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凱
(江蘇省啟東市繼述中學 226200)
物理習題課的教學與物理概念規(guī)律課的教學一樣,都是初中物理教學的支柱方式.事實證明,越是高效的習題教學方式,越容易讓學生得到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同時有利于教師對課堂的把握與反思,其效果是其他教學方式所難以取代的.而若想將物理習題課上好,筆者認為至少需要從下述幾個方面著手.
教師在設置習題課教學目標時,需要全面考慮到教材知識構成、學生能力與觀念等諸多因素.首先要讓學生得以更加準確而靈活地處理有關物理知識,保證知識體系的順利拓展;其次要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逐步掌握物理題的分析與處理方法;第三是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具體來說,可以把習題教學目標細化為:知識目標的理解、知識目標的運用以及知識目標與能力發(fā)展的結合等,要求學生拾級而上,逐步推動.筆者曾經(jīng)觀摩過一次“歐姆定律應用”的習題公開課,教師因為沒能對目標進行合理優(yōu)化,導致所提供的習題深淺不一,次序紊亂,學生在完成全部習題時依然感覺到很困惑,不知道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準確,整個課堂氛圍既沉悶又低效,學生難以主動投入到課堂中來.事后教師進行總結:剛剛完成歐姆定律有關知識的學習,便將定律應用電路設計的問題帶到課堂上來,讓學生一時無法適應這樣的難度,學生在難易失衡的情況下失去了準確的目標自我定位.
在平時生活當中,可以說隨處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物理現(xiàn)象,像一直堆煤的墻邊會出現(xiàn)發(fā)黑的情況,屬于分子擴散;冬天戴眼鏡從室外進入到室內(nèi)眼鏡會結出白霧,屬于氣體液化等等.很多時候,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也會得到順其自然的解決,只是解決時不留意、不自知而已.比如當汽車在上坡時出現(xiàn)打滑的問題時,司機往往會在路面上鋪此稻草、粗石子,再比如制傘工人把雨傘的傘骨制作成為圓形而非方形等等,均可以說是物理知識在生活常識中的有機應用.也就是說,物理和生活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同樣可以把問題與生活相溝通,注意問題在內(nèi)容取材的廣泛性與新穎性調(diào)整,尤其是增加一些富于生活韻味同時又不失難度的問題,以期待營造出更加真實自然的問題學習情境,增加學生的探索熱情.舉例來說,當接觸到“氣化與液化”有關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即可以安排一些相關的生活化思考練習題,用以對學生的教材理論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檢驗,使學生臻于學以致用的理想目標.問題一:醫(yī)生打針之前,往往會在患者的皮膚上用酒精棉消毒,此時患者會出現(xiàn)涼爽的感覺,出現(xiàn)這種感覺的原因是什么呢?問題二:民間有俗語說“水缸穿裙,天要下雨.”這里的“水缸穿裙”是水缸表面鋪滿小水珠的形象化說法,那么小水珠為什么會產(chǎn)生呢?問題三:當制作油炸食品的時候,如果不慎把水滴到油鍋里面,便會聽到很大的爆裂聲音,同時熱油被濺起來,反之,若是把油滴入到沸水之中,則并不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同樣是兩種液體的混合,為什么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不相同呢?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借助這些與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的習題,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之中處處有物理,可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借助物理習題的有效練習,能夠使學生一方面得到知識的鞏固訓練,另一方面有效挖掘更有價值的物理學習思想和操作方法.比如對于有些物理問題來說,學生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之下,使之轉(zhuǎn)變?yōu)樽约阂呀?jīng)掌握的模型,再借助熟悉的規(guī)律加以處理,從而對新規(guī)律和新結論產(chǎn)生足夠深刻的認知,這也可以稱之為創(chuàng)造性學習.對于這種問題處理模式來說,學科交叉是一種常見的形式.比如物理學醫(yī)學具有很緊密的關聯(lián),某次期末考試中出現(xiàn)了如下問題:超聲波在醫(yī)學領域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請舉例說出兩種應用形式?這個問題學生思考“物理學中聲音知識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醫(yī)學里面的B超(彩超)屬于物理學中超聲波的應用形式,而激光與近視眼手術,大氣壓與拔火罐等,都較具典型性.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對物理習題的合理設計,使習題以基本物理知識為載體,涵蓋可能性的交叉學科與知識,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比如當學習了運動參照物的知識時,可以把那首著名的敦煌曲子詞《浣溪沙》提供給學生:五里灘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要求學生對這首詞作進行解釋,從而讓物理知識在語文問題中得到深化.再比如下述問題:下圖是用于表示老花眼的成像以及矯正辦法,正確的選項是( ).
A.②④ B.②①° C.③①°° D.③④
本題將物理學與生物學結合起來,學生需要明確遠視眼形成的原因在于晶狀體過薄減弱屈光能力,所以近處光還沒能會聚成為一點便到達視網(wǎng)膜,因此只能形成模糊光斑,而將原本應當清晰的像落至視網(wǎng)膜后方.所以可以得到正確的選項A,這與物理光學成像知識是相通的.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當中,需要致力于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而非簡單的知識灌輸式教育,為此需要重視習題的作用,在此期間利用優(yōu)化目標、聯(lián)系生活、學科交叉等形式,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習題教學真正為物理課堂的增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