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恭燕
摘? ? 要:“宅者,人之本也。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黃帝宅經(jīng)》。隨著高房價的日益延續(xù),租賃市場的起步與發(fā)展,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等領域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對租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以龍華西路集中式公寓設計項目為例,從開放、私密、半開放、半私密空間中分析公寓的產(chǎn)品定位及設計,探索租客的交往形式。
關鍵詞:交往與空間;集中式公寓
1? 引言
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為住房租賃市場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jù)權威機構測算,2020年和2025年中國房屋租賃市場租金規(guī)模將分別達到1.6萬億元和2.9萬億元,2030年預計會超過4萬億元。巨大的市場紅利也吸引了眾多企業(yè)紛紛加速搶灘布局。由于集中式長租公寓在資本運作以及管理上較為集中等特點,各大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在長租公寓這一業(yè)態(tài)中主要布局為集中式。
2? 龍華西路集中式公寓設計項目
《交往與空間》是丹麥建筑師楊蓋爾的著作,這本書從住宅到城市詳盡分析了吸引人們到公共空間中散步、小憩、駐足、游戲,提出了促成人們的社會交往的方法。本文借鑒對室外的研究手法來分析居住空間下人的活動以及交往活動所形成的環(huán)境。
項目原為七天連鎖酒店共五層;所在區(qū)域路網(wǎng)密布,臨近龍華中路、凱旋路;場地范圍逼仄,與周邊建筑居民樓無緩沖地帶;建筑進深為30m按常規(guī)兩側靠窗布置房間中間走道方式不可取。本案的難點是沒有足夠的戶外活動空間,建筑周圍只有居民小區(qū)、交通閉塞的情況下,怎樣設計出生動有趣的空間,從建筑內(nèi)部出發(fā)創(chuàng)造可以活動、交流、共享的日常自發(fā)的非正式的交往空間。比如中庭、走廊、共享廚房、吸煙點等。
2.1? 客群&產(chǎn)品
因項目地理位置及對周邊市場研究,主要的目標客戶群傾向于畢業(yè)兩三年對居住環(huán)境有追求、喜歡藝術對事物保持新鮮感的年輕一代,所以此項目產(chǎn)品類別除studio、一房一廳戶型外,也在二樓區(qū)域設計了co-living,面積段也更加小而精,而一層除了咖啡店等相匹配的商戶入駐,其余作為co-living的共享空間使用,比如休息閱讀區(qū)、共享廚房區(qū)、辦公區(qū)及健身區(qū)等。
2.2? 設計要點
設計靈感來源于間-由漢字“間”的繁體演化而來作為空間的演變。
整個平面布局上,形成封閉的空間可作為獨立的房間,房間可錯落布置退后2m可留出陽臺的位置,四戶共享一個半室外空間。本案利用6m的柱跨,從二樓到五樓開樓板作為一個引入陽光和空氣的中庭,靠近中庭一面設計房間為私密空間,一面設計走廊為半開放空間。這樣的布局、柱間距形成了20平和32平的套內(nèi)面積。
2.2.1? 開放空間—戶外立面形象設計
作為一個吸引人流標志性的形象展示載體,怎樣才能提升項目的形象品味吸引到相匹配的客群呢?原項目外立面單一,彩色雜亂,不符合定位標準。首先做減法,讓項目趨于整體性和節(jié)奏感;統(tǒng)一采用白色外墻肌理涂料和深灰色水洗石涂料保留原有窗洞的節(jié)奏感,窗洞大小、凸出或縮進保持統(tǒng)一;其次是將咖啡店作為吸引點,設計在主干道視線內(nèi),而公寓入口僅作為附屬入口,人們聞著咖啡味就過來了。
2.2.2? 開放空間—戶外庭院和屋頂花園設計
對于西側的戶外庭院設計除綠色植物外,還有水泥座凳上鋪木板,座凳不會顯得突兀像是從地面上長出來似的;利用鋼樓梯平臺下遮風擋雨的作用設置吸煙點,有煙癮的住戶可以聚在一起相互交談、吹牛。
屋頂承載了整個項目的設備,所留下來的空間地面鋪防滑地磚,避免穿高跟鞋女性的尷尬;可以移動的綠化種植區(qū),住戶可以自己認領一塊地相互學習、探討、約伴打理收獲;每周開展戶外活動,清晨瑜伽、太極、曬書活動,也可點一杯咖啡屋頂吹吹風,讓更多的人從自己的小窩里走出來,體驗自然和交往的美好。
2.2.3? 半開放空間—中庭、走廊
打開樓板后的中庭,能自然采光通風;但對于炎熱的夏天和冰冷的冬天能耗問題以及舒適度成為重點。一層作為主要的活動區(qū),怎樣在跨度6m長度20m上面加個頂,不破壞原來結構又可以與外界有聯(lián)系。三角形構架的穩(wěn)定性最好,尖頂?shù)母叨扔挚梢蕴嵘麄€空間的高度,每隔1m的格柵做可以開啟的窗扇,根據(jù)室內(nèi)外的溫度和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窗戶的關閉和開啟,不僅有效節(jié)省了能源,解決排煙規(guī)范,也有了舒適的空間。樓上走廊一側設計鐵藝欄桿使空間有連續(xù)性和流通感,可以坐個小板凳靠近欄桿看書,也可以倚靠欄桿上談談興趣愛好,不是只用于行走的過道而已。這種自發(fā)的非正式的交往才是最自然的。
2.2.4? 半私密空間—公共空間(1F)
此空間包含多種功能,會客區(qū)、健身房、供co-living單元的共享廚房,根據(jù)房間數(shù)量設置10:1灶及櫥柜數(shù)量等。每當下班二樓的客戶便在此準備自己的拿手好菜或學習交流廚藝、共享餐食、參加烘培、西餐課程等。在這個三角構件下享受伙伴一起的快樂。辦公會議也做了細化,小洽談室、中會議室和視頻會議室可出租使用;十幾個半封閉的辦公卡座是針對需要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家、漫畫家而準備的,這一區(qū)域也配置了可以休息過夜的床滿足睡覺功能。
閱讀空間有挑高4m的書架和滿足各種閱讀姿勢的家具,讓讀者更充分的飽覽群書;通過家具的組合可轉換看電影的空間。墻面和地面材料統(tǒng)一,不對區(qū)域進行不同裝飾,與整個公寓的氣質氛圍一致。
2.2.5? 私密空間--居室設計
居室作為每天停留時長最長的空間又是相對獨立隱私的空間;為使空間最大化,studioA單元設計loft,充分利用層高樓下為客廳、餐廳、廚房、衛(wèi)生間等活動頻繁空間,樓上睡覺動靜分開,通過有一定斜度的爬梯上下聯(lián)通,貫穿一天的開始和結束。因每層層高不同studioB和一房一廳房間設計平層,有洗衣機、冰箱、微波爐等生活配套設施;Co-living雖然小沒有廚房功能,但是把不能分享的睡覺和洗漱功能保留并且設計上也更加強調(diào)舒適度,把可共享的廚房、餐飲和會客移到公共區(qū)域,也讓空間屬性更加明確。
3? 結語
長租公寓作為一種新型居住產(chǎn)品形態(tài),越來越多懷揣著好奇心的探索者在城市中涌現(xiàn),他們探索新鮮事物,追求品質,不斷突破和創(chuàng)新,互相啟發(fā)新的靈感,這也對空間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空間手段能讓每一位租戶的使用和體驗感得到滿足,在交往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樂園。
參考文獻:
[1] 交往與空間-揚·蓋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