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關鍵詞:小學語文 ? 朗讀訓練 ? 情感
對于課堂教學效果及學生的語文能力來說,朗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很重要的作用。做好朗讀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充分體會所學的知識內容,因此在課堂教學及課后安排上,教師應當督促學生做好朗讀訓練,有感情的朗讀所學課文,并正確運用普通話,促進提升教學效果。
一、做好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意義
(一)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
在朗讀的過程中,需要調動學生的整體思維,要想將一段課文內容通過朗讀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需要眼、嘴、腦的配合,在此過程當中,能夠充分提升學生這幾方面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并提升語言能力對于其一生都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材內容,鼓勵學生做好語言能力的提升,做好朗讀訓練,培養(yǎng)準確的語言表達方式。
(二)進一步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
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不應該僅停留在理解字面意思或是死記硬背,而是應該從深層次理解所學的內容,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及含義。尤其是對于以往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內容,如果學生能夠熟練朗讀幾遍,很多問題則會迎刃而解。朗讀過程也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對于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使學生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
語文知識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而且也是一個大量積累的過程,通過朗讀訓練能夠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有效的朗讀訓練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而且讀的內容越多,日后進行文章寫作的時候素材則越多。其次,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很多小學生在進行閱讀訓練的時候成績并不理想,甚至讀了幾篇文章都無法抓住中心思想,如果能夠進行大量的朗讀訓練,閱讀能力則會有很大提升。因為通過朗讀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整體性,所以此項訓練過后再進行閱讀答題的時候,能夠有的放矢地抓住文章的中心點并理解內容。
二、在朗讀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朗讀不夠重視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而有一些教師想把更多的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會將朗讀訓練留于課后,而小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體會到朗讀對于整個學習成績的提升作用,則會忽略朗讀訓練,甚至有一些家長也認為朗讀訓練無關緊要,所以并不會督促孩子進行相關的學習。因此,朗讀訓練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建議教師進行相關課程安排的時候,最好將朗讀訓練放在課堂上,讓學生在集體的氛圍中做好這一項功課。而且要讓學生知道朗讀的意義所在,并不是為了朗讀而朗讀,而是通過朗讀達到提升整體語文水平的目的。
(二)部分教師對朗讀訓練不夠重視
有些教師雖然能夠把朗讀訓練放在課堂上去做,但是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應有的指導,有一些教師只會在講授課文內容前,讓學生默讀或者是請一兩位同學進行課文朗讀,大部分同學在聆聽,參與性并不強。讀完后,教師也沒有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點評或者是指出不足,尤其是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的情感或者是吐字發(fā)音等方面,這就忽略了朗讀訓練的根本目的。僅僅是將課文內容以發(fā)聲的形式敘述了出來,對于語文綜合能力提升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三)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沒有情感
有一些學生在老師布置了朗讀訓練的任務后,的確會很認真的去讀,但是在讀課文時他們并沒有傾注自己的情感,只是將課文中的字詞以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且在讀課文的過程中也并沒有進行思考,只是機械的朗讀文章的內容。這樣是無法達到朗讀訓練目的的。雖然看似學生把朗讀訓練這項任務做得非常好,甚至可以背誦整篇課文,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學生并沒有理解和掌握課文當中的內容,而且也沒有將自己的思維和所讀文字融入一體,毫無感情上的共鳴,不能進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體驗。
三、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的策略
(一)開發(fā)多樣的朗讀形式
僅僅拿著書本單獨朗讀課文,這種太過單一和無趣,大部分學生在進行長時間的朗讀訓練后都會覺得枯燥無味,因此教師要開發(fā)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這樣才能夠提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不應將朗讀訓練僅局限于學生默讀或者是出聲朗讀課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小學生的學習多半是以興趣為主,尤其是一些寓言故事更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這類課文時,教師可以劃分角色讓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一課時,對于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教師可以請多名學生進行角色劃分朗讀。在朗讀前先分析一下青蛙和小鳥不同的心理,而后學生在朗讀時才能夠更好的體會情感,并且在朗讀后請學生說一說感受,這樣能夠更好的理解和體會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進行朗讀比賽。小學生自尊心較強,喜歡爭強好勝,尤其是在各項比賽中,希望自己能夠取得好成績,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樣的心理,舉行朗讀比賽,促進學生做好朗讀訓練。提前將學生進行分組或是采用自愿報名的方式,鼓勵學生挑選自己喜歡并且熟悉的課文參加比賽,請其他任課教師及班級學生進行評選,并且鼓勵大部分學生參與其中,這樣更能夠激發(fā)學生朗讀訓練的興致。
進行分組朗讀。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座次或者組別進行內容分配,按照課文的自然段落劃分以接力的形式請不同組別進行朗讀,不但能夠提升學生朗讀的能力,還能夠激發(fā)其集體榮譽感。
(二)在朗讀過程中傾注情感
想要做好小學生的朗讀訓練,尤其要關注在朗讀時學生是否有情感共鳴,不能僅僅是機械的讀文字,而是應該將自己的情感也融入所讀的文字當中,這樣不但能夠更好的理解文字內容,而且還能夠使學生對朗讀訓練更加感興趣。
對學生進行鼓勵。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適時鼓勵,讓學生對朗讀更加感興趣并樂于將一部分學習時間分配在朗讀訓練上。例如,對于在朗讀訓練中表現(xiàn)的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小紅花及其他的獎品進行鼓勵,也可以定期組織,請在朗讀訓練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朗讀示范,這樣能夠讓他們對朗讀訓練更加有興致,也能夠激勵其他學生進步,帶動整個集體營造良好的朗讀訓練氛圍,小學生榮譽感強,會覺得在眾人面前朗讀課文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而且也能夠激勵潛能生。
讓學生在朗讀時傾注情感。就內容來說,如果朗讀時不能傾注情感,那么勢必不會對所朗讀的文字產生興趣,而一旦傾注了情感之后,除了能夠更好的理解作者情感以及文章內容以外,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朗讀訓練的興趣。學生可以以不同的語氣和情感來表達課文當中的對話內容或靜態(tài)景物,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通常較強,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更樂于采用這樣的方式。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一文時,描寫桂林山水景色的句子十分優(yōu)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前,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桂林山水的景色,這樣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時則能夠傾注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切身感受到美麗的景色,同時能夠更好的理解文中所描述的意境以及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三)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指導
朗讀訓練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等方面都有很積極的作用,所以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朗讀訓練指導,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朗讀訓練更有意義,如果缺失了教師的指導,只讓學生默讀或者是留作課后作業(yè),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這樣就違背了朗讀訓練的根本目的。
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在朗讀訓練中一定要使用普通話。普通話是人們最基本的交流方式,而普通話水平大部分都得益于小學階段的學習,所以,在朗讀訓練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使用普通話,尤其是一些方言使用較為廣泛的地區(qū),在朗讀訓練中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普通話意義更為重大。在進行指導前,教師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普通話訓練,雖然絕大多數(shù)教師的普通話等級都能達到標準,但對于一些生僻字或者是易混字,在課前仍然要再次確認,以免進行朗讀訓練指導時出現(xiàn)偏差。
對朗讀方式進行指導。在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要從多方面進行指導,包括字詞的發(fā)音、朗讀的流利程度、情感等方面。在朗讀訓練前或朗讀訓練過后,教師也要對所朗讀的內容加以解讀,這樣才有助于學生提升朗讀訓練的效果,更好的理解文字內容,如果缺失了教師指導,那么朗讀訓練則達不到預期效果和根本的目的。
四、結語
朗讀訓練對于小學語文課程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訓練內容,而且有助于學生提升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好朗讀訓練的相關指導,努力找到在朗讀訓練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開發(fā)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激發(fā)學生興致,將朗讀訓練的效用發(fā)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楊春榮.小學語文教學加強朗讀訓練的三個“有助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5):131.
[2]王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50.
[3]王建.淺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8,(13):122+124.
(作者單位:德州市陵城區(qū)徽王莊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