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 龍
隨著時代與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正推動著電視媒介向數(shù)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斷進步。在我國大力推動“三網融合”發(fā)展的趨勢下,電視產業(yè)也在實現(xiàn)著從單一內容輸出向“內容+服務+體驗”的智能電視發(fā)展新模式轉變。智能電視作為電視媒體、移動互聯(lián)網媒體、通訊媒體的融合產物,從視聽娛樂、智能服務以及網絡社交等角度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模式。
今天,智能電視人機交互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正圍繞著“社交化”和“智能化”兩個方向展開?!吧缃换睕Q定了智能電視影音服務的用戶需求方式以及應用情境的特征,而“智能化”則將智能電視服務過程中的用戶意圖、深層需求進行識別,并以交互方式給予用戶更完善的體驗和滿足。根據(jù)美國互動廣告局2017年的調查顯示,超過90%的美國人會選擇兩人或多人一起看電視,這種行為被稱作“共同觀看”。觀眾在觀看電視時會從事與節(jié)目內容相關的其他社交活動。騰訊產品研發(fā)中心(PRDC)2018年發(fā)布的《2018智能電視用戶洞察報告》中關于“智能電視用戶行為”的研究指出,基于家庭成員的“多人共用”模式已經成為智能電視的主要用戶構成比?,F(xiàn)代智能電視的觀眾是具有高度社會屬性與交流期望的網絡用戶群體,社交化的行為與環(huán)境成為觀眾參與互動的基礎。傳媒產品經歷用戶的參與、分享后,傳播效率與質量才可能躍上新臺階。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社交”是人類集群溝通交流的一種主動行為方式。從本文的研究范疇來看,“智能電視社交”是互聯(lián)網電視信息與人類交流相結合的產物?!吧缃换拿襟w交互嵌入”能夠實現(xiàn)傳播的“社會化倍增效應”。在智能電視的使用場景中,用戶的“社交特征”主要圍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在智能電視網絡平臺圍繞特定節(jié)目內容的分享、評價、交流行為;二是在智能電視特有的“客廳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員之間的體驗與交流,即投送分享。但用戶心理層面交流、互動的需求導致了智能電視社交功能的設計痛點。因此,要從社交情境下智能電視的用戶意圖和技術特性出發(fā),將研究方向落在智能電視的交互方式上,探討“智能電視社交情境模型”,并根據(jù)此模型設計出基于社交情境的“智能電視媒體交互產品模塊”。
根據(jù)《2018智能電視用戶洞察報告》以及相關研究結果,用戶對于交流溝通的需求是“社交行為”的出發(fā)點。這一出發(fā)點使得用戶在智能電視下的社交行為既受到觀看情境的影響,又對情境產生刺激與反饋作用。通過對智能電視用戶的研究、追蹤與訪談,可分析得出三類有代表性的智能電視社交情境用戶需求以及相關的產品痛點。
基于多種媒體彈幕與短評的網絡社交模式?!皬椖弧笔侵冈谝曨l節(jié)目中彈幕場域上方浮動的互動評論,它是在描述和評論過程中綜合運用漢字、數(shù)字、顏文字、諧音,以及網絡流行語等各種符號形成的言語集合。在以年輕人為觀看主體的智能電視用戶群中,彈幕以及相關短評無疑是增強用戶黏性,提高觀影體驗的重要社交手段之一。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社交媒介形態(tài)與技術的發(fā)展,彈幕與短評也從基本的文本形式向著語音、動畫表情等多種媒體形式轉變?,F(xiàn)有智能電視常用的焦點交互模式有利于欄目界面的交互操作,但應用于以彈幕和短評為主的文本輸入、語音輸入、表情動畫輸入模式時,效率則大大降低,而在觀影中,用戶對彈幕、短評等內容的輸入時效及反饋體驗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一矛盾就成為一個明顯的產品痛點。
基于投屏的居家客廳社交模式。無線網絡背景下“智能電視+智能手機”的投屏功能是用戶的重要關注點。在“客廳社交圈”中,家庭成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的投屏功能,將自己手機上的個性化內容在智能電視這個終端進行分享與交流。但目前常見的智能電視投屏產品仍然以“投屏”的單一功能為主,在互動協(xié)作、實時交流、多屏共享等功能上還有所欠缺。
基于人性化的三網社交體驗優(yōu)化。隨著“三網融合”的逐漸完善,以互聯(lián)網為信息框架、智能手機為交互工具、智能電視為顯示終端的模式已經逐漸成熟。然而在“三網”并行的智能電視社交情境中,三者之間的輸出模式與社交信號不可避免地會彼此影響與干擾,如觀看智能電視時的手機來電提醒與接聽,網絡信息的接收等。如何通過人性化的方法優(yōu)化三者之間的社交體驗,成為智能電視社交情境下的產品痛點。
根據(jù)上述社交情境下的用戶需求與產品痛點,筆者將產品設計的主要目的定義為如何更好地將用戶的“社交”行為需求引導至智能電視的服務環(huán)境中。并以此為依據(jù)構建“智能電視社交情境媒體交互模型”(如圖1)。根據(jù)該模型可以看出,用戶的社交需求情境流程與現(xiàn)有的智能電視交互產品痛點一一對應:如何在社交情境中使用戶高效及時地進行多種媒體的彈幕輸入;在投屏社交中增加客廳及家庭成員之間互動與交流分享的趣味性;如何解決觀影時多網絡平臺信息輸出的相互干擾與優(yōu)化體驗,成為本次設計研究的一個關鍵點。
根據(jù)上文的用戶需求與產品痛點的模型研究,筆者初步建立了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圍繞社交事件情境下的交互方式、服務功能為目標的產品設計思路。依據(jù)上一節(jié)模型提出的研究結果,本研究組推出了跨屏媒介下的“基于多媒體鍵盤投射的信息輸入模塊”“基于多屏協(xié)作、實時切換與分享的多媒體投屏模塊”,以及“基于社交信息提醒與優(yōu)化的觀影服務模塊”三個功能來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
基于多媒體鍵盤投射的彈幕信息輸入模塊。該模塊是建立在智能電視用戶社交輸入需求基礎上的進階服務(如圖2)。以手機端的APP為智能電視遙控器,當需要進行彈幕、短評等文本輸入時,用戶可利用手機的鍵盤快速輸入文本,同時也可以利用手寫、語音、表情動畫快捷按鈕等其他方式輸入多種媒體彈幕。照顧不同用戶在智能電視觀影情境下的彈幕輸入需求。
作為以手機虛擬鍵盤為主框架的產品原型,該模塊界面在設計上采用觸屏鍵盤的框架模式。輸入界面根據(jù)用戶設定了文本鍵盤、語音快捷按鈕、手寫區(qū)域觸發(fā)按鈕以及表情界面按鈕。此類輸入方式照顧了熟悉智能手機鍵盤輸入用戶的習慣,符合彈幕與短評社交即時、高效的需求,降低了智能電視文本輸入的時間和學習成本,提高了輸入效率。
基于多屏協(xié)作、實時切換與分享的多媒體投屏模塊。該模塊設計可將客廳區(qū)域網絡內所有安裝有智能電視APP軟件的手機屏幕同步顯示(如圖3)。也可由不同的手機端發(fā)起協(xié)作互動,對投屏內容進行標簽標注、涂鴉、留言評論等互動功能。
該模塊以電視端合屏模式為主要框架,將產品的視覺布局和手機APP的投屏功能相結合。不同用戶手機端的畫面和影像、圖片可以同時投放在電視屏幕上,通過界面底部的協(xié)作菜單可以實現(xiàn)多畫面的協(xié)同操作。該模塊界面的另一個主要功能就是將當前電視大屏上的影音媒體進行一鍵快速投屏分享服務,通過“一鍵發(fā)送”的方式傳輸?shù)娇蛷d成員每個人的手機上。此模塊為智能電視客廳成員的社交互動提供了更多延展性的設計可能。
基于社交信息提醒與優(yōu)化的觀影服務模塊。該模塊可使用戶在觀看智能電視的同時,在電視大屏特定區(qū)域選擇性地顯示來電提醒、未讀信息提醒等功能(如圖4),避免用戶在電視大音量的環(huán)境下錯漏了重要來電以及通訊和網絡信息,使得用戶在享受智能電視影音內容的同時不錯過必要的通訊社交活動。該模塊同時也可為用戶的多網絡社交提供更多體驗優(yōu)化細節(jié),如當用戶的智能手機接聽電話時,智能電視APP會自動識別這一活動,并主動降低當前電視音量,為用戶的電話社交提供更為優(yōu)化的細節(jié)服務。
將社交情境引入智能電視媒體交互設計領域是為了推動智能電視設計思想的結構創(chuàng)新,也為設計過程提供了一種可靠的研究切入點。本研究為社交情境下的用戶行為構建了三種具有可行性的交互服務模塊。筆者提出的社交情境下的觀察與設計概念,不但可以完善智能電視社交功能的設計與開發(fā),還可以從方法論的角度推動其他媒體交互模塊的創(chuàng)新研究。對用戶而言,優(yōu)化了其在觀影與社交過程中的體驗;對于智能電視產品開發(fā)者與商家而言,提高了服務的效率,滿足了產品中的部分用戶痛點。從長遠來看,智能電視如何將自身的媒體交互娛樂特性以及服務嵌入到包括但不限于社交的各種用戶需求中,這將是電視產品領域未來的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