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秋 何思敏
1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空軍醫(yī)院中醫(yī)科,廣州 5105102廣州市白云區(qū)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廣州 5104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以氣流持續(xù)受限為特征的疾病,該病與長期吸入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所引起的慢性炎性反應有關,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隨著吸煙、空氣污染、燃燒生物燃料、呼吸道感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1],COPD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近年來,中西醫(yī)結(jié)合療法在COPD臨床治療中已逐漸展現(xiàn)優(yōu)勢[2]。本研究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益氣溫陽平喘法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F(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8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觀察組,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63.7±5.8)歲,年齡范圍為46~75歲;病程(6.7±1.5)年,病程范圍為3~15年。對照組,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64.2±6.3)歲,年齡范圍為48~73歲;病程(7.1±1.4)年,病程范圍為3~17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3]中相關的診斷標準,肺功能檢查顯示吸入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②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血氣分析顯示PaO2<60 mmHg且PaCO2>50 mmHg;③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合并肺結(jié)核、肺膿腫、支氣管哮喘等其他肺部疾??;②合并肺部腫瘤或進行過肺部手術(shù)者;③合并精神類疾病,無法配合完成治療者;④已參與其它相似藥物臨床試驗者。
對照組患者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包括糾正酸堿失衡、抗心律失常、抗感染、解除支氣管痙攣、吸氧、祛痰、平喘等治療,必要時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7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益氣溫陽平喘法治療,本法所用方劑取自《傷寒論》四逆加人參湯合厚樸杏仁湯加味而成,處方如下:熟附子15 g(先煎30 min),干姜10 g,炙甘草10 g,黨參20 g,茯苓20 g,砂仁5 g(后下),法半夏15 g,白芍10 g,厚樸10 g,苦杏仁10 g;以上諸藥加水煎煮后,分2次口服或胃管給藥,1劑/d,7 d為一個療程,連續(xù)給藥2個療程。
①采用改良版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mMRC)評價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分數(shù)越高代表呼吸越困難;②采用自我評估測試問卷(CAT)評價患者生活質(zhì)量,分數(shù)越高代表生活狀態(tài)越差;③采用MSA99肺功能測定儀測定患者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與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④采用美國貝克曼CytoFLEX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T細胞分化抗原水平,包括CD3+、CD4+、CD8+、CD4+/CD8+。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制定臨床療效判定標準:治愈 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肺部濕啰音消失,血壓、心率、呼吸均恢復正常;顯效 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消失,肺部濕啰音明顯減輕,血壓、心率、呼吸明顯改善;有效 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好轉(zhuǎn),肺部濕啰音有所減輕,血壓、心率、呼吸有所改善;無效 臨床癥狀和體征未見好轉(zhuǎn)或加重。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9.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6%(P<0.05)。見表1。
治療前,2組患者mMRC及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mMRC及CAT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49,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mMRC及CAT評分比較(n=49,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2組患者FVC、FEV1及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FVC、FEV1及FEV1/FVC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治療前,2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CD8+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2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慢性炎癥反應是COPD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氣道、肺實質(zhì)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癥是COPD的特征性改變,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等炎癥細胞釋放的炎性介質(zhì)參與了COPD的發(fā)病過程,細胞免疫功能紊亂與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轉(zhuǎn)歸密切相關[5]。
本病可歸屬于中醫(yī)學“喘證”“肺脹”范疇,本病的發(fā)生多因久病肺虛,痰瘀潴留,每因復感外邪誘使本病發(fā)作加劇。病變首先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后期病及于心、肝[6]。中醫(yī)藥在防病治病、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本研究采用的益氣溫陽平喘法為本院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之經(jīng)驗方法,本法所用方劑取自《傷寒論》四逆加人參湯合厚樸杏仁湯加味而成。方中取熟附子、干姜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炙甘草、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法半夏、厚樸、苦杏仁行氣消積、止咳平喘、燥濕化痰,再輔以茯苓溫陽利水,砂仁溫脾止瀉,白芍柔肝止痛;以上諸藥合用,共奏溫陽補虛、益氣健脾、化痰平喘之效。
肺功能檢查能夠判斷氣流受限程度,有助于COPD病情判斷及預后評估。T淋巴細胞包括CD3+、CD4+、CD8+等不同亞群,這些亞群通過不同的途徑發(fā)揮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CD3+代表成熟T淋巴細胞總數(shù),CD4+代表輔助性T淋巴細胞水平,CD8+代表殺傷性T淋巴細胞水平,通過檢測CD3+、CD4+、CD8+等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shù)目及主要抗體水平可以直接反映患者的細胞免疫水平[7]。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9.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6%;2組患者mMRC及CAT評分、CD8+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F(xiàn)VC、FEV1、FEV1/FVC及CD3+、CD4+、CD4+/CD8+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結(jié)果表明,應用益氣溫陽平喘法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氣流受限程度,提高免疫功能。
綜上所述,應用益氣溫陽平喘法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