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靖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要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編排體系,挖掘課文中的德育因素,科學處理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加強學生的德育感知力,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達到思想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素質教育方式,小學語文素材中有廣闊的德育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要必須堅持“文道統(tǒng)一”的標準與原則,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編排體系,挖掘課文中的德育因素,科學處理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加強學生的德育感知力,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達到思想教育的效果。接下來我就簡單地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行初步探究。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學習成功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傳授學生語文知識,也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高尚情感。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chuàng)設出具體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獲得道德教育。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放映《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片,通過動人的畫面,充滿韻味的水墨,帶領學生走進藝術宮殿,感受真善美的世界,體驗真善美的人生,進而受到巨大的情感觸動。
二、研讀教材資源,滲透德育教育
毋庸置疑,教材是教師進行學科教育與德育教育的基礎。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編排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層層把關的名篇佳作,這里面不乏感人肺腑、耐人尋味的好文章。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深度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通過課文的欣賞、分析、點評加強學生的思想引領,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的融入課堂教學中。例如,在講解四年級語文《虎門銷煙》一課時,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虎門銷煙》電影片斷,又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切身感受。有的同學說,“林則徐是民族英雄,他真是好樣的!”有的同學說,“讀了《虎門銷煙》這篇課文,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林則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威武的,我們應該向他學習憂國憂民的情懷。”有的同學說,“作為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我們青少年要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拒絕不良的誘惑,遠離毒品并廣泛宣傳它的危害,做一名熱愛祖國的中國人!”……大家各抒己見,表達了對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崇敬之情的同時也表明了杜絕毒品建設祖國的決心,達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三、借助生字學習,融合德育教育
生字的學習是小學階段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們在帶領學生們識字的過程中滲透一些德育教育,學生一邊識字一邊接受道德教育。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構造特點鮮明。教師們依據(jù)漢字的特點,在授課中帶領學生仔細觀察漢字的構造方式,發(fā)現(xiàn)漢字和高尚思想的關系,把漢字教學工作和德育教學工作相結合。例如,在講解漢字“敬”時,教師對敬進行組詞,尊敬,敬愛,敬奉,并用這些詞語進行造句,用句子讓學生理解敬的含義。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茍),慎言也。現(xiàn)代漢語解釋為:(1)表尊重,有禮貌地對待。(2)表示敬意的禮物。(3)有禮貌地送上去。(4)謹慎,不怠慢。這些表示了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禮貌,在詞句的運用中傳達了禮儀知識,滲透出德育教育,無形中培育了小學生的高尚思想品德行為。
四、體會課文朗讀,感悟德育教育
語文課文中的內容有著豐富的情感,這種情感中也包括多樣的德育思想。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朗讀課文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們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把自己置身在作者的感情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體會課文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例如《梅花魂》這篇文章通過一個個小故事,為我們勾勒出了一位摯戀祖國的海外游子形象,贊美梅花來頌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jié)的中國人,寄托了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又如《示兒》這首古詩,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yè)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圣事業(yè)必成的堅定信念。這些精神都可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深深的體會,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
五、利用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m當?shù)恼Z文課外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增長學生們的見聞,豐富學生的閱歷,而且也能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高尚品格,促進學生的德育水平的提高。例如,筆者會根據(jù)學校每年安排的主題教育開展語文課外活動。例如,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九九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為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慶祝重陽節(jié)一般會包括出游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筆者每年都會組織學生進行秋游和去敬老院表演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在秋游活動中,大家進行游戲和野炊可以鍛煉和提高合作能力;通過去敬老院慰問演出可以更多的了解老人的困難并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使老年人更好的享受晚年生活,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德育教育這一教學工作是小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小學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就是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新課改的發(fā)展形式下,小學語文教師們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索在小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實現(xiàn)傳授知識和德育教育的完美結合,進而實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德育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