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夏天沖涼水澡不如泡熱水腳,然而想象一下滴著汗泡熱水,可能令人很難接受。泡腳就是中醫(yī)外治法的“足療”,一般普遍認可冬天泡腳可以解乏驅(qū)寒、促進血液流通,改善睡眠。夏天泡腳也未嘗不可,尤其是伏天濕氣重,暑濕侵犯脾胃會造成人困頓沒精神、胃口差,如果有這種情況,通過足療發(fā)汗祛濕是有一定效果的。
如果經(jīng)常待在空調(diào)房,是不是可以來杯姜茶發(fā)發(fā)汗,彌補一下出汗的不足?這要看個人體質(zhì),腸胃弱的人,也分不同情況,胃寒喝姜茶有益,如果是胃熱,就不要再拿姜茶來“添堵”了。
艾灸也是很受百姓歡迎的一種中醫(yī)療法,對于夏天貪涼飲冷、出入空調(diào)房不慎傷風感冒的人來說,艾灸是有好處的。但伏天的“濕熱”作用到人體,也會因人而異,有人熱重于濕,有人濕多過熱,也有的是濕熱并重。對于早期濕重于熱的情況,艾灸有益排濕;如果體內(nèi)熱氣過重,就不適合再用艾灸了。
夏天還有那些溫和一點的消暑良方呢?如果光顧街邊的涼茶鋪,根據(jù)個人不同體質(zhì),選對了品種也是可以的。比如早上起床觀察到舌苔黃、厚、膩,那說明體內(nèi)濕熱重,可以選擇含有土茯苓、茵陳等藥材等涼茶;如果是舌苔白、厚、膩,則是濕重,那就不用喝涼茶了,不如回家拿薏米、赤小豆煲湯更健康;如果想要健脾胃,最簡單就是吃山藥,煲湯或者直接蒸熟吃都可以。
還記得“保溫杯”的段子嗎?其實真的不要糾結(jié)“中年”和“油膩”了,快來看看你的保溫杯里是否放對了藥材。下面是一個適合辦公室人群“保溫杯”的良方:
西洋參片3~5克,枸杞3~5克,放在小保溫杯里每天泡水喝,補氣補血,陰陽平衡,對解暑也有好處;沒有血糖問題的人群,在夏季喝一兩個月都可以。此方特別適合20~50歲的上班族在辦公室或出差的時候代替茶和其他飲料,但是年紀太大有其他基礎(chǔ)疾病的人就要注意咨詢醫(y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