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市黃龍第一小學)
如果說,從一篇篇的課文中,我們難以揣摩編者的用意,那么每組課文前的篇章頁無疑會成為我們的一條捷徑。通過這條捷徑,我們可以清晰地聆聽到編者的心聲,體會其編寫這組教材的意圖。下面,筆者以三年級上冊語文策略頁為例,談談策略頁的目標導向及研讀策略。
從三年級上冊開始,每個單元前都編排了篇章頁,這是這套教材在單元編排上新增的體例。除了第四、五單元,其他單元的篇章頁都有兩部分內容,上面的人文導語提示了本單元的人文主題,下面的語句提示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和習作要求,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此外,篇章頁上還配有顏色豐富的插圖。見下表:三下語文篇章頁框架表。
策略頁在每個單元的首頁,起著單元學習的導航作用。進行單元策略頁研讀時要圍繞單元主題,將其與本單元課文及其他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從而有效把握單元的教學目標。
1.策略頁研讀與課文內容相結合
有些策略頁導語的內容與本組課文的內容息息相關,它是對本組課文主題的集中概括。比如,第一單元策略頁人文導語:美麗的校園,成長的搖籃,夢想啟航的地方。這段話中,美麗的校園和成長的搖籃對應的是第一課《大青樹下的小學》和第二課《花的學?!?。而正是在這些地方,學生們學知識學文化,是將來夢想啟航的地方。
在人文導語導讀中,引導學生讀導語,并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課文,這樣,學生對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就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了。
2.策略頁研讀與課后習題相結合
策略頁中不僅揭示了單元的主題,更多的是對單元學習目標的明確指向和對學習方法的科學引領。而課后習題則是對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檢測最有效的手段。每篇精讀課文的課后習題都是圍繞單元策略頁語文素養(yǎng)目標設計的,因此,在進行單元策略頁研讀時,應該與課后習題有機結合起來。比如,第一單元策略頁指向語文素養(yǎng)的學法目標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本單元兩篇精讀課文課后分別設計了“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在文中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和同學交流”和“讀課文的時候,你注意到下面加點的部分了嗎”這樣的題目,直擊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并服務于語文要素。
因此,在單元備課時,要認真研讀策略頁中提出的指向語文要素的學習目標,對單元課后習題做個梳理、整合,在課堂教學中予以重點體現(xiàn),以實現(xiàn)單元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
3.策略頁研讀與“交流平臺”相結合
在單元“語文園地”中,有“交流平臺”這么一個板塊。但在教學中,卻很少有老師真正去關注它,真正去挖掘它的教育教學價值。其實,細心的教師一定會發(fā)現(xiàn),“交流平臺”的內容與導語的內容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比如,在教學第二單元的“交流平臺”時,應圍繞單元導語提出的“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這個語文要素,以完成活動。通過小組共同完成思維導圖,進而總結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時,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借助圖畫、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經驗等方法來理解詞語,真正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
4.策略頁研讀要與習作方法相結合
習作是語文實踐目標的綜合體現(xiàn),也是語文學習方法在實踐中綜合運用的體現(xiàn)。學生寫不好作文,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對策略頁中習作要求領悟不夠深,習作方法引導不到位。那么如何讓策略頁中的習作要求發(fā)揮它的關鍵作用呢?舉例說明一下,比如第六單元習作要求是“習作的時候,試著圍繞一個主題寫”。本單元第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課后“小練筆”提供了4幅圖畫,海底有美麗的珊瑚、多彩的魚、可愛的海龜,海上有飛翔的海鳥,我們可以要求學生選擇一幅圖用幾句話來寫一寫。教師可從兩方面提供幫助:(1)先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圖畫,然后引導學生從“顏色、樣子、神態(tài)、動作”等方面說說圖畫中的事物是什么樣的,明確“可以寫什么”。(2)引導學生回顧文中的一些表達方法,如“……像……”“有的……有的”句式,以及“圍繞一個主題寫”的段式,為學生“怎么寫”提供幫助。
5.策略頁研讀與課外積累相結合
縱觀三年級上冊語文的所有策略頁人文導語,不難發(fā)現(xiàn)都有語言優(yōu)美,行文活潑的特點。導語中,用來呈現(xiàn)課文主要內容部分,是以詩歌般的優(yōu)美語言展示給讀者,擬人、排比、設問,針對不同的單元主題選擇不同的修辭方法,教師通過人文導語的整理、朗讀和背誦,不僅拓寬了課文內容,加大了課外積累,更能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儲備。
策略頁看起來不起眼,其實它蘊含著巨大的作用。我們要充分挖掘、運用人文導語,抓住語文要素和習作要求,圍繞單元主題將本單元課文及資源進行整合,進行單元板塊教學,來實現(xiàn)我們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