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旭
摘 要:中小型水閘主要有兩個角度的作用:第一是防洪保安;第二是蓄水抗旱,其運行過程一旦發(fā)生問題必將造成機械部件的損壞,進而威脅人們的健康,所以必須保障其正常運行。本文的研究重點是中小型水閘的安全問題,重視水閘單位的管理研究。
關鍵詞:中小型涵閘;運行與維修;安全問題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7.091
1 啟閉機械方面
小型涵閘常見的啟閉機模式為螺桿式,其具有價格低、安裝簡單等優(yōu)點,但卻極易發(fā)生“頂閘”事故,即我們所謂的螺桿變形或者啟閉機端蓋損壞等,狀況嚴重者還將造成墩墻開裂和啟閉機梁分離,進而加大了帶電啟動的壓力,造成電機損壞。頂閘事故給相關的技術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必須重視。
近年來,市場中出現(xiàn)了多種新型的防止頂閘事故發(fā)生的技術,常見的有自動報警設備以及強制停機設備等等。而中型水閘的研究也可以從中借鑒經驗,最大化探索新型的水閘安全機制。但是,中型水閘并非是專業(yè)公司的研究重點,他們指出,小型涵閘利潤低,不適合增設自動保護裝置,所以,我們只能從其他的角度來預防頂閘事故的發(fā)生。首先來看,相關技術人員在上崗前必須掌握基本的水閘操作技術,熟悉啟閉程序,尤其是明確清啟閉方向,操作中不得出現(xiàn)任何錯誤。其次,技術人員時刻注意限位標記,尤其注意關閘過程,一旦遇到障礙物就必須立即停止,不得出現(xiàn)強制關閘的現(xiàn)象。再次,技術人員在實施相關線路的更換患者維修時必須記錄順序,避免出現(xiàn)因線路混亂造而成的機械損傷。
中小型涵閘的手搖機構是形成安全隱患的主要部分,其主要分為四個表現(xiàn):第一,在離合鎖定裝置損毀的狀況下只能實施手搖開閘,這個過程中閘門是難以控制的,一旦失控將急速墜落,進而造成人員傷亡;第二,當閘瓦退距偏差過大時也只能實施手搖開閘,這個過程中閘門會在一定的高度下迅速下落,猛烈的撞擊會造成閘門的損傷;第三,停電的條件下只能實施手搖開閘,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技術人員為了節(jié)約時間直接以手松開制動器的形式進行閘門的下落,該形式對閘門的損害最為嚴重,甚至還會造成鋼絲繩的磨損,加大了閘門的威脅性。
另外,部分地區(qū)使用了手電兩用的啟閉機,需要注意的是,該類型的啟動機在啟動前必須將手搖裝著分離,一旦忽視這一問題就會造成機械齒輪的損壞,進而引發(fā)安全事故。所以,在啟閉機啟動前必須做到檢查工作,檢查機械運行是否正常,注意閘瓦退距是否合理,如果發(fā)現(xiàn)制動帶磨損,應及時更換。
2 閘門發(fā)生振動問題
一般來說,當閘門到達某一高度時就會發(fā)生泄流振動現(xiàn)象,這是完全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可以將閘門停滯不動,也不能讓其任意振動,而是通過科學的方法來緩解振動,當前常見的緩解振動的方法有兩個:第一個是調整閘門開啟高度;第二是均勻加快開啟速度。早期研究表明,決定閘門振動頻率的最主要因素是閘門開度的大小,所以,閘門在啟閉時,應該注意閘門的位置,并從科學的角度來消除或減輕閘門的振動。
3 水閘安全用電
一般來說,閘管單位需要管護中小型水閘的電路建設,保障中小型水閘的正常運行。但是,實際上的電路監(jiān)護人員缺乏專業(yè)的電路技術,使得中小型水閘時常出現(xiàn)電路問題,鑒于此,閘管單位應強化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定期對小型水閘的電路設施進行監(jiān)測和維護,還需要增強不同地區(qū)技術人員間的聯(lián)系,必要時可從其他地區(qū)調取優(yōu)秀的電路技術人員,以最短的時間解決電力問題。
部分地區(qū)對于啟閉機房的保護設施建設不重視,僅僅實施了簡單的搭建,在防水角度完全不足,該環(huán)境使得電動機、開關箱極易受潮,進而造成多種電路設備的受潮和銹蝕,最終引發(fā)電路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啟閉機房中的保險絲至關重要,是技術人員安全的一項保障,不得用其他的金屬絲代替,一旦發(fā)生事故將無法挽回。
另外,雷雨季節(jié)是發(fā)生電路問題的主要時期,此時必須重視防雷設施的建設和檢測,當發(fā)現(xiàn)避雷針被腐蝕時,需及時更換,防止意外的雷擊破壞。水閘啟閉操作過程多數為惡劣的天氣,此時技術人員必須將自身的安全放在首位,遵守用電規(guī)則,降低不必要的意外。
4 水閘維修施工安全
中小型水閘在實施維修時必須注意三大安全問題:第一是吊籃作業(yè)角度的安全;第二是腳手架作業(yè)角度的安全;第三是觸水作業(yè)角度的安全。
吊籃作業(yè)方式常用于中小型水閘的鋼絲保養(yǎng)和維護,另外,在機械零件的維修時也常用到吊籃作業(yè)方式,此時需格外注意安全,要求相關人員既要帶好安全設備,如安全繩、防護鏡等等,又要懂得安全意識,了解如何自救等。腳手架作業(yè)方式常用于水泥閘門維修養(yǎng)護和維修工作,此時要求相關人員既要做好頭部防護,又要做到腳下防護,確保人員的安全性。此外,在實施觸水作業(yè)時,應注意“水”安全,即最大化減少人員與水的接觸,確保無危險后進行觸水操作。
我們常說:安全必須生產,責任就是泰山。水閘管理部門已經通過對各大案件的分析中了解到了水閘管理的重要性,并實施了科學的預防措施。除了前文講到的水閘問題外,在其他的角度仍存在隱藏的問題,需要值得注意。生命安全是一切活動的前提,水閘管理也不例外,我們需要做的是遵守操作規(guī)范,強化預防管理,最終確保在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實施機械的穩(wěn)定運行。
參考文獻:
[1]龍志軍.水閘運行管理及日常維護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19).
[2]馮永軍.淺議宿州市埇橋區(qū)中小型涵閘工程管理運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9).
[3]王淑英,蘇丹青.山東位山引黃閘工程養(yǎng)護技術探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4.
[4]阮紅.涵閘的科學管理養(yǎng)護與控制運用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7).
[5]溫明磊,楊淼.試論涵閘工程施工技術管理[J/OL].河南科技,2013(16).
[6]艾忠峰.中小型水利施工技術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7(14).
[7]黎榮滿.水利工程項目施工技術管理及方案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