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鷹
時間進入1974年,周恩來的健康狀況急轉(zhuǎn)直下。從3月上旬起,他每日便血量達100多毫升。醫(yī)療小組在全面檢查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多方會診,最終確定為癌癥復發(fā)。
據(jù)當時守候在周恩來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描述:總理的病情比外界猜測的要嚴重得多。值班時,總是能看到總理因癌癥的劇痛而頭冒虛汗、緊皺眉頭的情形??偫淼谋=♂t(yī)生張佐良也曾回憶:“總理用的止痛藥,開頭打一針可管上四五個小時,后來管兩三個小時……
最后一次與外國首腦舉行會談
1974年5月28日至6月2日,馬來西亞總理拉扎克應邀訪華。在身體極度虛弱、醫(yī)護人員已經(jīng)做好隨時搶救的情況下,周恩來堅持按原計劃同拉扎克就中馬兩國建交問題舉行會談。
5月29日,周恩來陪同拉扎克去見毛澤東,這也是毛澤東與周恩來,這對風雨同舟、攜手走過半個世紀的戰(zhàn)友最后一次共同會見外賓。
5月31日,在人民大會堂,周恩來同拉扎克共同簽署《中馬建交公報》,活動結(jié)束以后,賓主先后離開人民大會堂,這時已是5月31日午夜(即6月1日凌晨)。周恩來才在鄧穎超以及保健醫(yī)生、護士等的陪同下,前往三〇五醫(yī)院。從那時起,周恩來就再沒有離開過三〇五醫(yī)院,直到生命的盡頭。
據(jù)統(tǒng)計,從1974年6月1日在解放軍三〇五醫(yī)院住院至1976年1月8日逝世,周恩來除了批閱、處理一些文件外,他同中央負責人談話161次,與中央部門及有關(guān)方面負責人談話55次,接見外賓63批,在接見外賓前后與陪見人談話17次,在醫(yī)院召開會議20次,出醫(yī)院開會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談話7次。
最后一次參加國慶招待會
1974年9月30日晚,周恩來出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5周年招待會。
軍樂團高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后,周恩來致祝酒詞。他那帶著江蘇口音的普通話,聽起來是如此的熟悉、洪亮、清晰。講話快要結(jié)束時,他環(huán)視全場,嗓音有些發(fā)顫地說:“我們向全世界人民和各國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給予我們的支持?!埓蠹遗e起杯,為中國各民族人民大團結(jié),為世界各國人民團結(jié)干杯!”
招待會進行當中,周恩來在醫(yī)生的再三催促下,滿帶歉意地向鄰近的賓客握手告別,提前離開了人民大會堂。
最后一次參加悼念活動
長期以來,賀龍飽受林彪、江青等人的誣陷,這件事自始至終壓在周恩來的心頭,幾經(jīng)努力,特別是在毛澤東做出指示后,周恩來、葉劍英、鄧小平、聶榮臻等人排除“四人幫”的干擾,終于起草了中共中央關(guān)于賀龍問題平反的通知稿。很快,毛澤東批準了《關(guān)于為賀龍同志恢復名譽的通知》。
1975年5月,賀龍夫人薛明給葉劍英寫信,要求將賀龍的骨灰遷移到八寶山革命公墓安放。中央軍委決定在賀龍逝世六周年這一天(即6月9日),舉行賀龍骨灰安放儀式。
儀式開始前,周恩來在鄧穎超的陪伴下緩步走到賀龍家人中間,眼含熱淚,嘴角顫抖,半天才說出幾句話:“我來晚了,我來晚了”,“薛明啊,我沒有把他(賀龍)保護好啊……”四周哭聲一片。賀龍的女兒握住周恩來的手說:“周伯伯,您要保重身體,要保重身體??!”周恩來顫抖地回答:“我的時間也不多了?!?/p>
最后一次去人民大會堂
1975年7月23日下午,周恩來最后一次去人民大會堂,在南門接見廳《迎客松》畫前,佇立良久,陷入沉思。《迎客松》,由蕪湖著名的鐵畫大師儲炎慶在1959—1960年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制作完成。
周恩來走到跟前,用手輕輕地撫摸一下,直到大門口他還在回頭看。周恩來囑托大家,你們是代表中國外交的一個窗口,要把大會堂好的思想、好的作風傳下去,以后再來新同志你們要把他們帶好。臨走,周恩來最后說的一句話是:你們要在這兒把這個家給我看好。
最后一次會見外賓
1975年9月7日,不顧病情的惡化和醫(yī)護人員的再三勸阻,周恩來會見以羅馬尼亞共產(chǎn)黨中央政治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中央書記伊利耶·維爾德茨為首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在回答客人的提問并介紹自己病情時,他坦然說道:馬克思的“請?zhí)保乙呀?jīng)收到了。這沒有什么,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自然法則。
在會見中,周恩來充滿信心地向羅方介紹鄧小平,說鄧小平將接替他主持國務院工作。會談只有短短的15分鐘,但周恩來的額頭上已經(jīng)滲出細密的汗珠,右手握拳緊緊支撐沙發(fā)邊沿,形象好似一尊石刻的雕塑。
始終記掛對臺工作
1975年12月20日上午,周恩來突然提出要見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羅青長,羅青長感到十分意外。在周恩來的病榻前,羅青長簡要匯報對臺工作,周恩來不時插話,詢問臺灣的近況和在臺灣的老朋友的情況,羅青長一一做了回答。
交談15分鐘,周恩來再次被病痛折磨得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才醒來,對羅青長說:“不要忘記臺灣的老朋友……”周恩來說完這句話,再次陷入了昏迷。羅青長在病室外一直等候,但他知道周恩來的病情已是相當嚴重,不能再讓他因為談話太累發(fā)生昏迷,便沒有向周恩來告辭就離開醫(yī)院。后來,羅青長一提起這件事就傷心不已,因為他最終沒能聽到周恩來的最后指示。
最后一句話
1976年1月7日晚,周恩來進入彌留之際,他雙眼微睜,辨認出病床前的吳階平大夫等人,聲音微弱地說:“我這里沒有什么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們……”這是周恩來說的最后一句話。這時,他說話已經(jīng)不是十分清楚,但這句話周圍的人還是聽懂了。
1976年1月8日上午9:57,周恩來病逝于解放軍三〇五醫(yī)院,終年78歲。
1976年1月15日下午,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以及首都各界群眾5000多人,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追悼大會。1976年1月15日夜至16日凌晨,遵照周恩來的遺愿,其骨灰撒在北京、天津以及山東北部黃河入??诘忍?,這是周恩來最后一次“乘坐飛機”巡視他眷戀的祖國大地。
摘自《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