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話語蘊藉指文學活動的蘊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長的語言與意義狀況。就《詩經》而言,其作為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語言生動形象,音韻和諧,具有豐富的內涵。我們通過舉例分析《詩經》的語言、意蘊、形象,從而更好地理解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
關鍵詞:詩經;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語言;意蘊;形象
作者簡介:王君妍(1998.10-),女,漢族,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在讀,現(xiàn)就讀于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8-0-01
“話語蘊藉”是將現(xiàn)代西方“話語”概念與我國古典文論術語“蘊藉”相結合的結果。話語蘊藉是指文學活動的蘊備深厚而又余味深長的語言語意義狀況,表明文學作為社會話語實踐蘊含著豐富的意義生成可能性。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用“醞藉”作為評判文學作品成就的標準之一,“綜意淺切者,類乏醞藉”。賀貽孫在《詩筏》中說:“詩以蘊藉為主,不得已而溢為光怪爾?!币砸欢ㄔ捳Z形態(tài)去蘊含多重復雜意義,言約旨遠,《詩經》的語言表達就體現(xiàn)出這一特征。通過舉例分析《詩經》的語言、意蘊、形象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
一、語言婉轉,含蓄蘊藉
含蓄是話語蘊藉的典范形態(tài),在有限的話語中隱含或蘊蓄仿佛無限的意味,使讀者從有限中體味無限,以有言說無言,言約旨遠?!对娊洝返恼Z言風格多含蓄,蘊含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情味,意不淺陋,語不窮盡,曲折情深,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隱秀》中所說:“深文隱蔚,余味曲包?!?/p>
《伯兮》中女子起初用極其自豪的口吻描述丈夫,高大威武英勇杰出。可轉入第二章“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頭發(fā)如飛蓬一樣凌亂,卻無心梳妝,委婉含蓄地表達出對丈夫的深深思念。這首詩的思念是含蓄的,丈夫馳騁疆場,妻子有驕傲,有擔憂,有孤獨,但她深明大義,忠貞不渝。女子既希望丈夫能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又希望能盡早平安歸來一家團圓,怨思之意,層層遞進,深情蘊藉?!毒矶芬辉?,虛實結合,實寫眼前采卷耳的勞動,虛寫“我”思念的出門人在外經歷的各種艱難險阻。用“崔嵬”、“高岡”、“砠”寫出路途中的地貌,襯托出丈夫旅途中的辛苦勞累;用“虺隤”、“玄黃”、“瘏矣”形容馬疲憊的狀況,間接寫出丈夫的惆悵不已。男女主人公各自獨白,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可見思念至深。
二、含混多義,朦朧蘊藉
含混是話語蘊藉的另一種典范形態(tài),看似單義而確定的話語蘊蓄多重不確定意義,令讀者回味無窮?!对娊洝分卸喑霈F(xiàn)一首詩有多重解釋的現(xiàn)象,從不同角度、不同時代、不同生活背景來看有不同的寓意,模糊中帶有合理性,朦朧中含有蘊藉美。
《野有死麕》就表現(xiàn)出三個主題。一為厭惡無禮說,漢代《毛詩序》首先提出:“《野有死麕》,惡無禮也。天下大亂,強暴相陵,遂成淫風。被文王之化,雖當亂世,猶惡無禮也?!边@種解釋有教化與功利的目的;二為“拒招隱”說,方玉潤將此詩解釋為一位高人隱士拒絕出山為官并婉言謝絕當世求賢的人,“有女如玉”,質本無暇,誰能玷之;三為情詩說,獵人在叢林里捕獲了獐和鹿,他把獵來的獐和鹿用潔白的茅草捆起來作為禮物送給了一位溫柔如玉的姑娘,最終他獲得了愛情,體現(xiàn)出男女之間樸素純真的愛情?!断嗍蟆芬允笃鹋d,反覆類比,語言尖刻,情感強烈,在諷刺的對象上有不同的說法,《毛詩序》認為刺在位者無禮儀,《白虎通·諫諍篇》認為是妻諫夫,“妻得諫夫者,夫婦一體,榮恥共之。”《蒹葭》所表達的內容歷來都有分歧,《毛詩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敝S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方玉潤《詩經原始》:“周之賢臣遺老,隱處水濱,不肯出仕?!蓖锵д幸[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現(xiàn)代大多數(shù)學者多把它看作是愛情詩,愛慕者上下求索,心上人可見卻不可及。詩所營造出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空靈多蘊的心理情境,虛化朦朧的審美意象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也擴展了詩意內涵的包容空間,“伊人”可以是招而不得的賢士,亦或是你追尋的心上人。
三、清新淡雅,溫婉蘊藉
《詩經》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篇章與女性有關,對女子形象描寫的詞句多清新淡雅,溫婉蘊藉,常用比的手法,給予讀者審美的想象空間。
《桃夭》以美麗鮮艷的桃花喻出嫁的女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如花般美好又幸福的女子形象映入眼簾,又以累累碩果和桃葉茂盛寄托早生貴子、家庭和睦的美好愿望。《靜女》塑造了一個嫻靜可愛又熱情活潑的女孩,她故意躲起來讓心上人急得抓耳撓腮,又送給情郎紅管草表示喜愛?!白阅翚w荑,洵美且異”襯托出女子的美麗和可貴的性格,感情真摯,曲折情深,蘊含著美好的純真愛情?!洞T人》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運用比的手法,柔荑、凝脂、蝤蠐、瓠犀、蛾眉生動描繪出有著柔軟的纖手、鮮潔的膚色、修美的脖頸、潔白的牙齒、豐滿的額角和修宛的眉毛的美人,一顰一笑,傾國傾城,含蓄中藏靈動,余韻無窮。
《詩經》是文學話語蘊藉的典范之作,有限的話語中蘊藉著無限的情志,含蓄深厚;單一的辭采中衍生出多重的闡釋,余味深長。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亦讓《詩經》增添了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修訂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周振甫.詩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