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喜婷,王 昊,楊 林,邱春麗,李志路
陜西省咸陽市中心醫(yī)院(咸陽 712000)
原發(fā)性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但是由于肝癌的隱匿性,大多數(shù)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為中晚期,錯過最佳手術時間[1-3]。肝動脈栓塞化療術是肝癌患者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雖然其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是不能夠徹底根除惡性腫瘤,其治療效果仍然不理想[4-5]。有關文獻研究表明,中藥聯(lián)合肝動脈栓塞化療術治療原發(fā)性肝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達到較好的效果[6-7]?;诖?,本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KPS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甲胎蛋白(AFP)水平等情況,現(xiàn)整理資料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102例,其中男70例,女32例;年齡45~70歲,平均(46.94±5.17)歲;病程1~5年,平均(2.75±0.88)年。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確定為原發(fā)性肝癌患者,且為中晚期;②均符合原發(fā)性肝癌[8]的診斷標準;③年齡45~70歲的患者;④病程1~5年;⑤甲胎蛋白(AFP)水平大于400 μg/L;⑥有自我辨識和溝通能力,依從性較高的患者。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齊全的患者;②KPS評分小于70的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研究組中,男34例,女17例;年齡45~70歲,平均(46.61±5.27)歲;病程1~5年,平均(2.71±0.93)年。對照組中,男36例,女15例,年齡45~70歲,平均(47.13±5.08)歲;病程1~5(年,平均2.63±0.94)年。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均為自愿參與,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行肝動脈栓塞化療術,在手術前4 h要求患者均禁飲禁食,術前30 min采用10 mg地西泮注射液(國藥準字H44022534)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在股動脈至肝動脈處防止肝動脈化療栓塞導管確定后注射5 ml碘化油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50307)、15 g氟尿嘧啶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2246)以及200 mg奧沙利鉑(國藥準字:H20093127),拔出導管包扎插入導管部位,術后對患者的聲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
2.2 研究組:在肝動脈栓塞化療術的基礎上采用復元活血湯合化積丸進行治療,復元活血湯藥方組成為大黃30 g,柴胡、桃仁各15 g,瓜蔞根、當歸各9 g,紅花、甘草、穿山甲各6 g,用清水煎至30 g服用,1 d2次。化積丸的藥方組成為蘿卜子、黃連各75 g,山梔、川芎、三棱、莪術、神曲、桃仁各25 g,香附、山楂各50 g,蒸餅為丸服用,2次/d。治療時間均為6周。
3 觀察指標 ①KPS評分評估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的健康狀態(tài),評分越低提示患者的健康狀況越差。②HAMD評估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的情緒變化。HAMD共24條目,部分條目行5級評分(0~4分),部分條目行3級評分(0~2分),評分越低提示患者的抑郁情緒越輕。HAMD評分均由2名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醫(yī)師采用交談與觀察的方式進行聯(lián)合檢查。③采用SMT-100便攜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AFP水平。④記錄3年間患者的腫瘤復發(fā)、生存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進行分析。
1 兩組治療后6個月KPS評分、HAMD評分、AFP水平 見表1。研究組治療前KPS評分、HAMD評分、AF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KPS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升高,HAMD評分、AFP水平與治療前比較降低;治療后研究組KP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偏高,HAMD評分、AF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偏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注: 與治療前相比,*P<0.05
2 兩組治療后3年腫瘤復發(fā)、生存情況 見表2。經(jīng)3年隨訪,腫瘤復發(fā)率研究組為13.73%,與對照組的49.02%比較更低;生存情況中,研究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分別為88.24%、76.47%、58.82%,與對照組的66.67%、45.10%、29.41%比較均更高(P<0.05)。
表2 兩組患者腫瘤復發(fā)及生存情況比較[例(%)]
注: 與研究組相比,*P<0.05
3 兩組治療后3年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見表3。3年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研究組為47.06%,與對照組的82.35%比較偏低(P<0.05)??偛涣挤磻儆诎l(fā)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乏力之和,在于不良反應出現(xiàn)交叉重疊的現(xiàn)象。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注:與研究組相比,*P<0.05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且男性更多,由于肝功能受到損傷,不僅會使患者遭受疼痛折磨,還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9]。對于確診時已為中晚期的患者,只能采取非手術治療,如免疫治療、肝動脈栓塞化療術、中醫(yī)藥療法等。肝動脈栓塞化療是目前臨床上針對不能進行手術治療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通過在腫瘤處插入導管注射藥物,使得腫瘤組織缺血缺氧而死,達到延緩腫瘤發(fā)展的作用,但由于化療中多數(shù)腫瘤沒有完全壞死,且對肝造成實質(zhì)性的損傷,致使患者的肝受到進一步的損傷,肝動脈栓塞化療的效果不理想,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10-11]。中醫(yī)認為,原發(fā)性肝癌的病理位置在肝,且有“大怒傷肝”、“惡抑郁”之說,因此患者在治療時應該注重心理的疏導,保持愉悅的心情,忌抑郁、生氣。復元活血湯合化積丸的藥方組成中,柴胡具有疏肝的作用;紅花、桃仁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大黃、三棱、莪術、香附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穿山甲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當歸具有活血、補血的作用,甘草調(diào)和所有藥物,各種藥物相輔相成,對患者的肝功能起到增強和保護的作用,減少肝動脈栓塞化療對肝臟的損害[12]。
西醫(yī)認為,患者的KPS評分大于70,才可考慮進行化療,KPS評分評估了患者的健康狀況,而評分較低,則患者所能忍受的治療過程中疼痛和副作用就越少,接受不了徹底治療[13]。AFP與肝癌及多種腫瘤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在腫瘤患者中呈現(xiàn)高表達。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的KPS評分高于對照組,HAMD評分、AFP水平低于對照組,可見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健康狀況達到較高水平,抑郁情緒減輕,AFP水平也降低,說明復元活血湯合化積丸聯(lián)合肝動脈栓塞化療術治療效果優(yōu)于單獨使用化療術。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腫瘤復發(fā)少于對照組,治療后生存率研究組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與對照組相比要少。復元活血湯合化積丸具有活血、通絡、疏肝、補血等作用,減少了化療后對肝臟造成的損害,有效加強患者的預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