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燕
(肥城礦業(yè)中心醫(yī)院,山東 肥城 271608)
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一般存在劇烈疼痛[1],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不僅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還會降低患者護理、治療依從性,也是導致護患糾紛發(fā)生的主要原因[2]。疼痛護理管理模式皆在減輕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緩解精神壓力[3],本研究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就探討其在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根據(jù)不同護理管理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45)給予常規(guī)護理,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24~60歲,平均(43.67±3.05)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0例,高中24例,初中及以下11例;疾病類型:腰椎骨折7例,脛骨骨折22例,髕骨骨折10例,足踝骨折5例,其他1例。觀察組(n=45)給予疼痛護理,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24~60歲,平均(43.70±3.01)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1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11例;疾病類型:腰椎骨折8例,脛骨骨折21例,髕骨骨折10例,足踝骨折5例,其他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創(chuàng)傷骨科診斷標準者;②患者及家屬均知情研究;③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②聽語障礙者;③精神疾病者;④心衰、惡性腫瘤者。本研究所選病例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飲食護理、生活護理、注意事項,嚴格遵守醫(yī)囑治療等。觀察組患者則接受疼痛護理:①成立疼痛護理管理小組:選擇護士、護士長組建疼痛護理管理小組,成員6~10人,由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由組長安排小組排班,對患者恢復情況定期檢查[4]。②小組成員培訓:全面了解患者并記錄患者疼痛程度、類型、時間、鎮(zhèn)痛藥類型等,由護士長主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詳細的護理流程和計劃,再根據(jù)疼痛患者護理存在的不足,探討調整護理計劃[5]。③疼痛護理流程:根據(jù)患者面部表情和疼痛評估量表評估患者疼痛程度,觀察患者的呼吸、面色、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檢查患者切口有無紅、腫、熱等癥狀,確定患者的疼痛原因和性質,將情況及時告知醫(yī)師并及時對癥處理。若患者疼痛程度嚴重,可給予阿片受體聯(lián)合非固醇消炎藥進行治療;若為中度疼痛,可給予強阿片受體或非固醇消炎藥物治療;若為輕度疼痛,可指導患者通過看書、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6]。④環(huán)境護理:確?;颊卟》客L,空氣流通,并放置顏色鮮艷的植物,及時更換被套和床單,定期紫外線消毒。⑤心理護理:針對患者不同心理開展心理干預,告知患者疼痛原因和解決方式,給予患者鼓勵,提高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7]。⑥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糧,禁止冰冷、辛辣、生硬、刺激食物,確保大便通暢。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和護理滿意度。①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分值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8];②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包括護理方法、效果、技巧、態(tài)度4個方面,各項分值0~25分,總分0~100分,<59分:不滿意;60~79分:一般;≥80分:滿意[9]。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選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護理后兩組患者VAS評分均明顯下降,觀察組患者下降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s)
?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95.56%vs 75.56%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疼痛為創(chuàng)傷骨科主要的臨床癥狀,持續(xù)性劇烈疼痛會影響患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導致其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出現(xiàn)障礙[10]。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住院護理模式和鎮(zhèn)痛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疼痛護理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11],通過多方面的干預,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疼痛感,在疼痛護理管理模式中,所有護理人員均經(jīng)過專業(yè)鎮(zhèn)痛培訓并熟練掌握[12],首先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提高患者住院舒適度,然后對患者進行疼痛護理,通過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將患者的關注重心轉移,輔助患者減輕疼痛,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導可緩解患者負性情緒[13],給予患者充分的信心,增強正視疼痛的勇氣,提高治療信心,也有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最后再給予飲食護理,確保飲食科學、合理,促進骨折部位愈合[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疼痛護理管理模式明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疼痛護理管理模式更能使患者受益,贏得了患者認同,但本研究研究時間短,樣本量少,還需臨床開展大量的隨機性、回顧性、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