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鳳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婦幼保健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腦垂體激素以及卵巢功能出現異常是造成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圍絕經期主要指45歲之后出現停經現象并持續(xù)至停經后12月內的時間段[1]。圍絕經期女性多出現無排卵性卵巢功能失調的病癥,停經后若出現不規(guī)則子宮出血,需要根據出血次數,出血周期以及出血量初步判斷出血原因。功能性子宮出血能造成患者貧血和營養(yǎng)缺失,同時能加速卵巢的衰老,臨床上為治療這類癥狀結合了內科藥物治療進行疾病干預,本文結合我院收治的108例符合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患者展開研究,資料如下。
從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隨機揀選108例符合功能性子宮出血診斷標準的圍絕經期患者,按照治療順序平均分組,其中54例單純采取“戊酸雌二醇”(對照組),患者年齡45~67歲,平均(53.7±2.7)歲,平均病程(2.7±1.1)月。剩余54例采取“戊酸雌二醇+小劑量米非司酮”(研究組),患者年齡46~64歲,平均(51.4±2.2)歲,平均病程(2.2±1.2)月。兩組一般資料無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患者均給予抗感染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戊酸雌二醇”(國藥準字H31021115,生產廠家:上海通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肌肉注射,根據初學情況和患者對藥物的耐受度選擇合適的劑量,最小劑量5 mg,最大劑量10 mg/次,2W/次。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小劑量“米非司酮”(國藥準字H10950197,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10 mg/片)口服1片/次,每天一次。
注:空腹服用或餐后2h服用。
評價兩組患者采取治療措施后各項性激素水平的改善效果。對比兩組患者性激素(孕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雌二醇等)激素的改善效果,治療后各項激素均有下降趨勢并下降至正常范圍說明治療效果較好。
使用SPSS 24.0作為研究工具,“n”為例數,(±s)表示計量資料,用“t”驗證,[n,%]表示計數資料,用“x2”驗證,當P<0.05時,研究結果有意義。
研究組的各項性激素指標改善效果較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善結果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改善結果對比(±s)
組別(n) 孕酮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促卵泡激素 雌二醇研究組54 6.95±1.13 5.34±1.07 5.21±1.06 185.9±3.1對照組54 12.97±1.14 8.63±1.63 6.93±1.34 211.9±5.4 t 27.5599 12.3993 7.3976 30.6847 P 0.0000 0.0000 0.000 0.0000
圍絕經期婦女的卵巢功能出現逐漸退化,各項激素水平逐漸呈現不平衡狀態(tài)導致異常超量分泌或欠量分泌,絕經期婦女常出現無排卵子功能性出血現象[2]。這種癥狀能對婦女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的傷害,容易出現并發(fā)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功能性出血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和藥物兩種,利用診斷性刮宮對異常增生的子宮內膜進行鉗刮,這類手術方式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對宮腔造成的損傷較大[3]。出血量較多,出血頻率較多的患者會考慮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治療具有較大的創(chuàng)傷性,恢復時間長。米非司酮是一種激素受體拮抗劑,作用位置在腦垂體,能抵抗各類孕激素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戊酸雌二醇能抑制下丘腦垂體對性激素的分泌[4]。為證明該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本文結合我院108例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展開研究,研究結果證明,研究組的各項性激素指標改善效果較對照組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小劑量米非司酮聯合戊酸雌二醇后能夠有效改善出血癥狀。
綜上所述,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采取小劑量米非司酮聯合戊酸雌二醇后能夠有效改善各項型激素水平,能夠有效改善卵巢衰老的癥狀,改善子宮出血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