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亞 王利娜
(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伊川 471300)
伊川縣某公司自繁豬場,基礎母豬240頭,飼養(yǎng)方式:單點式生產(chǎn),仔豬28天斷奶,工人14個,生產(chǎn)設備一般。
生長豬的免疫程序如表1所示。1日齡偽狂犬滴鼻0.2頭份/頭;7日齡免疫豬喘氣病疫苗,1.0頭份/次;14日齡免疫豬圓環(huán)疫苗,1.0頭份/次;21日齡豬喘氣病疫苗,1.0頭份/次;25日齡免疫豬瘟疫苗,1.0頭份/次;30日齡免疫豬藍耳病疫苗,1.0頭份/次;50日齡免疫豬口蹄疫疫苗,2.0ml/次;55日齡二次免疫豬瘟疫苗,2.0頭份/次;70日齡免疫豬偽狂犬病疫苗,1.0頭份/次。
表1 生長豬的免疫程序
母豬的免疫程序如下:豬瘟疫苗一年免疫三次,2.5頭份/次;豬偽狂犬病疫苗一年免疫四次,1.0頭份/次;豬藍耳病疫苗一年免疫四次,1.0頭份/次;豬口蹄疫疫苗一年免疫三次,2.0ml/次;豬細小病毒病疫苗只免疫后備母豬,在160日齡和190日齡各免疫一次,1.0頭份/次;豬日本乙腦疫苗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免疫一次,1.0頭份/次。通過檢測不同生長豬只藍耳病病毒抗體陽性率,可以看出20周齡時,豬只豬藍耳病病毒的抗體陽性率依然高達100%。豬群健康狀況①哺乳仔豬成活率92%以上,主要存在仔豬腹瀉;②保育仔豬成活率96%以上,主要存在多發(fā)性漿膜炎;③育肥豬成活率97%以上,主要存在傳染性胸膜肺炎。
試驗動物分組:每組約200頭仔豬,放在1棟保育舍;
對照組:25日齡豬瘟單苗+30日齡豬藍耳病單苗+55日齡豬瘟單苗二次免疫;
試驗組:30日齡免疫1次“瑞蘭穩(wěn)”,不再免疫豬瘟和豬藍耳病單苗;
免疫效果評估
安全性:臨床副反應;
臨床癥狀:記錄發(fā)病豬比例、典型癥狀;
生產(chǎn)成績:保育階段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成活率;
豬瘟抗體:陽性率、阻斷率及其離散度變化(豬瘟免疫當天及免疫后1、2、4、8、12、16、20、24周,每個階段每個組隨機抽取30份血樣)。
結(jié)果和分析
免疫后臨床副反應:無;
臨床安全性:安全;
臨床發(fā)病情況:兩個試驗組均比對照組略少;
各階段生產(chǎn)成績:詳見附表2。
附表2 保育仔豬的生產(chǎn)成績
由表2可以看出,在保育階段,對照組的料肉比為1.90:1;25日齡實驗組的料肉比為1.82:1;30日齡實驗組的料肉比為1.80:1。對照組的成活率為96.21%;25日齡實驗組的成活率為97.08%;30日齡實驗組的成活率為97.74%。對照組的平均日增重為404g/d;25日齡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為431g/d;30日齡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為446g/d。以上試驗結(jié)果可以得出:在保育階段,無論是料肉比、平均日增重還是成活率,兩個試驗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30日齡實驗組明顯高于25日齡實驗組。
通過檢測對照組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可以看出:對照組也就是傳統(tǒng)免疫兩次豬瘟疫苗后的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在24周時維持在30~40%之間。通過檢測試驗組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可以看出:30日齡免疫組在免疫“瑞蘭穩(wěn)”后24周時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為60%,與對照組、25日齡免疫組差異均明顯。對于豬瘟而言,25日齡免疫組與30日齡免疫組在免疫后24周“瑞蘭穩(wěn)”時豬瘟病毒抗體陽性率差異明顯的原因是存在母源抗體的干擾。因為在25日齡免疫組免疫的當天,“瑞蘭穩(wěn)”其豬瘟母源抗體還有40~50%的陽性率,所以與30日齡免疫組相比,25日齡免疫組抗體陽性率維持的時間要短很多,這說明豬瘟母源抗體的干擾作用是存在的。
通過檢測對照組藍耳病病毒抗體陽性率可以看出:對照組在免疫豬藍耳病疫苗后24周時的抗體陽性率為95%左右。通過檢測試驗組藍耳病病毒抗體陽性率可以看出:30日齡實驗組在免疫后24周“瑞蘭穩(wěn)”時的抗體陽性率依然為100%。
小結(jié):對于豬藍耳病而言,不管是免疫豬藍耳病單苗還是免疫“瑞蘭穩(wěn)”二聯(lián)苗,免疫后24周時的抗體陽性率差異并不明顯。
① 優(yōu)質(zhì)豬藍耳病疫苗不會干擾豬瘟的正常免疫;
② 豬瘟母源抗體的干擾確實存在,盡量選擇在豬瘟母源抗體下降到比較低的時候進行免疫;
③ 豬藍耳病和豬瘟二聯(lián)苗——“瑞蘭穩(wěn)”的免疫日齡適宜在28-35日齡,而且一次免疫可以提供保護至育肥豬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