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維寧
摘 要:近年來,我廠低產低效井比例不斷增加,稠油更為嚴峻,平均單井日產液13.9噸,日產油0.9噸,冬季生產管理難度大,單井進站模式已不符合現(xiàn)場生產要求,面對嚴峻形勢,進站工藝優(yōu)化改造勢在必行,必須減少管線鋪設,也要考慮老管線利用,同時要保證計量,為此,我們研制了“魚刺狀”一根匯管進站,結合目前現(xiàn)場應用的平臺計量閥組,使兩者優(yōu)勢互補,大面積優(yōu)化現(xiàn)場進站工藝官網。
關鍵詞:低效、管線、計量、工藝
建廠初期,我廠單井平均日產液50噸以上,每口井均鋪設D89管近年來,我廠低產低效井比例不斷增加,我廠現(xiàn)有總井2703口,日開井1623口,日產液28223噸,日產油2235噸,平均單井日產液17.4噸、日產油1.38噸,日產液10噸以下的井已超過35%。稠油更為嚴峻,平均單井日產液13.9噸,日產油0.9噸,冬季生產管理難度大,單井進站模式已不符合現(xiàn)場生產要求。我廠現(xiàn)有單井集油管線644千米,根據(jù)《SH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設計器材選用通則》標準,管道設計壽命宜為15年,但經調查統(tǒng)計,運行15年以上的管線占65%,運行20年以上的占50%,一半以上管線超期服役。加之我廠轄區(qū)瀕臨渤海,錦16、錦612等區(qū)塊位于大凌河河套內,錦45塊內澇,管線水淹嚴重等,致使集油管網腐蝕迅速,穿孔事件頻發(fā),存在重大環(huán)保隱患,若單純更換進站管線,工程量繁重,耗資巨大。
1、前言
2、工作原理和主要研究內容
2.1、工作原理
近年來,我廠研究使用了“平臺井增建計量閥組”,即一條D108匯管混輸進站,一條D89計量管線進站,利用玻璃管計量分離器計量,相當于把計量間閥組前置于井場,改變了一口井一條進站管線的模式。
以2008年在采二實施效果為例,9個平臺共計匯集39口井的進站。若更換單井管線需D89管線9900m,需投資396萬元;實際改造用D159管線150m,D108管線600m,D89管線2000m,閥組9個,共花費144萬元,一次性節(jié)約費用252萬元,平均每個閥組可節(jié)約28萬元。
由于國內單井計量設備的研制成功,“魚刺狀”一根匯管進站得以實現(xiàn),結合目前現(xiàn)場應用的平臺計量閥組,使兩者優(yōu)勢互補,大面積優(yōu)化現(xiàn)場進站工藝官網。
2.2主要研究內容
由于單井日產液的降低,對輸油管徑的選擇進行了研究對比:
①流速核算:
按照《油氣集輸設計規(guī)范—GB50350-2005》要求,油田內部稠油集輸管道的液體流速一般為0.3-1.2m/s。
D89的進站管線,按照最低流速0.3m/s的要求,可日輸液量130噸,即平均至少有84%的輸液負荷浪費掉。
以油井日產液10噸,含水90%,D89管線進站,架樁鋪設1000m計算。K值按照設計院測試參考值,取1.28 W/(m2?℃);90%含水的進站液C值為3980 J/(kg?℃);選取冬季環(huán)境溫度為-20℃;井口加熱爐出口溫度為60℃。
綜合以上數(shù)據(jù),可得按以上條件進站時溫度16.8℃,溫降達到43.2℃!
②管徑選取結論
按照流速核算,應選取低于D89的進站管線。按照溫降核算,產量越低、進站管線越長、冬季井口加熱爐加熱溫度低,均容易導致凝管,凍堵管線,而選取小管徑的輸油管線,溫降可減小,上述條件下選取D76的管,溫降在30℃左右。但也不能再減小管徑,低于D76的管線,稠油容易掛壁、凝管,造成回壓上升,甚至堵管線。價格方面,D89管線38元/m,D76管線32元/m,每千米管線可節(jié)約0.6萬元,按每年更換管線30km計算,每年至少節(jié)約18萬元。
因此,目前生產條件下,稠油井生產建議選取D76的進站管線。
以63#站100平臺管線改造為例,該平臺現(xiàn)有生產井4口:11-134、12-134、11-154、10-101,老式工藝為雙管流程,單條管線長度1.5km。因腐蝕嚴重,目前只有2條進站、1條摻油管線運行,致使計量不準確,冬季摻液存在較大困難。
若在平臺內增置單井計量器1套,加裝閥組1個。
利舊1條D89進站管線做混輸,利舊另一條D89進站管線做摻水管線。
需要費用:單井計量裝置1套5.8萬元, 閥組1個,單流閥一個,以及30m的D76泡夾管,共計資金7萬元,相比單純的更換管線,可節(jié)約173萬元!
此外, 站內檢測不合格或其他原因已不能使用的計量分離器逐漸增多,尤其針對承包站無人看管的情況,建議增置單井計量器1臺,代替玻璃管量油。
3、現(xiàn)場應用及經濟效益
3.1現(xiàn)場應用
2014年,在采二95#站進行方案實施,實現(xiàn)了錦25-32-26、錦25-30-30、錦25-H5、錦632CH共計4口井的統(tǒng)一進站,實現(xiàn)了預初目的。
3.2經濟效益分析
減少新井錦25-H5、錦632CH新鋪管線共計D89泡夾管4km,綜合材料、工程及征地費用,按60萬元/km(來自遼河油田設計院)估算,節(jié)約費用240萬元,實現(xiàn)1座偏遠計量平臺的自動計量,極大減小管理難度,保證油井按時計量,減少了1名計量員配備,節(jié)約人工成本10萬元/年。同時治理1臺計量分離器隱患,節(jié)約更換成本20萬元。
參考文獻
〔1〕朱益飛。單井三相分離計量連續(xù)裝置[ J] 工業(yè)計量, 1998( 5) :
39- 41
〔2〕郭長會 。淺談分離器液面和壓力的控制 [ J] 油氣 田地面工程,1999( 6) : 51- 52
〔3〕郭長會。油井計量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石油規(guī)劃設計,
2001(5):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