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虎
[摘 要] 小學作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啟蒙階段,對于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受制于一系列的因素,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并沒有得到有效地提升,并且其中最為顯著的例子就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溝通的缺失。因此,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互動溝通的策略進行了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溝通;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受學生年齡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經(jīng)常容易遇到一些阻礙,而師生間良好的溝通就可以減少這種阻礙,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而且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本文就對師生之間互動溝通的策略進行了闡述。
要想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首先就必須要強化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通過語言交流來拉近彼此間的關系,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溝通之所以比較稀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師生之間缺乏語言交流,教師不理解學生的想法,學生也難以理解教師的行為,而如果師生之間能夠?qū)崿F(xiàn)良好的溝通,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更為充分地、徹底地了解學生對當前所學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能夠更好地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安排,并且教師還能了解到學生之間由于個體情況不同所產(chǎn)生的學習差異,然后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在學習中落后的同學,為這類同學選擇一些符合他們特點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向?qū)W生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更具體、詳細的了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教師通過問答的方式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相較于直接告訴學生解題方法,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思考,可謂是一舉多得。教師還可以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來加深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將學生拉入一個較為愉悅的、輕松的交流情境中,緩解學生在日常與教師交流的壓力,使教師與學生在情境當中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充分地進行交流,而且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設計,既能讓學生領悟到教材課文中所蘊含的知識點,還能拉近彼此間的關系,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師除了要強化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以外,還可以通過搭建良好的語言表達平臺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經(jīng)常會在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提出一些問題,但是學生的反映都比較平淡,根本沒有起到加強師生互動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教師雖然進行了提問,但并沒有有效地構建提問的問題以及學生回答問題的平臺,教師無法設計出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問題,只是為了切合自身的教學進度,所以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教學方法的應用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就必須要在先期進行充分的備課,特別是針對一些教材中較為復雜的知識點,教師應該要在進行深入的研究之后,再圍繞知識點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通過采用反問句與疑問句相結合的方式,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探索,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索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努力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才能更主動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在課堂上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勇敢地回答問題,對于一些回答積極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一些回答錯誤的同學也不能一味地批評,要讓學生形成積極參與問題回答的意識,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師生之間互動交流有效性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溝通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探索,對如何有效提高師生之間互動溝通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和借鑒,希望可以帶來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孫源婕.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53.
[2]尹紅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話語溝通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47.
(責任編輯: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