降低血脂、預防脂肪肝和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18]。光皮梾木是江口縣的鄉(xiāng)土樹種,具有人工培育的物質基礎。
木姜子類:木姜子是樟科木姜子屬一些樹種的統(tǒng)稱,以榨取木姜子油為主要特點,日常生活中,以山雞椒、木姜子、毛葉木姜子等食用較多,是貴州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的民間食用油和調味品,特別是制作酸湯魚必不可少的原料。除食用外,木姜子有很多種類還可以入藥[19]。江口縣野生木姜子種類多、種群數(shù)量亦較為豐富,種源充足,繁殖技術要求不高,開發(fā)利用的前景廣闊。
通過對貴州江口縣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調查得出,全縣共有野生木本油料植物45科95屬158種,分別占全國油料植物科、屬、種的41.5%、23.9%、39.8%,被子植物40科85屬144種,占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科、屬、種的88.89%、89.47%、91.14%。樟科17種、是該區(qū)優(yōu)勢科,山礬屬、安息香屬均7種,是該區(qū)的優(yōu)勢屬。地理區(qū)系分析中,科以熱帶性質為主,屬以溫帶性質為主,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資源主要分布在400~799 m海拔地區(qū),含油部位以種子類最多,用途方面以制肥皂、潤滑油和食用為主。
目前,江口縣對木本油料植物的開發(fā)利用還很少,僅油茶有一定的種植基礎,由于管理及市場開發(fā)不到位,未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野生種類以木姜子類使用最多,其他大部分均未得到很好的開發(fā)利用,如烏桕、猴歡喜、粗榧等在該區(qū)分布廣,含油豐富,用途廣泛,但基本無人利用或利用程度低。大多數(shù)木本油料植物除榨油外還可藥用、綠化、材用等,因此可以發(fā)展木本油料植物系列副產品,讓其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加強對當?shù)鼐用襁M行理論與技術培訓,了解木本油料植物的用途和價值,以期進行合理開發(fā)利用,避免使一些如南方紅豆杉、厚樸、香樟Cinnamomumcamphora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遭到破壞。當?shù)乜梢越⒁惶淄暾谋Wo與利用機制,在保護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的同時,加強資源調查及研究,并將一些含油率高,油質好,易于栽培的樹種進行人工育苗,結合生態(tài)扶貧在荒山荒地等非耕地地區(qū)進行規(guī)模種植,并在周圍建設加工廠,對油料進行深度加工,打造屬于自己的鄉(xiāng)土品牌,使該區(qū)野生木本油料植物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及生態(tài)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