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未極
摘要:近幾年,我國經濟與科技發(fā)展迅速,各個領域的事業(yè)都趨于完善。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國各大行業(yè)造成嚴重沖擊。例如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上,使思政教育工作停滯不前,難以滲透。但沖擊往往伴隨機遇一并而至,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對思政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形成新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滿足當今時代要求,這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針對于此,本文詳細探析了“互聯網+”對高校思政教育產生的影響,并研究當今時代,各大高校在互聯網的帶領下,如何開辟一條全新的蹊徑。旨在于促進各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 經濟發(fā)展 互聯網 教育工作 技術指導
我國對各大高校建設,一直堅持立德樹人的原則。如今,國家戰(zhàn)略和行動計劃都包含互聯網+的內容,在互聯網大環(huán)境下,各大高校學生能夠穩(wěn)定成長,這是互聯網新的動態(tài)。在這種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重點是,融入學生內在生活,尋找該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思路。作為各種思想交融的平臺,高校應該大力發(fā)展互聯網+,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融入互聯網的內容,打造互聯網+高校思政教育新平臺,不斷對高校思政教育內容和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進而尋找高校思政教育新出路。針對于此,下文將詳細闡述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
1“互聯網+”積極影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隨著互聯網不斷發(fā)展,學生通過互聯網可以獲得各個層面的信息。高校教育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與學生們隨時溝通與互動,根據事先設定的主題,雙方暢所欲言,鼓勵教育工作者積極參與其中,提升教育效果,從道德行為角度出發(fā),為學生提供正面的引導。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與競爭逐漸走進人們視野,這恰好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互聯網本身的特點顯著,信息量大、不受任何因素限制等等,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使高校內的教育工作人員可以把握好教育時間、地點,不受任何外在因素干擾,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不積攢問題,及時解決。
2“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方案
2.1利用“互聯網+”思政教育,活躍思想陣地
高校思政工作通過互聯網+技術的結合,為思政教育人員設立教育文庫,為廣大學生提供教育理論成果,幫助學生快速解決顧慮,樹立堅定不移的信念與政治角度?;ヂ摼W+思政教育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使老師們可以根據具體問題,來指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加入互聯網因素,在高校教育活動中,融入思政教育,不斷向學生們傳遞正能量。除此之外,運用好微信、微博、貼吧等社交媒體,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搭建基地,指導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要培訓互聯網+思政新領袖,來傳遞信息,無論開展任何思政教育活動,都要以互聯網+為出發(fā)點。
2.2加大教師在職培訓力度,提升媒介素養(yǎng)
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人員,一定要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不要被以往的舊觀念所羈絆。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提高自身媒介素養(yǎng),具備一定的互聯網處理能力。而高校方面,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在構建網絡文化的過程中,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不斷更新教育人員的知識。?比如,各大高??梢詫W習引進來、走出去的新形式,組織校內教師定期外出學習,參觀各大高校,并學習計算機軟件的操作,學成回來應用到思政課堂教學中。通過運用計算機技術,為思政理論知識提供技術基礎,同時讓廣大思政教師多學習外面優(yōu)秀的教學成果,吸收豐富的教學經驗,致力于革新思政教學。除此之外,要定期安排講座,讓能力強的前輩為我們傳遞經驗。
2.3構建健全的校園網絡監(jiān)管機制,營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環(huán)境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高校要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不能讓互聯網的負面作用發(fā)揮出來,要極大程度發(fā)揮出其積極、正面的作用。我國在互聯網領域有明確的法律文獻,其中明確規(guī)定一些制度。防止學生觀看不健康的信息,同時設置網絡法制課堂,請著名法制部門的工作者來學校進行培訓、講座。
除此之外,高校要控制好校園網的各個接入方,建立一支素質較強的思政教育監(jiān)管團隊,思政教育工作者用心理咨詢談話法與學生進行交談。購買防火墻等過濾系統(tǒng),完善學校主流網頁的建設,配備專門的思政老師,定期對網頁實施維護。
3結束語
通過上文分析與研究可知,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正確、正面的看待互聯網+技術,認真分析其帶給我們的價值。并將其融入到思政教育課程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理性、科學性,借助“互聯網+”平臺,積極參與到“互聯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正確對學生進行引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廣大學生們,都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祖國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桂偉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02).
[2] 翁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徑[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