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東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等方法對高中體育教學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意義進行分析,為其實施策略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研究認為,生命安全教育是認知生命、珍借生命、保護生命,回避風險、抵御危機,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量和獲得生命價值的一種集觀念、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綜合理論體系和教育實踐活動。生命安全教育為體育課的安全提供了保障,而體育課的開展強調實踐性,又為生命安全教育的實施提供了一條路徑。
關鍵詞:高中? 生命安全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0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115-02
1? 生命安全教育理論的概述
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社會就開始涌現出批判傷害生命、危害生命的教育思潮,其引發(fā)的生命教育效應推動著生命價值、安全的探討,有關個體生命保護的研究開始在西方社會發(fā)展起來。但真正形成現代體系的生命安全教育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起因是當時世界各國發(fā)生的一系列的學校教育危機事件,美國多起校園槍擊案等,不斷觸動著人們對個人安全、學生人身保護的危機感[1]。生命安全教育的課程內容可分為理論課程內容和實踐課程內容。理論課程內容是以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知識和觀點形式出現,主要包括生命意義、生命價值、安全意識、各種風險涉及的基本原理等。實踐性課程內容是以身體動作練習的形式呈現,其練習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包含了經篩選后有利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及協調反應能力的身體練習。在我國,國家與地方高度重視青少年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成長,為了保障學校安全教育,國家先后頒布了《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各省各地各級政府的教育部門都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作為一項特別內容與要求單獨頒發(fā)文件,如上海2005年出臺了《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這些帶有法律與行政效應的制度與政策對我們進行高中體育教育的生命安全教育內容選擇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2? 高中教學落實生命安全教育的緊迫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校園安全治理成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2017年2月17日,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全國學校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特別強調,教育系統(tǒng)要站在講政治、講黨性的高度,以更大的努力、更有效的措施、更完善的制度,進一步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2]。中國政府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將“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作為戰(zhàn)略主題列入總體戰(zhàn)略規(guī)劃中。由此可以看出,從國家層面對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校園安全形勢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依舊很嚴峻,近年來發(fā)生的中小學生生命安全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使我們深刻意識到加強中小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教育部、公安部等單位對北京、天津、上海等10個省市的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人。以下是近年來比較典型的幾件校園安全事件。2008年11月,上海某學校宿舍樓發(fā)生火災,4名女生竟然從6樓上跳下來逃生并且當場死亡,釀成近年來最慘烈的校園事故。2017年2月,北京市某學校的一名女學生朱某,伙同另外四名女生在學校女生宿舍樓內,采取非常惡劣手段,無故毆打、辱罵另外兩名女學生。2017年3月,河南省濮陽縣第三實驗小學的學生在上廁所的時候發(fā)生了一起嚴重的踩踏事故。事故共造成16名學生受傷,5名學生重傷,一名學生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死亡。2018年9月臺州三門縣實驗小學由于塑膠跑道質量不合格,多名學生發(fā)生了血液、尿常規(guī)檢測不正常,身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紅疹、胸悶、流鼻血等癥狀。2019年1月,據人民日報消息稱北京市西城區(qū)宣武師范第一附屬小學右安校區(qū)內發(fā)生一起男子傷害學生事件,共有20個孩子受傷,均已送到醫(yī)院救治,其中3人傷勢較重。
3? 高中體育教學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意義
從體育與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性上來看,生命安全教育與體育教學具有高度的統(tǒng)一性,都是為了人的生命[3]。體育課程突出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其實踐性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術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生命安全教育的本質是基于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其目的是促進人們形成完善的生命安全知識體系,使人們能夠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學會風險防范和危機應對的技能[4]。從體育與生命安全教育的具體內容上來看,生命安全教育課程的理論建構和教學實踐需要借助體育課程的學科優(yōu)勢,包括場地、器材和身體素質等方面。而當今體育課程教學面臨的運動風險和運動傷害事故等問題,又需要借助生命安全教育課程的風險意識和保護技能的教學來化解。因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生命安全教育為體育課的安全提供了保障,而體育課的開展強調實踐性,又為生命安全教育的實施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4? 高中體育教學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策略
學校體育運動會是體育教學效果和體育運動展示的重要平臺,也是學校體育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途徑,在學校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體育運動會的舉行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義,可以很好地檢驗教學和訓練的效果,促進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還可以活躍學校生活,培養(yǎng)學生奮發(fā)向上、遵守紀律、集體感和榮譽感等良好的品質。學校體育運動會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公開性和競爭性。激烈的競爭性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在運動會中競賽中,學生們?yōu)榱藸幦〖w或個人榮譽,按照大會要求的比賽規(guī)則進行公平的競爭,在運動會中學生可以盡情地展示自我,激發(fā)自身的潛能,挑戰(zhàn)更快更高和更強,體驗運動給人帶來的一種健康、快樂和積極向上的情感。
基于運動會給學生帶來的益處,我們也可以試圖把生命安全教育的相關技能與學校體育運動會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一些包含生命安全教育知識與技能的體育運動游戲,把它們編進競賽項目中去,讓生命安全教育也參與到學校體育運動會當中。
例如:設置樓梯跑項目,其目的是為了測試學生快速上下樓的能力。在比賽時規(guī)定從樓下跑到指定的樓層,然后再返回樓下,記錄所用的時間,用時最少的則成績最好。學生在參加比賽時要戴好護膝、護肘、手套等,以防受傷,比賽的各樓層都要安排安全人員安,以防不測。設置匍匐爬行項目,該測試項目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學生在狄窄情況下行進的能力,在逃生技能中具有重要的作業(yè)。比賽時,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場地上甸甸爬行15米,然后與下一個人交接,比哪個班級用時最短。在運動會時也可以請專業(yè)的人士來提供運動會的保障,例如在匍匐爬行項目時,可以讓消防員從專業(yè)的角度做出示范講解,使學生更加清晰明了。在運動場上避免不了會出現各種各樣運動損傷的現象,在這個是時候進行運動損傷的安全教育就會非常有效。
參考文獻
[1] 李曉嬋.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發(fā)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2] 那業(yè)冬.中日中小學安全管理政策和法律比較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3] 張磊.生命視角下對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現狀的反思與重構[J].體育學刊,2008(6):75-79.
[4] 肖坤鵬.青少年校外體育輔導現象解讀[J].體育文化導刊,2016(8):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