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光文
【摘 要】十八大以來,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我國國際國內(nèi)形勢變得十分嚴峻,在這一時期,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力量。但腐敗問題不斷腐蝕著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削弱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造成一定損害。因此,在新時代進行反腐倡廉建設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中華民族能否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根基問題。人民群眾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是反腐倡廉建設廣泛的監(jiān)督者,是反腐倡廉建設直接的受益者,科學分析人民群眾在新時代反腐倡廉建設中的角色問題,對于發(fā)揮人民群眾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打擊腐敗勢力,塑造風清氣正的干部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人民群眾;反腐倡廉建設;角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zhí)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1]反腐一直是困擾國家安全穩(wěn)定發(fā)展的世界性難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對反腐的力度大大加強,這是黨的廉政建設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的必然要求。在當今社會,腐敗充斥著我國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全方位布局,以保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能夠順利實現(xiàn)。人民群眾作為最廣泛的社會群體,也是最廣泛的反腐倡廉建設的參與者,把人民群眾置于黨的反腐倡廉建設實踐之中,其廣泛分布于全社會各個角落的特點,有助于反腐倡廉建設深入社會領域的各個方面,成為反腐倡廉建設主要的依靠力量。
一、黨的反腐倡廉建設的內(nèi)涵與意義
(一)黨的反腐倡廉建設的內(nèi)涵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jīng)提出過廉價政府理論,即建立一個既能為無產(chǎn)階級服務,又能區(qū)別于資本主義臃腫腐敗型政府,一種精簡高效的更高類型的民主政府。[2]這種政府的特點是要優(yōu)化制度結構,減少政治開支。這是關于廉政政府建設的最初表述。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設”這一概念。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廉潔政治”的目標,黨的十九大號召要“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反腐倡廉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本任務,主要包括廉政黨風建設、廉政文化建設、紀律反腐建設、制度反腐建設、法治反腐建設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工作對象是廣大黨內(nèi)干部,主要任務是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要達到管黨治黨從“寬松軟”到“嚴緊硬”轉變。
(二)黨的反腐倡廉建設的意義
首先,反腐倡廉建設是黨永立不倒的良藥。我們黨之所以能一直成為中國人民的執(zhí)政黨,關鍵在于我們黨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反腐倡廉建設是黨正視自身問題,敢于刀刃向內(nèi)的勇氣和擔當。其次,反腐倡廉建設是贏得人民群眾信任的法寶?!爸螄谐?,而利民為本”,腐敗問題就是將個人利益凌駕于人民利益之上,損害人民群眾的利益。進行反腐倡廉建設是黨保持初心,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切實體現(xiàn),取得的成果是人民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最后,反腐倡廉建設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國共產(chǎn)黨的長期領導,反腐倡廉建設能夠為廣大黨員干部敲響警鐘,是保證黨能夠長期執(zhí)政的關鍵舉措。
二、人民群眾在新時代黨的反腐倡廉建設中的角色分析
(一)人民群眾是黨的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反腐敗斗爭必須將黨的領導,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與人民群眾的參與緊密聯(lián)系起來,才能形成反腐敗斗爭中對腐敗分子壓倒性打擊的強勁力量。若僅僅依靠黨和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就無法形成全方位的反腐敗格局。失去人民群眾的參與,反腐敗斗爭就不可能取得徹底性地勝利。人民群眾由于其隱蔽性強,靈活性高,影響性廣的特點,在反腐倡廉建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反腐倡廉建設中重要的參與者。
(二)人民群眾是黨的反腐倡廉建設廣泛的監(jiān)督者
黨員干部生活在群眾之中,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干部有沒有與群眾保持密切聯(lián)系,在工作作風上是否廉潔高效,其工作成果是否有利于人民,這些都是人民群眾能切身體會得到的。因此,人民群眾也最容易發(fā)現(xiàn)黨員干部的腐敗問題。人民群眾分散于各行各業(yè),形成了最廣泛和最有效的監(jiān)督網(wǎng),使黨員干部在任何場合都要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切不可有違反組織紀律,甚至違法亂紀的行為出現(xiàn),人民群眾成為反腐倡廉建設中最廣泛的實時監(jiān)督者。
(三)人民群眾是黨的反腐倡廉建設直接的受益者
讓人民群眾參與到反腐倡廉建設的實踐之中,首先是保障了人民真正行駛民主監(jiān)督的權利;其次,腐敗問題歸根到底是侵犯和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據(jù)為己有,反腐倡廉建設是維護人民群眾權利,保障人民群眾利益的體現(xiàn)。最后,在反腐倡廉建設的實踐過程中,人民群眾更好地發(fā)揮主人翁意識,能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使不關心政治,不關心國事的狀況得到改善,人民群眾的政治素養(yǎng)得到提升。
三、人民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建設實踐的路徑
首先,以村民(居民)委員會為依托,開展黨的反腐倡廉建設教育活動,從思想上啟發(fā)、點燃人民群眾想?yún)⑴c黨的反腐倡廉建設實踐之中。人民群眾雖然廣泛分布于各行各業(yè),但分散性的特點使其缺乏組織性。以村民(居民)委員會為依托,開展黨的反腐倡廉建設教育活動,可以將分散的人民群眾,集中在以村或者社區(qū)為單位的群體上來,這樣更有利于開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集中。由于目前我國農(nóng)村的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限制,村級干部或者社區(qū)領導對于當?shù)氐娜嗣袢罕妬碚f,更具親和力和影響力,能用人民群眾聽得懂,能理解的話語體系進行反腐倡廉教育,取得的成效也比生搬硬套理論,對人民群眾直接宣讀黨的理論話語更好。其次,以村組或社區(qū)為根據(jù)地,構建黨的反腐倡廉建設宣傳氛圍。在村民(居民)委員會的宣傳欄普及反腐倡廉信息,比如參與渠道,參與方式等知識,以及樹立典型人物的事跡形象等,大力構建廉政文化建設,使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黨對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視,使人民群眾懂得如何參與,知道需要經(jīng)過哪些程序,以及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參與到黨的廉政建設之中,要達到人民群眾能夠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的效果。最后,以人民群眾能自發(fā)自覺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為標準,檢驗反腐倡廉建設人民群眾的參與度。只有當人民群眾敢于自發(fā)自覺,有序參與到黨的反腐倡廉建設之中,反腐倡廉建設才不會淪為空談,才能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7.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