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張羅羅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tǒng)計法等方法,分析19場頂級國際與國內游泳賽事,共160人次男子1500m自由泳決賽成績,研究目前國際泳壇男子1500m自由泳的配速特征。研究結果表明“1-2”“1-3”配速模式是A、B級運動員使用的主要模式,“1-2”配速模式是當今優(yōu)秀運動員獲得獎牌的主要配速模式; B級別運動員在三個500m分段中,前程500m的速度過快;男子1500m自由泳中程500m中,用全程時間的33.53%±0.16游完該段是比較合理的配速方法。
關鍵詞:1500m自由泳? 三分法? 配速特征
中圖分類號:G80-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245-02
1? 研究對象
1.1 研究對象
國際與國內19場頂級賽事中的160人次的男子1500m自由泳決賽成績?yōu)檠芯繉ο蟆?/p>
1.2 分級與分段
本文根據中國游泳協(xié)會頒布的游泳運動員等級標準,將所收集比賽數據樣本分為86名國際健將級,簡稱A級和74名運動健將級,簡稱B級;本文對1500m自由泳采取分段研究是三分法,三分法是將1500m分成3個500m的距離,利用數字簡式對運動員比賽中3×500m段落的速度變化情況進行了表達。例如某運動員第一個500m游程速度最快,第二個500m游程速度最慢,可將其簡單表示為“1-2”即第一個數字代表比賽最快的游段,“-”號后的第二個數字代表比賽中的最慢游段。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在本文撰寫過程中,查閱了大量文獻。包括《SPSS 17.0——統(tǒng)計分析及應用實驗教程》《游泳》《游泳信息》《游泳季刊》等刊物。
2.2 數理統(tǒng)計法
本文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7、SPSS 17.0對所收集的數據樣本進行轉換、統(tǒng)計、分類以及其他常規(guī)統(tǒng)計,其中本文中所用的分段百分率=該項目分段成績/該項目總成績×100%。
2.3 邏輯分析法
通過收集樣本、處理數據后,根據所得數據的表面現(xiàn)象運用對比分析、歸納、假設、演繹等方法對相關結論進行探討。
3? 男子1500m自由泳的“三分法”配速特征研究
我國對1500m自由泳的研究,較早的把1500m劃分為3個500m進行研究的是著名學者吳河海以及國家游泳隊教練馮上豹,經后人研究后,利用數字簡式對運動員比賽中3×500m段落的速度變化情況進行了表達。
3.1 “三分法”中各分段配速模式應用的統(tǒng)計分析
對所收集樣本19場1500m男子自由泳比賽的160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應用三分法配速模式進行統(tǒng)計。
如表1所示,1500m采用的主要配速模式是“1-2”配速模式以及“1-3”配速模式,占總人數的85%。二者所使用的人數大致相同,同時“3-2”配速模式也占有一部分比例,約等于9.38%。這也說明前程500m速度相對于后兩個分段較快的三分段模式,是當今國際頂級運動員配速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與此同時在A級運動員與B級運動員在使用三分段比賽配速模式進行統(tǒng)計時發(fā)現(xiàn),A級別運動員使用“1-2”配速模式的,大于使用“1-3”配速模式的34.88%,同時在使用“3-2”配速模式的運動員15人中,A級別運動員是11人達到73.33%。而B級別運動員使用“1-2”配速模式的人數約占B級別運動員總人數的40.54%,而使用“1-3”模式的運動員人數約占B級別人數的48.65%??傮w來看A、B級別運動員在使用“1-2”配速模式和“1-3”配速模式的情況相差不大,但是A級別主要是仍是以“1-2”配速模式為主,而B級別以“1-3”配速模式為主。但是在使用“3-2”配速模式中A級使用的比例要明顯高于B級。
為了更好地統(tǒng)計三分法中不同比賽配速模式的應用情況,本文對19場比賽獲得前三名的運動員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獲得前三的運動員使用“1-2”配速模式配速方法達到59.65%,其次使用“1-3”配速模式的是19.30%。使用“3-2”配速模式運動員的比例為14.04%;而在對獲得冠軍的運動員使用的分配模式進行統(tǒng)計時發(fā)現(xiàn),使用“1-2”配速模式的運動員依然占到較大比例約為57.89%,使用“2-1”配速模式的運動員在獲得冠軍中的人數約占21.05%,使用“3-2”配速模式的獲得冠軍的運動員約占15.79%,其他模式占5.26%。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我國運動員使用三分段比賽模式的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所有運動員中使用“1-2”配速模式的運動員達到57.5%,比賽成績達到國際健將級別的運動員中使用“1-2”配速模式比賽配速方法的運動員達到83.33%,獲得前三名運動員使用“1-2”配速模式的人數比例達到80%。
總的來說,國內外運動員在比賽時使用“1-2”模式的運動員和使用“1-3模式”模式的人數大致相同,但是在獲得前三名的運動員中,使用“1-2模式”的運動員比例達到了59.65%,占有明顯優(yōu)勢。說明“1-2模式”的配速方法是當今運動員獲得名次運動員的主要配速方法。而我國運動員使用“1-2模式”配速模式比例相對較為突出,說明我國游泳教練與運動員對后程沖刺能力的重視,同時也可能是近些年我國1500m自由泳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三分法”中各分段成績百分率特征的研究
根據表2可見,對比A、B級別運動員發(fā)現(xiàn),兩個級別運動員最快分段都是在前程分段,但是在三分法中A級別最慢在中程分段,B級別卻在后程分段,同時發(fā)現(xiàn)B級別的前程百分比達到(32.89±0.27)%,比A級別(33.02±0.24)%還要高,故而得出前程500m需要降速的結論。前程分段速度較快可能要是B級別運動員在后程速度下降的原因,為了更加合理的分配體能,B級別運動員應該在前程分段中,適當降低速度。值得注意的是A、B級別運動員三分段百分率在經過獨立樣本t檢驗之后發(fā)現(xiàn),A、B級別運動員在前程500m和后程500m上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但是中程500m的分段中,卻沒有差異性。在中程分段中,A、B級別運動員的百分比都是(33.53±0.16)%。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1-2”“1-3”配速模式是A、B級運動員使用的主要模式,“1-2”配速模式是當今優(yōu)秀運動員獲得獎牌的主要配速模式,“1-3”配速模式與“3-2”配速模式也占有一部分比例;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及獲得前三名的運動員主要配速模式是“1-2”配速模式。
(2)B級別運動員在三個500m分段中,前程500m的速度過快。
(3)男子1500m自由泳中程500m中,用全程時間的(33.53±0.16)%游完該段是比較合理的配速方法。
4.2 建議
(1)“1-2”配速模式應當作為1500m自由泳運動員的主要配速模式使用。
(2) B級運動員應當在前程500m適當減速,合理分配體能。
(3)中程500m應當保持在全程的(33.53±0.16)%的范圍內,可以作為評價運動員配速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明飛.優(yōu)秀長距離自由泳運動員比賽全程速度分配特征的研究[J].體育科技,2002(1):71-76.
[2] 孔德佳,張潔.中外優(yōu)秀1500m自由泳運動員參賽速度分配模式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1(17):315-316.
[3] 高捷,陶旼,許聰.高水平游泳運動員競技年齡特征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26(3):258-264.
[4] 蔣徐萬.男子1500米自由泳專項特征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3):78-81.
[5] 吳粵龍.世界優(yōu)秀男子1500米蹼泳運動員比賽全程速度分配特征的研究[J].體育時空,2016(9):7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