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培育
1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中國 北京,100010
肺癌是全球惡性腫瘤相關死亡的主要病因,其發(fā)病率仍在逐年升高,隨著腫瘤基因靶向治療的不斷進展,通過阻斷腫瘤血管生成來遏制腫瘤的生長與轉移已成為可能。阿帕替尼做為新一代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具有靶向腫瘤血管、抑制腫瘤組織血管生成[1]、抑制腫瘤[2-3]的多重功效,甲磺酸阿帕替尼憑借其確切的臨床療效,在中國被推薦用于胃癌三線治療[4]。
大量臨床試驗表明,在腫瘤診斷及治療過程中,中醫(yī)藥全程聯合西醫(yī)的綜合治療模式取得良好的療效。目前研究表明,阿帕替尼聯合化療能顯著改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疾病控制率,但中醫(yī)藥聯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后治療領域的報道極少,本文通過分析一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后進展,應用中醫(yī)藥聯合阿帕替尼治療獲益的有效病例,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晚期難治性肺癌提供借鑒。
患 者 女 性,62 歲,2015 年6 月 因 咳 嗽就診于當地醫(yī)院,行胸CT 示:右中葉外側段近胸膜處可見不規(guī)整結節(jié)影,其內密度欠均,邊緣可見毛刺及磨玻璃密度灶,最大截面2.7×2.4cm,CT 值約30HU,右肺上葉后段及下葉后內基底可見斑片狀磨玻璃密度影,左肺上葉尖后段胸膜下可見直徑約0.3cm 小結節(jié),右肺上葉前段可見0.3cm 磨玻璃密度小結節(jié),右側肺門區(qū)、縱隔內及雙側腋窩可見多發(fā)淋巴結,2015 年7 月9 日胸腔鏡中轉開胸下行右肺中葉切除術+上葉部分切除術+淋巴結清掃術,術后病理:右肺中葉周圍型肺腺癌,95%為中分化腺癌(腺泡型占55%,乳頭狀型占40%),小灶性呈粘液腺癌結構(約占5%),脈管內可見癌栓,癌瘤侵及胸膜下,支氣管斷端呈慢性炎,未見癌;第十一組淋巴結1/4 枚內見癌轉移。術后完善組織學基因檢測提示EGFR(-)、KRAS(-)、ALK(-)。術后行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方案化療3 周期,因不能耐受化療副反應而終止化療,2017 年9 月18 日患者復查胸CT 提示:右肺門旁占位較前明顯增大伴右肺上葉不張,右主支氣管狹窄,右肺上葉支氣管截斷,腫瘤復發(fā)可能性大;縱隔內多發(fā)腫大淋巴結,較前增大增多。此后予培美曲塞聯合卡鉑、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多西他賽聯合順鉑等雙藥聯合多程化療后進展,末次化療2018 年9 月,2018 年9 月4 日復查胸增強CT(圖1B)提示:與2018-08-10 胸部CT 平掃比較:1.右肺上葉占位:符合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占位較前略增大,大小約7×5cm,原阻塞性炎癥,本次顯示欠清;2.雙肺散在微結節(jié)、右肺少許磨玻璃密度影,大致同前;3.縱隔及甲狀腺后方多發(fā)淋巴結轉移,大致同前;4.甲狀腺多發(fā)結節(jié),大致同前;右側胸腔積液,較前增多;5.T3 椎體斑片狀稍高密度影,較前范圍略增大,轉移可能,請結合臨床;6.提示:雙腎上腺結節(jié)。2018 年9 月5 日查腫瘤標志物:CEA:163.7ng/ml(0-5ng/ml),CA199:33184U/ml,CA211:8.85ng/ml(0-3.3ng/ml)。刻下癥:周身乏力,胸悶喘憋,活動后加重,夜間高枕臥位,時有咳嗽,痰少,痰中帶血絲,口干不欲飲水,納少,時有納后惡心、反酸、嘔吐,眠欠安,二便可。舌淡胖,苔黃膩,脈沉細。西醫(yī)診斷:右肺上葉腺癌 IV 期--阻塞性肺炎--縱膈淋巴結轉移--頸部淋巴結轉移--雙腎上腺轉移--右側惡性胸腔積液。中醫(yī)診斷:肺癌病,辨證:肺腎兩虛,痰瘀互結證??紤]患者多程化療后,體質較弱,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250mg 口服,同時配合口服中藥,處方:
炙麻黃15g 桂 枝10g 生石膏(先煎)30g炮附子(先煎)15g 磁石(先煎)30g蜈 蚣3 條 全 蝎 5g 蜂 房5g防 己30g 制天南星15g 白 芍30g仙鶴草30g 側柏炭15g 懷牛膝30g車前子30g 澤 漆50g 黃 芩30g紫石英30g 牛蒡子30g 熟 地60g石上柏30g 三七3g(沖)
每日1 劑,水煎服,每次200ml,日3 次,癥狀緩解,以上方加減治療8 周。
2018 年11 月26 日二診,患者服阿帕替尼中出現高血壓,BPmax:180/110mmHg,目前口服硝苯地平緩釋片、纈沙坦氫氯噻嗪片口服降壓,血壓控制尚可,波動在120/80 mmHg 左右,2018 年11 月25 日查腫瘤標志物:CEA:132.9ng/ml(0-5ng/ml),CA199:18547U/ml,CA211:6.23ng/ml(0-3.3ng/ml)??滔掳Y:胸悶喘憋略有緩解,夜間可平臥,乏力,活動后喘憋加重,咯血已無,陳發(fā)性咳嗽,少痰,干咳,偶有胸痛,口干已無,食欲較前好轉,眠一般,二便調。舌紅,苔白,脈沉細數。辨證:脾腎虧虛,痰瘀互結證。處方:
熟 地60g 懷牛膝30g 蜈 蚣3 條 全 蝎5g車前子 30g 當 歸 30g 制天南星 30g清半夏 30g 浙貝母30g 百 部 30g龍 葵 30g 石見穿 30g 紫 苑 30g石上柏 30g 仙鶴草 30g 葶藶子 30g旋復花 30g 磁 石30g 伏龍肝 30g太子參 30g 山 藥 30g 桂 枝30g黃 芩 15g 生甘草15g 煅海浮石50g澤 漆 50g 蛤 蚧1 對。
每日1 劑,水煎服,每次200ml,日3 次,癥狀緩解,以上方加減8 周。
2018 年12 月20 日三診,患者2018 年12月20 日復查胸CT(如圖1D),提示:與2018 年11 月26 日胸CT 比較:右主支氣管內結節(jié)及右肺阻塞性改變,病變較前縮小,右側胸腔積液,較前減少。繼續(xù)口服阿帕替尼片250mg,日1 次,血壓控制尚可。2018 年12 月21 日查腫瘤標志物:CEA:97.1ng/ml(0-5ng/ml),CA199:8031U/ml,CA211:5.37ng/ml(0-3.3ng/ml)??滔掳Y:手掌大小魚際紅,胸悶喘憋略有緩解,夜間可平臥,乏力,活動后喘憋加重,咯血已無,陣發(fā)性咳嗽,干咳少痰,偶有胸痛,口干已無,食欲較前好轉,眠一般,二便調。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細數。辨證:脾腎虧虛,痰瘀互結證。處方:
煅赭石30g 紫石英30g 黃芩炭10g生石決明30g 清半夏30g 蜂 房10g防 己30g 葶藶子30g 仙鶴草30g蜈 蚣1 條 桂 枝10g 白 芍30g豬 苓30g 茯 苓 30g 姜 炭10g澤 漆60g 澤 瀉30g 熟 地90g生甘草10g 車前子30g 紅景天15g懷牛膝30g 龍 葵30g 雞內金10g當 歸30g
以上方加減至2019 年2 月,患者病情穩(wěn)定。
本例患者為驅動基因陰性的晚期腺癌,術后輔助化療維持超過半年以上,局部進展后經一線、二線化療后再次進展,局部腫瘤復發(fā),多處轉移,腫瘤負荷較重,此時患者應用四線化療有效率較低,且多程化療后患者體質較差,選用小劑量(250mg/d)阿帕替尼口服聯合中藥維持治療,目前維持無進展生存期長達6 個月以上,有效控制腫瘤進展,同時維持了較好的生活質量,目前患者病情穩(wěn)定,密切隨訪治療中。
圖1 阿帕替尼口服前后的CT 影像
經標準一線、二線化療后進展的肺癌患者可進入三線維持治療,目前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指南,晚期NSCLC 三線治療依然無標準治療方案,大多數患者或以有效的單藥化療藥物進行維持性化療,但要面對較重的化療副作用,或者是驅動基因陽性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療,若上述方法均無效或不能耐受,則不得不采取最佳支持治療,阿帕替尼是一種新型口服VEGFR-2 抑制劑,高度選擇性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2),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與其受體結合后的信號轉導通路,從而強效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發(fā)揮抗腫瘤作用。雖然目前臨床關于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肺癌的大型臨床研究報道較少,均為小樣本研究,如ZHANG L 等[5]開展的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的II 期臨床研究,將晚期非鱗NSCLC 隨機分為阿帕替尼組(90 例)和安慰劑組(45 例),結果顯示阿帕替尼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4.7 個月,安慰劑組為1.9 個月(P <0.0001),阿帕替尼組客觀緩解率(ORR)為12.2%(安慰組為0),疾病控制率為68.9%(安慰劑組24.4%)(P <0.0001)。李旭等[6]將86 例晚期NSCLC(一線及二線化療失?。┑幕颊唠S機分為阿帕替尼組與紫杉醇維持治療組,結果示阿帕替尼組有效率為93.35%,高于對照組的76.74%(P <0.05)。李磊等[7]應用阿帕替尼(425mg/天)治療22例晚期EGFR 野生型肺腺癌患者,部分緩解5例,穩(wěn)定13 例,總有效率為23.8%。以上研究表明,對于晚期多線治療后的肺癌患者,阿帕替尼可做為二線以后治療的備選藥物,期待多中心、大規(guī)模的臨床研究提供循證醫(yī)學證據加以證實。
肺癌,中醫(yī)古代無此病名,根據癥狀大致相當于“肺積”、“肺痿”、“息賁”等范疇。綜合各醫(yī)家的論述,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體現,通常是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由于正氣虧虛,外邪乘肺,積于胸中,宣降失司,脾失健運,痰濕內生,蘊結于肺,肺氣宣降失調,絡脈阻滯,血行不利,氣滯、血瘀、痰凝三者交結為患,形成肺癌??梢姺伟┠颂搶崐A雜,因虛致實的疾病。
本例患者初診時腫瘤負荷較重,全身多處轉移,同時多程化療后患者體質較差,納差喘甚,此時正虛邪盛,肺癌病位在太陰,初病在太陰肺脾,久之損及少陰腎。首診患者乏力、納差、惡心、反酸,結合舌淡胖,苔黃膩,此為脾氣虧虛,痰熱內蘊,脈沉而細,痰瘀互結為有形之腫瘤,痰濕阻絡,故見咳嗽、咯血,久病傷腎,腎不納氣,故見胸悶喘憋,夜間喘憋加重,可知腎陽不足,陽虛水泛,故見舌體淡胖。綜合癥狀及舌脈,診為肺腎虧虛,痰瘀互結證。肺癌患者之胸悶,乃局部腫瘤阻礙氣道,現代醫(yī)學認為此時局部即有氣道狹窄伴有氣道痙攣,故而首診以蜈蚣、全蝎通絡散結,解痙平喘,吳雄志老師亦兩藥合用治療痙攣性咳嗽[8],重用麻黃配石膏宣肺瀉熱以定喘,黃芩清痰熱。仿濟生腎氣丸方義,以附子、紫石英溫腎,懷牛膝引血下行,蛤蚧補益肺腎,填精養(yǎng)血,納氣平喘。天南星化痰散結,石上柏配黃芩清肺熱以定喘,三七活血止血而不留瘀血,重用澤漆、煅海浮石清熱散結,《金匱要略》云“咳而脈沉者,澤漆湯主之”,重用澤漆意在瀉肺利水。
二診患者喘憋較前緩解,故而在前方基礎上去麻黃、附子、生石膏、側柏炭等藥,增入太子參益氣健脾,山藥補益脾腎,意在補土生金,因患者口服阿帕替尼后血壓較高,中醫(yī)辨證為陰虛陽亢,故而以磁石、伏龍肝石類藥物重鎮(zhèn)潛陽,繼續(xù)重用熟地滋補腎陰,紫苑、百部溫肺止咳,《神農本草經》云當歸“主咳逆上氣”,以當歸活血補血,又能止咳定喘,配合石上柏、澤漆抗癌解毒,石上柏、澤漆均為肺癌“專藥”,澤漆、石上柏、紫苑、百部乃為無門驗方“癆咳湯”加減[8]。
三診患者復查病情得以控制,但舌體胖大,考慮痰濕內蘊,故而在二診基礎上加入防己、葶藶子宣肺利水,五苓散健脾利濕,吳雄志教授認為手掌大小魚際紅考慮為肝風內動的表現,因患者陰虛陽亢經治療得以緩解,故而去磁石、伏龍肝,改以代赭石、石決明重鎮(zhèn)平肝,代赭石又能涼血止血,重用熟地至90g 滋腎養(yǎng)肝,龍葵清熱抗癌,全方與二診不同之處在于,二診以太子參、山藥益氣健脾,三診以茯苓、姜炭等健脾滲濕,二診健脾以補為主,三診以滲水利濕為主,同是健脾,側重不同。諸方均重用澤漆、半夏、天南星,意在瀉肺利水,化痰散結,澤漆量大可引起惡心、嘔吐,可配姜半夏、生姜、姜炭等溫胃止嘔,半夏、天南星需注意炮制,煎煮時囑患者煎煮40 分鐘以上,未見明顯毒副作用。諸方扶正以調氣化,祛邪以復形質,患者晚期肺癌,中藥聯合阿帕替尼治療維持至2019 年2 月已有6 月,病情穩(wěn)定。
本案為晚期肺癌,多發(fā)轉移,無手術機會,病邪深重、正氣虧虛,以阿帕替尼聯合中藥治療,中西醫(yī)互補,標本兼治,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盡可能延長生存期。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2019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