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俊
摘 要 研究引進6個黃瓜新品種進行實驗研究,并分別制定相應的種植方案進行對比研究,主要研究這6個品種的播種期、出苗期、開花期、收獲期、抗性、品質、產量結構、農藝特性等因素。與來賓市興賓區(qū)的水分、土壤等特定的生產條件進行對比,選出最適合來賓市興賓區(qū)種植條件的農產品品類,以提升品種的抗逆性與豐產性,有效推廣蔬菜新品種。
關鍵詞 蔬菜種植;新品種;抗逆性;豐產性
中圖分類號:S642.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9.098
研究選取6個具有良好抗逆性、適應性以及豐產性的黃瓜品種,研究其種植中的一些相關特征,目的在于為來賓市興賓區(qū)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蔬菜優(yōu)良品種更新步伐和蔬菜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種源。
1 試驗品種
粵秀一號、早青二號、綠冠A7、津綠100、圣優(yōu)89、德瑞特8號,其中中農8號作對照。
2 試驗地點
來賓市興賓區(qū)平陽鎮(zhèn)雷下村常年蔬菜生產基地。
3 技術方案
試驗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guī)程和操作規(guī)范》進行管理,分小區(qū)計產。
3.1 試驗田選擇
在試驗田選擇上,要求具有較好的通透性和土層深厚肥力,利于黃瓜種植與此次研究,具有充足的光照條件,能夠良好排灌,且具有適中的酸堿度。
3.2 試驗設計
播種時間、播種量、播種方式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比當地同類作物生產水平稍高;小區(qū)面積30 m2,3次重復,隨機排列。
3.3 栽培管理
3.3.1 整地起畦
以每667 m2有2 500 kg的規(guī)格進行試驗田翻整,設置120 cm的畦溝寬。
3.3.2 適時播種
研究中引進黃瓜品種的種植時間選定為3月20日,如果天氣干旱,應當及時穴內澆水后施種。以3粒種子為準進行穴位種植,設置1.5~2 cm的播種深度,充分考慮春季多雨的前提天氣條件,可以使用一定的草覆蓋,并定期查看,一般每667 m2設置200~250 g的使用量。定植的密度主要由品種特性確定,一般每667 m2設定3 500株左右。
3.3.3 苗期管理
加強對黃瓜苗期的管理,要求苗與苗之間不能過稀也不能過稠,要求處于適宜黃瓜生長的間距。在生長到1~2片真葉的情況下噴灑農藥,選2%磷酸二氫鉀,將N肥的使用量控制在一定限度,并且及時松土壤,以利瓜苗成長[1]。
3.3.4 肥水管理
夏種黃瓜中要求及時排灌水,薄肥勤施,并中耕除草。
3.3.5 田間管理
為了避免對黃瓜的高溫曝曬或者暴雨天氣的不良影響,可以采用遮陽網覆蓋的種植方式。遮陽網除去的條件是黃瓜瓜苗生長到4~5片真葉的情況下,運用竹簽在種植園中搭建“人字形”或者其他方便瓜蔓的形狀,促進瓜蔓生長、開花。
3.3.6 采收
在黃瓜采收過程中應當注意,為了避免由于瓜條過重而出現墜秧現象,在達到一定成熟條件后應當及時采摘。從黃瓜開花到采摘,一般4~8 d。結合市場對黃瓜的要求進行采摘,理想狀態(tài)下以瓜尾有花、花干未落最佳,能夠達到350 g左右,瓜條長度30~40 cm的,具有良好的商品性與適口性[2]。
3.3.7 病蟲害防治
主要做好黃瓜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黃守瓜、蚜蟲及夜蟓等病蟲害防治工作,采取病蟲基數控制、部分害蟲誘殺、植物免疫誘導、生態(tài)調控、藥劑精準安全防治、合理使用助劑等綜合技術全程防控策略,有效降低病蟲害可能帶來的損失[3-4]。
4 品種評價
4.1 粵秀一號
該品種主蔓結瓜,雌株率達65%,瓜棒形,有短刺,口感脆,味甜,深綠色,瓜條順直。生產試驗田內表現為較早熟但易感霜霉病,具有較高的鮮瓜產量與品質,但生育期較其他品種短。
4.2 中農8號
該品種植株長勢強,分枝較多,主側蔓結瓜,瓜棒形,深綠色,有短剌,瓜條順直,口感脆,味甜。生產試驗田內表現為抗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黃瓜花葉病毒病、炭疽病等多種病蟲害。
4.3 早青二號
早青二號具有良好的生長態(tài)勢,瓜圓呈深綠色,為筒形,瓜條順直,短刺無棱,味道較甜,具有較好口感,具有較多的雌花,主蔓結瓜??梢栽诟邷貤l件下種植,易得白粉病與霜霉病,應加強防范,具有較高的鮮瓜產量與黃瓜品質。
4.4 綠冠A7
該品種長勢強,主蔓結瓜,商品性好,瓜條順直,顏色深綠色,刺瘤密,口感脆、味甜。生產試驗田內表現為耐熱性極強,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
4.5 津綠100
該品種植株長勢強,主蔓結瓜為主,瓜碼密,膨瓜速度快,雌花節(jié)率41%,瓜條順直,瓜把短,刺瘤明顯,青皮青肉,有光澤,口感脆,味甜。生產試驗田內表現為高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病害,豐產性好。
4.6 圣優(yōu)89
該品種植株長勢強,莖稈健壯,葉片中等大小,瓜把極短,瓜條順直,口感脆,味甜,顏色深綠。生產試驗田內表現為較抗霜霉病和白粉病,易感細菌性角斑病,豐產性較好。
4.7 德瑞特8號
該品種株型緊湊,長勢強,葉片中等,顏色黑綠,節(jié)間適中穩(wěn)定;主蔓結瓜,瓜碼適中,高抗白粉病和霜霉病。瓜條順直、整齊,短把,密刺,黑油亮,口感脆、味甜。生產試驗田內表現為該品種適應性強,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黃瓜花葉病毒病、炭疽病等多種病蟲害,植株長勢穩(wěn)健,連續(xù)結瓜和返頭能力強,商品性好,豐產性好。
5 結果與分析
如表1和表2所示,參試品種中,第一為德瑞特8號,每667 m2的最高產量為5 460.5 kg,比對照中農8號每667 m2的產量為4 324.4 kg增產26.3%;第二為綠冠A7,每667 m2的產量為5 024.7 kg,比對照品種增產16.2%;第三為津綠100,每667 m2的產量為4 838.0 kg,比對照品種增產11.9%;第四為粵秀一號,每667 m2的產量為4 644.5 kg,比對照增產7.4%;第五為圣優(yōu)89,每667 m2的產量為4 553.4 kg,比對照增產5.3%;第六為早青二號,每667 m2的產量為3 919.7 kg,比對照減產9.4%。
6 結語
從試驗的6個品種中篩選,德瑞特8號、綠冠A7和津綠100三個品種植株長勢強,瓜碼適中,適應性強,對黃瓜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等多種病害抗性強,商品性好,豐產性好,口感甜脆,適合興賓區(qū)春季種植,可進行推廣種植?;浶阋惶栐缡旄吒弋a、品質優(yōu),但易感霜霉病;圣優(yōu)89植株長勢強,莖稈健壯,豐產性較好,但易感細菌性角斑病。這兩個品種可進一步試驗觀察。早青二號產量較低,易感抗霜霉病和白粉病,不宜興賓區(qū)春季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趙鑫,康嶺,王紅旗,等.白黃瓜新品種白玉翠抗病性試驗[J].中國園藝文摘,2017,33(2):49-52.
[2] 那孜古麗·阿志汗.黃瓜各品種抗病性比較試驗總結[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6):24.
[3] 彭科,安玉發(fā),方成民.農戶生產無公害蔬菜的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山東壽光無公害黃瓜和西紅柿生產的調查[J].技術經濟,2011,30(3):81-86.
[4] 任景葉,侯曉軍.周至縣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黃瓜新品種試驗示范工作總結[J].農民致富之友,2013(18):84.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