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豐麗
(河南大學大學 外語教研部,河南 開封)
英語入門學習者,你一定會有林林總總的困惑:怎么練習語音,怎么背單詞,學什么樣的英語用到口語、寫作等語言輸出中,有了大量精華的語料輸入,才能脫口而出地道完美的英語??偠灾?,英語的學習離不開大量的積累與練習,要找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獲。
自然拼讀法也叫直接拼讀法,在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普遍使用。它通過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fā)音的感知,從而達到快速識別單詞的學習效果。自然拼讀法既增加聽力積累,同時提高閱讀能力甚至綜合思維能力,所以,其適用對象并不局限于兒童,還可以推廣到一切基礎薄弱、尤其是語音意識薄弱的成年英語學習者[1]。
在中國知網(wǎng),輸入關鍵詞"自然拼讀",可以檢索到2005 年至2017 年的論文數(shù)量;2005 年僅有一篇,是高敏發(fā)表在《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報(基礎英語教育)》上的《自然拼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文章提到了自然拼讀法對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以及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等問題;2009 年10 月安順學院學報上刊登了一篇《自然拼讀法在藝術(shù)類院校英語教學中的實驗》,作者為福州大學工藝美術(shù)學院的劉靈,這是將自然拼讀法首次應用于藝術(shù)類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結(jié)論為自然拼讀法完全可以在藝術(shù)類院校英語教學中進行應用,但是要結(jié)合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改進。
從2012 年開始,關于自然拼讀的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顯著增加,其中更有碩士論文涉及到自然拼讀教學法,比如作者為廣西師范大學的匡敏的《自然拼讀教學法對學齡前兒童語音意識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另外,還有廣西大學農(nóng)婷婷關于《浸入式教學法模式下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行動研究》一文,文章指出,使用自然拼讀教程,對初級階段的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語音教學,學生在語音能力與詞匯記憶兩方面都有明顯提高[2]。
截止到2018 年,可以在中國知網(wǎng)上可以搜索到2012-2017 年關于自然拼讀的論文數(shù)量:2012 年12 篇,2 篇碩士論文;2013 年32 篇,6 篇碩士論文;2014 年38 篇,3 篇 碩 士 論 文;2015 年68 篇,11 篇碩士論文;2016 年176 篇,13 篇碩士論文;2017 年195 篇,9 篇碩士論文。
關于自然拼讀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自然拼讀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語音,詞匯,字母教學,口語,聽力,流利閱讀等方面;②自然拼讀與國際音標或者漢語拼音的比較;③自然拼讀與大學英語專業(yè)學生增加詞匯量的作用以及他們拼讀和聽寫的能力、課外閱讀的作用;④自然拼讀法在中美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⑤自然拼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單詞的學習;⑥自然拼讀法應用誤區(qū);⑦自然拼讀在高職高專教學中的應用;⑧培養(yǎng)學生的音素意識;⑨在小學英語教師語音培訓中的應用;⑩漢語語境下兒童phonics 生態(tài)學習模式有效建構(gòu);用到的理論有克拉申輸入假設。很顯然,我們對自然拼讀研究的關注點仍然局限于中小學教學。到目前為止,鍵入自然拼讀和大學生這兩個關鍵詞,我們可以搜索到三篇文章,分別是:關于自然拼讀對大學生的語音教學,聽說能力和閱讀能力三個方面的研究;與中小學自然拼讀教學的研究相比,我們對自然拼讀對大學生的影響還沒有給予充分的關注。
筆者在長期的一線教學中發(fā)現(xiàn),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語音基礎薄弱,機械記憶單詞,英語學習非常吃力。在討論中,輸出的也多是"中國式英語”。筆者在一項對大一新生英語學習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對英語口語和聽力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單詞易讀錯;上課時音頻只能聽懂10%左右,視頻完全聽不懂;單詞重音容易讀錯;很多同學因為對自己的口語沒有信心,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經(jīng)常保持沉默,不愿意參與課堂討論。
第一學期末,我們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結(jié)果表明,學生的語音基礎知識薄弱,已經(jīng)嚴重影響他們的英語聽說學習的進度和效果。如果沒有任何改變,他們的英語學習只能停留在"啞巴英語"的階段。
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在初高中階段沒有進行有效、系統(tǒng)的語音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因此,如何快速幫助大一新生擺脫困境,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彌補英語語音基礎知識,幫助他們在英語學習,特別是英語聽說學習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這是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道難題。而要解決這一難題,自然拼讀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首先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對大學生的聽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的語音基礎薄弱,與更高要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2013 年12 月和2016 年6 月,大學英語四六級連續(xù)進行了改革,對聽力能力,包括聽音辯詞能力、對新聞及講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了必要的語音知識及聽音辯音的能力,學生才能夠正確地拼讀單詞,流暢地聽取材料,精準地輸出信息。
一般情況下,聽音的辨別能力與學生本身的語音水平有著直接的關聯(lián),聽音辯音的能力強,學生的語音水平一般較高;同樣的道理,學生的語音水平高,必然要求較高的聽音辯音能力,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提高聽力需要具備比較好的語音基礎,這將促使學生和教師將語音教學放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上,進而可以改變學生的語音及語音教學的狀況(羅立勝、張萊湘,2002)[3]。
另外,語音的正確性關系到交流的可理解行和有效性。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有些學生通過學?;蚣彝サ呐?,在高中階段已經(jīng)掌握了較為扎實的語音基礎知識,有較高的聽力水平。所以,大學課堂不宜進行統(tǒng)一的語音知識的學習。而忽略部分學生語音知識的補充,則會對他們今后的學習造成更大的障礙。
基于現(xiàn)狀,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對部分語音基礎薄弱的同學適當開小灶,增加自然拼讀的介紹和培訓,就顯得很有必要。首先,它可以幫助語音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掃除聽說學習的障礙;其次,學習者熟知英語拼寫與讀音之間的關系,便可大大降低聽說過程中辯詞的難度。這就意味著掌握自然拼讀,對增加詞匯量有積極作用,同時也可有效地培養(yǎng)語感,進而提高聽說能力(王永亮,韓雯靜,2016)[4]。相較國際音標,自然拼讀是一種更為簡潔有效的發(fā)音系統(tǒng),可以幫助大學生較快實現(xiàn)掃除發(fā)音障礙的目的,同時提高聽力等能力,激發(fā)學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5]。
引入自然拼讀對大學英語教學極為重要。但是,目前國內(nèi)對于自然拼讀在大學階段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同時,大部分教師對自然拼讀比較陌生,因此,如何將自然拼讀引入大學英語教學和課堂,仍需廣大的一線教師和英語教學研究者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