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張銀花,石彩曉
(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河南省兒童醫(yī)院/鄭州兒童醫(yī)院血液腫瘤科,河南 鄭州 450053)
靜脈輸液具有給藥速度快、刺激性較小、療效顯著等優(yōu)勢,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日益顯著。靜脈輸液外滲是常見的護理問題,尤其是在活潑好動的小兒患者中。臨床常見的外滲表現(xiàn)有紅腫、蒼白、硬結、水泡。如果不及時有效的處理,會導致組織壞死,不僅增加患兒的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同時也加劇了日益緊張的護患關系[1]。在處理外滲的過程中,我們采用冰敷處理輸液外滲致水泡,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分享如下:
選擇2013年1月—2018年4月在某些兒童醫(yī)院或某些綜合醫(yī)院的兒科輸液,因輸液外滲致水泡的患兒90例,年齡1月4天~1歲2月,平均年齡(12±0.4)月;男48例,女42例;按時間順序分成三組,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30例為硫酸鎂組,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30例為喜遼妥組,2016年1月—2018年4月30例為冰敷組,三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表2。
表1 三組基本資料比較
表2 三組外滲藥物例數(shù)比較
納入標準:①患兒家長對此項研究知情并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②患兒意識清,智力、感覺及判斷能力正常。
排除標準:①對丙種球蛋白嚴重過敏者;②局部皮膚破損者;③中途退出本研究患者(家長拒絕繼續(xù)參與研究者;轉(zhuǎn)科或自動出院者);④惡性病體質(zhì)者;⑤對冷過敏者,皮膚破潰且合并感染或組織壞死者。
三組患兒均采用新型靜脈回縮式留置針(24 G),平均留置時間為72小時。外滲程度嚴重患兒的處理:外滲水泡直徑大于4.0 mm或腫脹范圍大于5.0 cm者,請燒傷科會診及時予以處理。過敏處理流程:立即停止使用該藥,溫水擦洗,避免熱水燙洗皮膚,口服氯雷他定。
1.3.1 硫酸鎂組: 用吉爾碘消毒患處,并用50%硫酸鎂浸潤紗布熱敷于患處,每2小時在紗布上加硫酸鎂溶液,直至腫脹消退。當水泡滲出結痂時保持結痂處干燥,直至痊愈,如結痂出現(xiàn)干裂現(xiàn)象,涂抹紅霉素軟膏。
1.3.2 喜遼妥組: 用吉爾碘消毒患處,用喜遼妥乳膏均勻地敷于腫脹處,厚度為0.1~0.3 mm,范圍大于滲出面積,每6小時涂抹一次,余同硫酸鎂組處理。
1.3.3 冰敷組: 用吉爾碘消毒患處,普通凝膠冰袋用干燥清潔毛巾包裹敷于外滲部位,范圍大于腫脹面積。每次冰敷20 min[2-3],中間間隔1 h,交替進行兩次后,改為6小時冷敷一次,每次20 min,以此重復,當凝膠冰塊變軟時,更換。持續(xù)36~72小時。
比較三組外滲部位皮膚預后情況(包括顏色恢復時間、腫脹消退時間、水泡消退時間、水泡結痂時間、愈合時間)。
應用SPSS 19.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冰敷組中有14例患兒的外滲水泡未經(jīng)結痂直接消退痊愈,其余16人出現(xiàn)結痂,結痂后處理方法同其它組。統(tǒng)計冰敷組的14例患兒的水泡消退情況,水泡平均消退時間為(36.0±1.3)h,硫酸鎂組及喜遼妥組未發(fā)現(xiàn)水泡消退。
冰敷組膚色恢復時間、腫脹消退時間、水泡結痂時間及愈合時間均短于硫酸鎂與喜遼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外滲部位皮膚預后比較
輸液外滲造成后續(xù)傷口發(fā)生的確切機制目前還不明確,Clifton—Koeppel認為:高滲性、高pH值或其他刺激性的輸入液體或藥物刺激血管壁,損傷血管內(nèi)皮,引起液體擴散從而造成外滲。本研究對象中多為12月齡左右的患兒,小靜脈的血流緩慢導致外滲局部藥物濃度增高,進一步增加了對靜脈組織的損傷,容易造成間室綜合征,使壓力增加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組織細胞功能受損,并且小兒的動脈血壓較低,血流緩慢,藥物不能被有效稀釋,即使較小的間室內(nèi)壓增加,如TPN等滲透壓高的藥物外滲,患兒也會罹患間室綜合征。表現(xiàn)為張力性水腫、疼痛、受損區(qū)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4 s、皮膚破損[4-6]。組織損傷后組織液滲出48小時方趨于穩(wěn)定并開始吸收[7],所以在輸液外滲致組織損傷形成水泡的早期實施處理措施是必要的。
本研究主要采用硫酸鎂濕敷、喜遼妥以及冰敷的方法治療小兒輸液外滲。其中,50%硫酸鎂濕敷可阻斷神經(jīng)肌肉的傳導,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擴張,促進外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退外滲液,但起效慢。并且,硫酸鎂具有風化性,在皮膚表面易形成結晶,使皮膚干燥,易產(chǎn)生不適感,同時配液和更換紗布比較麻煩。喜遼妥能促進滲出液的吸收,防止局部炎癥的發(fā)展,加速水腫吸收,促進正常結締組織再生,有利于組織的復原。冰敷一直用于治療軟組織創(chuàng)傷,有緩解疼痛、減輕炎癥的作用[8]。本研究結果顯示,冰敷組膚色恢復時間、腫脹消退時間、水泡結痂時間及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硫酸鎂與喜遼妥組,且冰敷組部分患兒外滲水泡在72小時內(nèi)直接消退。說明冰敷治療的效果優(yōu)于硫酸鎂與喜遼妥,且該法操作簡單,經(jīng)濟有效。
綜上所述,間斷冰敷處理靜脈輸液外滲致水泡的效果顯著,在使用中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簡單易行方便,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