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作教學是師生都比較棘手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會習作,是非常符合當前語文教學研究趨勢的。本文從寫前精心指導、細節(jié)彌補缺憾、善于捕捉材料、用心搜集材料等方面說明,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習作;指導;快樂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4-014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139
如何引導學生克服習作障礙,實現(xiàn)快速構思,樂于習作,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目的,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探索和研究的主要問題。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二十幾年,在結合自己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逐漸摸索出一些小學生習作教學的有效方法,不但能夠確保學生快速構思,而且能夠達到讓學生在快樂中習作的目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很多學生之所以害怕習作,就是不知道如何選材,如何搭建結構,甚至為習作的題目、開頭等問題都要糾結很久。針對這些問題,我在習作教學中,特別重視寫前指導,經常是用一節(jié)課,甚至更多的時間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讓他們在交流中明確習作的順序、選材、重點、開頭、結尾等具體的寫作策略和技巧,確保學生“胸有成竹”后再動筆,最終實現(xiàn)快樂習作的目的。比如,我教學生寫“讀后感”時,首先選擇了一篇文章,上課一開始,我給學生閱讀了文章,并和學生一起概括文章的內容,同時引導學生交流他們聽后的感受和看法,然后要求學生結合文章反映的問題,聯(lián)系生活談自己明確的道理。當學生沉浸在交流的快樂中時,我讓學生回憶了剛才交流的步驟和過程,然后告訴學生,按照這個步驟把自己交流的過程寫出來就是一篇讀后感。接著舉一反三,通過范文實例,告訴學生,不僅是讀后感,觀后感、聽后感的習作方法都是一樣的,只要按照這個方法,就能實現(xiàn)快速習作的目的,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習作指導是快樂的。
很多學生在剛寫習作時,總是苦惱于寫不具體,往往幾十個字就草草結束了,很難達到規(guī)定的字數(shù)。為了解決這個這個問題,我專門設計了一節(jié)課,課堂上,我寫了一句話:“小明吃飯?!比缓笠髮W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將這句話進行擴句。我把學生加入的各種詞句和學生一起進行了整理,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只要加上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就會使句子更具體。最后我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細節(jié)彌補缺憾,習作也一樣,只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詳細寫出來,怎么說就怎么寫,怎么做就怎么寫,從細節(jié)做起,習作自然就生動、具體了,讀起來自然就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了。當學生親身體驗到寫具體習作竟如此簡單、快樂的時候,他們就會從心里愛上習作課了。
新課程標準提出:習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注意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要求寫真話,實話,心里話。很多學生害怕習作就是因為沒有材料可寫,面對習作題目不知道該寫什么。記得在一節(jié)習作課上,我要求學生寫一篇自己難忘的事情,其中一位男生坐在座位上久久不愿動筆。通過交流,我才明白,原來他找不到可寫的事情。于是,我便建議他寫寫幫教師在辦公室捉老鼠的事。這位男生驚訝地說:“老師,這樣的事也可以寫呀?”我說:“當然,習作就是記錄你生活中真實的故事。”他們認為,習作材料應該是很“大”的,這樣的“小”事是不值得寫的。這種誤解的確讓很多學生心里裝著滿肚子材料卻不知道從哪里寫起。這位男生聽了我的建議后,立刻興奮起來,因為整件事情他都參與了,具體情況他都熟悉,所以很快就把習作完成了。由于寫得具體,寫出了自己的真情,習作被評為A。習作評價課上,當其他學生聽完這篇習作后,都大吃一驚,同時也覺得這樣的故事寫進習作原來也會一樣精彩。的確,當我們俯下身幫助學生擦亮他們迷茫的雙眼時,我們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些“有心”的學生已經在潛意識中學會了留心觀察生活,精選習作素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痹谖业恼Z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我讓學生學做摘抄本、素材袋,開設閱讀課、小組手抄報、寫書評、假期寫小故事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學會積累材料。當習慣養(yǎng)成后,很多學生便會在習作課上帶著自己的材料袋,并結合習作的要求尋找材料,很快完成習作。
在習作評改中,要盡量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保留他們的原貌,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去點評他們的作品。我在評語中,杜絕公式化,明確指出習作好在什么地方,盡可能地給每篇習作找出至少一個優(yōu)點,讓學生樹立習作的信心。同時委婉地說明習作的不足之處,應該怎樣修改才會更好。另外,因為面對的是小學生,我的書寫、口吻等都力求適合學生們的認知特點。
十幾年的語文教學讓我體會到,教師熱愛寫作對學生習作的影響是多么的重要。在語文課堂和習作課上,我常常結合自己的習作體驗給學生進行指導,并給學生讀我自己寫的下水文,不但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習作的熱情,而且激勵了他們走上文學道路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張玉.放飛心靈快樂作文—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
[2]劉衛(wèi)宗.放飛心靈快樂作文——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1).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高小蘭(1971.11— ),女,漢族,甘肅榆中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生習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