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丹 張夏平 劉冬冬 李 偉
(吉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長春 130062)
布魯氏菌病被稱為補兵,是一種由布魯氏菌屬引起的一種奀瘦共患的傳染病,是一種細胞內(nèi)寄生的病原菌,主要的侵害部位就是動物的淋巴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能夠感染的生物型是比較多,其中羊布魯氏菌的致病性是最強的,在臨床上也是牛、羊、豬的布魯氏菌病的影響最大,病畜主要是通過流產(chǎn)物、精液和乳汁排菌。免疫接種的范圍主要是疫情呈地方性流行的區(qū)域,主要的免疫對象是免疫接種范圍內(nèi)的牛、羊、豬等等,主要是通過采用滴眼免疫、灌服免疫和自由飲水免疫的方法對實驗羊只進行疫苗免疫,然后對動物血清進行采集,然后通過虎紅平板、試管凝集等方法對免疫前后的不同時期的抗體水平進行對比,然后選取出最佳的免疫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對某地區(qū)某羊場的實驗羊只主要有100只,大都是6~10月齡之間的羊只。在經(jīng)過布病虎紅凝集試驗、試管凝集試驗之后進行檢測均為陰性;隨機分為4組,每組為25只,分別為滴眼免疫組(A組)、灌服免疫組(B組)、自由飲水免疫組(C組)、對照組(D組)。被試驗的羊只都要進行耳標標記,要按照正常的聲場對羊只進行隔離飼養(yǎng)和管理[1]。
微量加樣器、林心肌、消毒器、消毒好的玻璃板、牙簽注射器、一次性手套、防護服和電冰箱。
病虎紅凝集抗原、陰陽性血清購自中國獸藥監(jiān)察所;布病試管凝集試驗抗原、陽性血清:中國獸藥監(jiān)察所。
使用生理鹽水按照相關(guān)的說明對布病疫苗進行稀釋,然后按照預先設(shè)計好的內(nèi)容進行分組,對A組的動物實施滴眼免疫的方式,對于B組使用灌服的方式進行免疫;將疫苗吸入到去掉針頭的注射器當中,然后進行灌服;對C組進行自由飲水的免疫,對照組不進行免疫處理,各組的羊只都要進行隔離飼養(yǎng)。
表1 各個實驗組試管凝集實驗平均凝集效價
在進行免疫后的30d、45d、60d、90d和120d以及150d,分別對試驗的羊只進行頸靜脈的采血處理,然后離心對血清進行分離,在實驗室中使用布病虎紅凝集試驗、試管凝集試驗的方式,分別對試驗羊的血清抗體水平進行一定的檢驗,具體的操作要按照相關(guān)的國家標準來進行[2]。
本次試驗采集的血清都是事先通過虎紅平板檢測的,除了對照組顯示的是陰性之外,剩余的各組都是陽性。然后對各個組進行試管凝集試驗,對照組為陰性,其余組陽性只數(shù)與虎紅平板結(jié)果數(shù)是保持一致的。
對經(jīng)過免疫的羊只在其30d、45d、60d、90d和120d以及150d進行血清的采集,通過試管凝集實驗可以對平均凝集效價進行確定,然后進行一定的對比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各個實驗組的抗體活性率都在面以后的30d之后達到了頂峰,其中B組的抗體升得最快,且血清抗體也比較高,可以如表1所示:
綜上所述,實驗最開始是采用的是虎紅平板對所有未免疫的羊只進行檢測,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全部為陰性,然后通過試管凝集實驗進行復檢,結(jié)果具有一致性。因為虎紅平板實驗檢測結(jié)果判定更具有主觀性,因此需要結(jié)合虎紅平板的初檢和試管凝集實驗的再次檢驗,實驗結(jié)果主要是以試管凝集試驗結(jié)果為主。對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試驗羊使用滴眼免疫效率為84%,而使用注射器進行灌服免疫的有效率為92%,直接將布病疫苗加水讓牛羊自由飲水的免疫方式的有效率在68%,而且對不同時期的平均凝集效價進行觀察也可以看出,灌服免疫的平均凝集效價組稿,這就說明采用一次性注射微進行灌服免疫的效果為最佳,在人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廣泛的使用。對于一次性注射器灌服免疫來說,它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現(xiàn)象,而且采用的是人工保定的方式,單只灌服,能夠讓的免疫動物不出現(xiàn)漏免的情況,同時還能避免因為疫苗服用不均衡的問題而出現(xiàn)免疫效果的不同,同時在進行免疫之后還能對注射器進行集中規(guī)范的處理,避免布魯氏菌病疫苗對于環(huán)境的影響,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人畜安全進行有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