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典云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語文課的預習習慣進行分析,對于小學語文如何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進行了探討,分析了當前學生在語文預習方面的一些問題,并分析了預習的必要性,最后重點,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希望能夠為今后的小學語文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生;小學語文;預習;習慣;措施
前言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預習習慣是非常關鍵的,當前學生的語文的學習過程中,預習的習慣還不夠好,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預習的必要性并采取有針對的措施,引導學生進行預習。
1、培養(yǎng)學生語文預習的必要性
培根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笨梢娏晳T對于我們來說有多么重要,對那些可塑性強的小學生來說就更重要。對于語文學習,課前預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學生通過預習,初步進行了探索,什么地方已學懂,什么地方還不會,心中有數,會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難以理解的知識上,從而使他們聽課的指向性更明確。這樣,在學習中對不懂的地方,他們會聽得更專心。用教育學的理論說,帶著問題上課,求知欲更強,變被動為主動,預習中獨自弄懂的內容,經過了積極思考,就難以遺忘。預習中沒有弄懂的問題,經過一番思考,聽課時豁然開朗,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印象,經久不忘,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而經過調查,我的學生雖然明白課前預習對學習有多么重要,但大部分學生還是不喜歡預習,就算預習也是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隨意從工具書上抄過來,應付檢查,沒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的老師也往往忽視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孰不知預習能大大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為了讓完成任務變成習慣,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是這樣做的:
2、培養(yǎng)學生語文預習習慣的措施
2.1培養(yǎng)學生語文預習的興趣
每個老師在教學中都會提到預習兩字,但對預習的過程往往關注得比較少?;蛘哳A習歸預習,上課歸上課,上課與預習完全脫節(jié),沒有很好地運用學習預案,這樣就達不到預習的效果。其實要保持預習的恒久性,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在課堂教學時充分考慮學習預案,充分把學習預案與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有效銜接起來,保護孩子良好的初讀樂趣。可以讓學生講講自學收獲、展示自學成果,提供學生展示個人風采的舞臺,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預習的積極性就高,對平時不大愛預習的同學也是一種正面的影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預習氛圍。
2.2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
首先,粗讀課文。我要求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先要閱讀課文的課題,根據課題提出問題,來揣摩一下文本的內容,然后再讀課文,用回答問題來印證自己的判斷與課文內容是否一致。如在學習《小蝴蝶花》這一課時,學生根據課題提出了問題:小蝴蝶花是什么樣子?課文寫了關于她的什么事情?課文為什么要以“小蝴蝶花”為題目?……這些問題,能夠及時引起學生探究課文內容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根據課文查閱資料、了解背景。如果課文所描述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很遠,學生對于文本內容很難引起共鳴。此時我就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及作者,這對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掌握課文里的字詞。學生在完成前兩步的基礎上再讀課文,用圈點勾劃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及多音字,然后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參照拼音,讀準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對于讀不準或不認識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閱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過好字詞關。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學們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好理解的語句,那么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就要眼、腦、手并用,將預習時遇到的這些問題用筆劃出來。
第四,反復誦讀課文。反復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文章告訴我們的內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第五,細讀課文,并提出問題。我們知道:不會提問的學生就是不會學習的學生,“發(fā)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勵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通過默讀思考提出自己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者自己對這篇課文獨特的見解。這正是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具體體現,這一步預習完成得好,可為課堂上“問題的探討”這一雙邊活動奠定基礎。
2.3合理利用評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教師及時檢查預習情況。我們語文教師可以適當抽出時間聽寫生字、新詞,說詞義,記錄下掌握情況,還可以進行組與組的評比。比如:每節(jié)課上課前幾分鐘,可以抽出時間及時檢查,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記錄,摸清學生的預習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進行組與組的互評。對學生學習小組進行評價,可分組比較看哪組提出的問題最多、最有價值、最能難倒對方,課上展開評比,對預習質量進行測評。可以采用加分制,比如哪個組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時可以加記一分,哪個組提出的問題能難倒對方可以加記二分等等。這樣在課前,學生就積極地把預習時存在的問題記下來了,并在上課時,每個小組記下自己認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進行討論,各組學生在互問、互答、互評中對預習的情況進行了檢測,變枯燥乏味的檢查為生動活潑的競賽。
實行多元評價。要把過去教師一人的評價方式變?yōu)榻處?、學生、家長的多元評價,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在自評中,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能看到自己的發(fā)展過程;在互評中既認識了自己,也了解到其他同學的情況,找到了差距,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預習興趣;通過收集家長了解的預習信息,能綜合評價學生的預習成績,對當天預習作業(yè)做得好的學生必做口頭上的表揚,并及時反饋給家長,還可以每月評出預習標兵,在班內進行表揚,發(fā)給獎狀作為精神鼓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語文預習的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所以本文對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預習習慣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措施,希望可以為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單建華.探索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9 (12):58.
[2]嚴麗玲.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 (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