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代紅,楊建征,石 光,于 瓊,唐 艷*
(1.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 腫瘤血液科,吉林 長春130041;2.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 腫瘤放療科,吉林 長春130041)
培美曲塞,一種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自2004年問世以來因其高效低毒的特點不僅被NCCN 指南推薦用于晚期NSCLC 的一線、二線和維持治療,目前已成為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選擇。培美曲塞的藥物不良反應輕微,但本文報道1 例首程低劑量培美曲塞單藥化療出現(xiàn)IV度骨髓抑制合并腎功能衰竭的老年惡性腫瘤患者,且解救治療后骨髓抑制緩解,腎功能非完全可逆性損傷,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67歲,因“持續(xù)性腹脹10天”于2016年12月20就診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婦外科。查體:腹部膨隆,左附件區(qū)可觸及一個大小約4.0 cm×3.0 cm×2.0 cm的包塊,質硬,活動欠佳,邊界不清,無壓痛。CA125:553.89 U/ml。腹水細胞學病理:找到腺癌細胞。臨床診斷:盆腔惡性腫瘤。術前給予紫杉醇+卡鉑化療2周期,腹水及包塊有所控制好轉,經腹行全子宮切除術、雙側卵巢切除術、雙側輸卵管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術、大網膜切除術、闌尾切除術、腫瘤細胞減滅術和盆腔粘連分離術。術中見大網膜結節(jié)直徑為2.5 cm。術后病理:(雙側卵巢及子宮內膜)內見腺癌,(大網及病灶)內見癌浸潤,結合免疫組化染色及形態(tài)學特征支持:高級別漿液性癌。術后診斷:卵巢腺癌ⅢC期(T3cN0M0)。術后繼續(xù)紫杉醇+卡鉑方案化療,但第3周期后再次出現(xiàn)腹水,并伴腹腔淋巴結腫大,病情進展。繼而更換化療方案:卡培他濱+洛鉑,同時給予局部腹腔積液引流及生物制劑注射等治療,腹水逐步得到控制,但腹腔淋巴結腫大未見好轉,病情穩(wěn)定。后行阿帕替尼治療20天,CA125有所降低,但因出現(xiàn)血尿、蛋白尿等不良反應,遂停藥。
于2018年11月22試用培美曲塞單藥化療?;熐耙话銧顟B(tài)評估:身高160 cm,體重56 kg,體表面積1.6 m2,PS評分1分,疼痛評分0分,肝腎功能正常,尿潛血(U-BLO) +++(>=Ca200)cells/ul,尿蛋白(R-PRO) 陰性?;熐?天口服善存片(每片含葉酸400 μg)400 μg,1次/d,化療前1天維生素B12注射劑1 mg肌注1次,化療前1天、當天和后1天口服地塞米松6 mg,2次/d。予培美曲賽600 mg靜點(低于標準劑量),昂丹司瓊預防嘔吐,復方二氯醋酸二氯丙胺護肝,化療后狀態(tài)穩(wěn)定,準予出院休養(yǎng)。
化療后第3天,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惡心,逐漸加重,遂于化療后第8天再次入院,急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WBC)0.6×10^9/L,中性粒細胞(N) 0.32×10^9/L,紅細胞(RBC)2.06×10^12/L,血紅蛋白(Hb)70 g/l,血小板(PLT) 30.5×10^9/L,尿素氮(BUN)11.01 mmol/l,肌酐(Scr) 146 μmol/l,尿酸(UA)352 μmol/l(詳見表1)。考慮為培美曲塞化療所致骨髓抑制及腎功能損害,立即給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150.00 μg,1次/d 和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1.50萬IU,1次/d。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劑0.5 g,1次/d預防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熀蟮?-11天,患者惡心無明顯減輕,有乏力,體溫正常。WBC、N及Hb持續(xù)降低,PLT最低至12.6×10^9/L 。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調整為150.00 μg,2次/d,配合輸注PLT、RBC懸液,但療效不佳。
化療后第13天,體溫 38.4℃,明顯乏力,仍有惡心,雙肺可聞及痰鳴音,停左氧氟沙星,更換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0.4 g,1次/d,次日發(fā)熱消退,痰鳴音減弱,感染控制良好。給予亞葉酸鈣0.05 g,Q6H連用6天解救治療。
化療后第14天,血細胞計數(shù)仍未上升,復查BUN 23.63 mmol/l,UA 408 μmol/l,Scr 245 μmol/l。U-BLO +++(>=Ca200)cells/ul,R-PRO 1+(0.3/l)g/l。肌酐清除率為17 mL/min,腎功能進入腎衰竭期。治療上:(1)慎用腎毒性藥物。(2)避免血容量不足,適當補液。
化療后第23天,乏力減輕,WBC和N恢復正常,但PLT 20.8×10^9/L,貧血也未見好轉。胃腸道反應減輕,BUN 12.57 mmol/l,但Scr 264 μmol/l。停止升白治療,積極輸注紅細胞混懸液。
化療后第27天,無明顯乏力,一般狀態(tài)較前好轉,PLT升至44.7×10^9/L,RBC及Hb仍未見明顯好轉。腎功未見明顯好轉,BUN 12.47 mmol/l,Scr 291 μmol/l。因病人執(zhí)意出院,準予出院。
2個月后隨訪,RBC及Hb升至化療前水平,WBC及PLT恢復正常,U-BLO ++(>=Ca200)cells/ul,R-PRO 1+(0.3/l)g/l,腎功有好轉,但未至化療前水平,BUN:6.86 mmol/l,Scr:217 μmol/l(見表1)。
培美曲塞的藥物不良反應輕微,一般以骨髓抑制、胃腸紊亂和皮疹為主,停藥或對癥治療后多可緩解或減輕。而Ⅲ-Ⅳ 級不良反應以重度骨髓抑制和胃腸道毒性為主,較少見。目前國內有數(shù)例培美曲塞導致嚴重骨髓抑制的報道[1-3],國內外關于培美曲塞引起急性功能腎衰竭的相關病例報道也可見[4-6],然而培美曲塞致Ⅳ度骨髓抑制合并腎功能衰竭病例很少見,國內僅1例[7]。
表1 患者血常規(guī)和腎功指標
注:“-”表示數(shù)據未測
培美曲塞主要通過干擾細胞復制過程中葉酸的合成代謝而發(fā)揮抗癌作用。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可顯著降低血液學毒性。本例在培美曲塞化療前已給予常規(guī)預處理劑量的葉酸及維生素B12,但對于惡性腫瘤晚期病人以及老年患者,因惡病質、化療消化道副反應、吸收功能差等所致的營養(yǎng)素缺乏也較常見,因此,我們認為:對此類病人在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12前檢查其血清水平及適當延長補充時間,將對避免嚴重血液學毒性起到積極作用。
一般化療藥(每三周劑量)所致骨髓抑制WBC減低出現(xiàn)在化療后一周,逐漸減低,二周達到最低點,之后恢復,三周至正常,PLT恢復時間稍長,首程一般不出現(xiàn)貧血。本例患者從化療后一周觀察即出現(xiàn)嚴重的粒細胞缺乏,且持續(xù)半月才恢復,PLT持續(xù)危急值水平近20天才升至較為安全水平,且出現(xiàn)明顯RBC減少,骨髓抑制程度分級達到Ⅳ度,不符合常見的骨髓抑制反應。本例患者老年,存在骨髓造血功能偏弱,雖然采用小劑量化療,但骨髓抑制恢復較慢。治療上我們發(fā)現(xiàn)血細胞重度降低則立即給予升WBC、升PLT以及輸注RBC、PLT等支持治療,同時積極給予亞葉酸鈣解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期間高熱1天,升級抗生素及對癥治療后病情控制。因此,對該類患者的救治,應根據病情采取積極措施,防治危險并發(fā)癥。
在一項培美曲塞所致腎損傷回顧性評價[4]的研究中,29個腎損傷患者中有6個發(fā)生了急性腎功能衰竭,其中4例腎功完全恢復,另2例腎功非完全逆轉。培美曲塞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病理改變包括:腎纖維化、間質性腎炎等[6]及急性腎小管損傷[5]。而本例培美曲塞引起的腎功能損傷是非完全可逆損傷,因未進行腎活檢,病理尚不明確。該患者在化療前有阿帕替尼使用史,使用該藥物時因血尿和蛋白尿(均為+++)故停止使用,此次化療前雖無蛋白尿,但仍有血尿(+++),提示腎臟受損尚未完全恢復?;熐澳I損害是加重本例培美曲塞所致腎功能衰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