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江, 金春花, 姜春善, 曾婕, 王雅巖
延邊大學附屬醫(yī)院 1檢驗科, 2婦科, 3呼吸內科(吉林延吉 133000)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常發(fā)病的人群是育齡婦女,主要特點是患者的內膜出現異常生長,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危害,近年來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人數在逐年上升[1]??棺訉m內膜抗體(anti-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是一種生物抗體,主要是以子宮內膜為靶原,其主要特點是存在技術依賴性,通過卵巢激素的調節(jié),促進子宮內膜自身抗體EMAb的產生[2]。血清高遷移率組蛋白B1(high mobility histone B1,HMGB1)屬于一種晚期炎性介質,視黃醇結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與炎性標記物有緊密的聯系,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中具有重要的參與作用[3-4]。但是相關的研究數據較少。本文主要研究血清EMAb、HMGB1與RBP4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表達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確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患者55例作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組,年齡40~70歲,平均(56.3±5.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生育協會的分期標準,Ⅰ期12例,Ⅱ期14例,Ⅲ期15例,Ⅳ期13例。選取同期于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女性健康志愿者55例作為對照組,年齡40~70歲,平均(55.6±5.9)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為育齡期婦女;均未發(fā)現婦科腫瘤以及急性炎癥;所有研究對象月經周期規(guī)律,在3個月之前停止服用激素類的藥物。排除標準:具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具有精神疾病患者;哺乳及妊娠期婦女;具有肝、腎等系統(tǒng)性嚴重的疾病。本研究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均知情,簽署家屬知情通知書,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主要試劑:兔抗鼠EMAb(由Hyclone公司提供),兔抗人HMGB1、RBP4抗體(由Invitrogen公司提供),PBS緩沖液和SDS-PAGE凝膠(BD公司提供);ELISA試劑盒(Dako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樣本采集 分別采集兩組研究對象的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靜脈血5 mL,置入抗凝試管中,使用離心機以3 000 r/min的速度進行血清分離,20 min后提取樣本血清至試管,然后放入-70℃的冰箱冷藏待測。
1.2.2 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EMAb表達 將待測血清吸附在微量滴定板上的小孔里,進行洗滌1次;加入待測的抗原,如果兩種抗原產生特異反應,就會產生結合,要把剩余的抗體清洗干凈;之后要加入酶聯抗體和待測的抗原之間產生特異反應,形成“夾心”現象;最后加入酶底物,如果產生有顏色的產物,就說明待測血清有對應的抗原,嚴格按照ELISA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步驟進行,分析血清EMAb表達。
1.2.3 Western blot檢測HMGB1、RBP4蛋白表達 將采集的標本,使用PBS緩沖液對待測標本進行清洗,使用裂解液裂解之后對蛋白濃度進行測定。取20 μg/孔蛋白質,加入蛋白緩沖液之后進行電泳,之后將電轉膜置于10%的牛奶之中,之后使其與一抗相結合,在5℃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孵育。次日,使用TBST緩沖液進行清洗,在37℃的環(huán)境下使其與二抗相結合,1 h后使用TBST緩沖液進行清洗,然后使用顯影劑使其顯色,操作步驟嚴格按照顯影定影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對HMGB1、RBP4蛋白表達進行檢測。
2.1 兩組間EMAb、HMGB1、RBP4陽性表達比較 子宮內膜異位癥組EMAb、HMGB1、RBP4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間EMAb、HMGB1、RBP4陽性表達比較 例(%)
2.2 EMAb、HMGB1、RBP4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病理資料的關系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EMAb、HMGB1、RBP4陽性表達與年齡、體質指數無關(P>0.05)。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EMAb、HMGB1、RBP4陽性表達與分期、異位囊腫直徑大小、分化程度有關,Ⅲ+Ⅳ期、異位囊腫直徑大小≥5 cm、高分化EMAb、HMGB1、RBP4陽性表達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種因子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臨床病理資料比較 例(%)
2.3 EMAb、HMGB1與RBP4的相關性 EMAb、HMGB1與RBP4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表達呈正相關。見表3。
表3 EMAb、HMGB1與RBP4的相關性
子宮內膜異位癥在婦科疾病中較為常見,其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癥在形態(tài)學上表現良好,但是也具有種植、侵襲、復發(fā)的特點,和惡性腫瘤相似,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威脅[5]?;颊咴谂R床上的主要表現是痛經、性交痛、盆腔痛,嚴重時會造成不孕。一些患者的臨床特征不具有典型性,同時缺少特異性,因此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早期診斷,較困難[6]。子宮內膜異位癥做到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患者痛苦的減輕,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
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機制沒有明確指出,研究顯示,其發(fā)病主要和種植、淋巴及靜脈散播、內分泌、遺傳性、免疫機制有關[7]。種植:經血逆流種植是指在經期,子宮內膜腺上皮和間質細胞隨血液出現逆流現象,通過盆腔后在卵巢和鄰近的盆腔腹膜間種植,并且持續(xù)生長并且蔓延,產生盆腔內異癥[8]。研究顯示[9],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生的決定性因素是在位內膜出現差異,其決定逆流經血內膜碎片是否可以異地黏附和生長。淋巴及靜脈散播:在遠離盆腔的部位發(fā)生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是由淋巴及靜脈散播造成,子宮內膜組織經過靜脈以及淋巴管向遠處發(fā)生轉移,且同感光學鏡的檢測,發(fā)現在盆腔靜脈、淋巴管以及淋巴結中,有子宮內膜組織[10]。內分泌: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與異位組織中激素受體水平表達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月經紊亂是因為異位內膜與在位內膜的發(fā)育不一致[11]。遺傳學:基因數據顯示[12],在1號和7號染色體上,基因發(fā)生變異,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有緊密聯系。免疫機制: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與免疫機制有關,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腹腔液細胞數量出現異常,活性也發(fā)生改變,患者血清中IgG、EMAb水平增加[13]。
EMAb主要依靠子宮內膜為靶原,屬于一種生物抗體,其特點是具有激素依賴性,經過卵巢激素的調節(jié)作用,盆腔中會出現異位內膜種植灶,通過巨噬細胞吞噬,子宮內膜中特定抗原會發(fā)生識別,激活機體免疫系統(tǒng),子宮內膜自身抗體EMAb會產生[14]。滕輝等[15]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否發(fā)病與血清中EMAb水平的高低有關。EMAb也與不孕癥有關。本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癥EMAb、HMGB1與RBP4陽性表達高于對照組(P<0.05),且隨著子宮內膜異位癥分期的增加,EMAb陽性表達也逐漸升高。說明血清EMAb、HMGB1與RBP4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具有一定聯系。HMGB1屬于非組蛋白核蛋白,在各種組織中大量存在,HMGB1參與炎性反應、細胞增殖、分化和遷移[16]。子宮內膜異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HMGB1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子宮內膜異癥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出現失控,促進HMGB1的釋放,導致炎癥反應,通過多種信號作用對炎癥反應進行放大,最后造成子宮內膜異癥向分級方向發(fā)展。HMGB1可以激活相關的基因,減少異位內膜細胞的凋亡,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病灶[17]。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HMGB1陽性表達較高,Ⅳ期子宮內膜異位癥高于Ⅰ期,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生與HMGB1有關,與其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EMAb、HMGB1與RBP4陽性表達與異位囊腫直徑大小、分化程度有關。RBP4屬于一種球蛋白,與炎癥反應相關,結合其受體導致炎癥反應的發(fā)生。RBP4誘導炎癥反應發(fā)生主要是通過促進促炎分子的表達,RBP4參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的途徑是通過促進促炎分子和黏附分子的表達,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8-19]。本研究結果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血清中RBP4表達水平較高,Ⅳ期子宮內膜異位癥高于Ⅰ期。結果與魏麗[20]保持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EMAb、HMGB1與RBP4之間呈正相關關系,說明EMAb、HMGB1、RBP4三種因子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中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赡軝C制:HMGB1與RBP4結合,有助于MAPK信號通路激活,從而誘導大量炎癥因子表達,相互作用之后,促進NF-κB激活,調控多種基因,NF-κB會增強黏附分子表達,增加內皮細胞的通透性以及黏附作用,誘導炎癥發(fā)生。在檢測效能研究中,EMAb、HMGB1、RBP4三項指標聯合檢測在不同分期中的診斷準確度要高于單項標志物檢測,說明在通過標志物對子宮內膜異位癥進行診斷時,聯合檢測的效果要更突出。這一研究結論仍需要大量的研究樣本,來確定其可靠性。
綜上所述,血清EMAb、HMGB1與RBP4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均呈現較高表達,三者聯合檢測的診斷效能優(yōu)于單獨檢測,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檢測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