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鑫,李慶衛(wèi),郭子燕,蔡亞南,畢春竹
(北京林業(yè)大學 園林學院,花卉種質(zhì)創(chuàng)新與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花卉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城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境北京實驗室,教育部林木花卉育種實驗室,北京 100083)
梅花作為我國傳統(tǒng)名花,在我國園林應用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目前關(guān)于梅花的抗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抗寒性方面,如張啟翔[1]、張文嬌[2]、段美紅等[3]研究了梅花品種及梅花雜交種根系的抗寒性;李慶衛(wèi)[4]和張秦英[5]進行了抗寒梅花品種區(qū)域試驗;彭婷[6]和過聰[7]以梅花為試材對冷馴化植物中普遍存在的CBF/DREB1基因進行了研究;張素英等[8]研究發(fā)現(xiàn),抗寒梅花的繁殖推廣呈現(xiàn)以北京為中心向“三北”地區(qū)輻射的趨勢,在沈陽、蘭州、延安、大慶、烏魯木齊及赤峰等地都有梅花的栽植。目前國內(nèi)外學者對梅花近緣種紫葉李、黑桿櫻李、紫葉矮櫻[9]、山桃[10]、伊朗野生杏仁[11]、歐洲酸櫻桃[12]等進行了耐鹽性研究;楊佳鑫等[13]研究表明,梅花具有一定耐鹽性。
土壤鹽堿化問題是全球最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鹽堿土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以及長江以北沿海地帶分布很廣[14]。梅花幼苗是栽培的關(guān)鍵階段,同時也是對鹽堿脅迫較為敏感的時期,但關(guān)于梅花幼苗耐鹽性的研究目前尚未見報道。鑒于此,本研究以梅花3個代表品種香雪宮粉(宮粉品種群)、豐后(杏梅品種群)、美人(美人品種群)的1年生自根苗為試材,通過測定鹽脅迫下梅花幼苗生長及生理生化指標,對3個梅花品種幼苗耐鹽性進行綜合評價,從而為梅花在鹽堿地種植品種的選擇提供依據(jù)。
以采自于河南省周口市梅園的香雪宮粉、豐后、美人1年生自根苗為試材。采用單株盆栽方法,2017年3月將長勢相對一致的梅花苗木栽植于上口徑30 cm、下口徑20 cm、高30 cm的塑料花盆內(nèi),盆底布置托盤。培養(yǎng)基質(zhì)由草炭土、珍珠巖、洗凈河沙按照體積比2∶1∶1混合而成,基質(zhì)質(zhì)量為7.5 kg/盆。
2017年6月上旬,試驗苗進入旺盛生長期時,先將盆土控水1 d,使土壤干燥,有利于鹽分迅速擴散。試驗土壤NaCl含量分別為0(CK),3,6,9,12,15 g/kg共6個處理,每處理5個重復。待盆土干燥后,將定量的NaCl溶解后澆灌到對應的處理中,具體方法見表1。鹽分添加的第5天即為鹽脅迫處理的開始,將托盤置于盆下,澆水后將溢出的溶液倒回盆內(nèi),以免鹽分流失。鹽脅迫處理后,定期澆水,維持土壤持水量在60%~80%,處理35 d后結(jié)束試驗。
表1 供試土壤中不同NaCl含量的配置Table 1 Soil salinity gradient of the experiment
1.2.1 梅花幼苗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的測定 NaCl處理后每7 d觀察1次供試植株表現(xiàn), 35 d后統(tǒng)計不同鹽害分級下的植株數(shù)量,計算鹽害指數(shù)(SI)和鹽害率(P)。鹽害分級標準:0級.沒有鹽害表現(xiàn);1級.輕度鹽害,有少部分葉尖、葉緣變黃;2級.中度鹽害,大約有1/2的葉尖、葉緣干枯;3級.重度鹽害,大部分葉尖、葉緣干枯或落葉;4級.極重度鹽害,葉落、枝枯、植株死亡[9]。
1.2.2 梅花幼苗生長指標測定 分別于鹽脅迫試驗前和結(jié)束后(第35 天)測定梅花幼苗葉長、葉寬、株高、新梢長度,以上指標鹽脅迫試驗前與結(jié)束后的差值即為其生長量,每處理測定5盆供試植株,每株測定3個葉片及新梢。其中幼苗葉長、葉寬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精度0.01 cm;幼苗株高、新梢長度用直尺進行測量,精度0.1 cm。
1.2.3 梅花幼苗生理指標測定 于試驗第35天早晨采用隨機取樣法采集梅花新稍中上部功能葉8~10片,之后置于-80 ℃的超低溫冰箱中(其中葉片組織含水量和相對電導率需在葉片采后立即測定),用于測定生理指標。其中葉片組織含水量采用烘干法[15]測定,相對電導率采用電導率儀測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16]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氮藍四唑法[15]測定,過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17]測定,游離脯氨酸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測定[16],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16]測定,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16]測定。
1.2.4 梅花幼苗耐鹽性綜合評價 采用模糊數(shù)學中的隸屬函數(shù)法并結(jié)合主成分分析法對梅花幼苗進行耐鹽性綜合評價。具體方法如下:
(1)主成分分析。先對各項指標的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無綱量化[18]。參照魏秀君等[19]的方法,計算各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α),若指標與植物耐鹽性呈正相關(guān),則該指標的α=(處理組平均值/測定組平均值)×100%;若指標與植物耐鹽性呈負相關(guān),則該指標的α=(測定組平均值/處理組平均值)×100%。之后對各項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進行Person相關(guān)性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對各項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α值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不同主成分下各指標的負載權(quán)數(shù)及貢獻率,獲得綜合指標。
(2)隸屬函數(shù)法。首先參照文獻[18]的方法計算3個梅花品種的綜合指標值CI(m)。
式中:CI(m)為綜合指標值,Bi為單項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α值,Prin(m)i為第m個綜合指標第i個指標的綜合指標系數(shù)。
然后參照文獻[18]的方法計算每種梅花綜合指標的隸屬函數(shù)值u(Xi),再依據(jù)主成分分析法獲得各指標的貢獻率,確定各綜合指標的權(quán)重Wi。
式中:u(Xi)為第i個綜合指標的隸屬函數(shù)值,Xi為第i個綜合指標,Xmin為第i個綜合指標的最小值,Xmax為第i個綜合指標的最大值。
式中:Wi為第i個綜合指標在所有綜合指標中所占的權(quán)重,Pi為第i個綜合指標的貢獻率。
最后采用加權(quán)單因子法將各指標疊加,獲得植物耐鹽的綜合評價值D。
式中:D為耐鹽性綜合評價值,D值越大則耐鹽能力越強。
數(shù)據(jù)均使用Excel 2012進行計算,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guān)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1.1 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 由表2可知,隨著NaCl含量的增加,梅花的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均逐漸增大。當NaCl含量為 3 g/kg時,豐后鹽害指數(shù)為25.0%,香雪宮粉和美人的鹽害指數(shù)分別為15.0%和18.8%;各梅花品種的鹽害率均達到50.0%及以上。當NaCl含量為6 g/kg 時,香雪宮粉和豐后的鹽害指數(shù)分別為30.0%和37.5%,美人的鹽害指數(shù)達到56.3%;香雪宮粉鹽害率為80.0%,豐后和美人的鹽害率達到了100.0%。當NaCl含量為9 g/kg 時,香雪宮粉、豐后、美人的鹽害指數(shù)分別為80.0%,75.0%,75.0%;各梅花品種的鹽害率均達到了100.0%。當NaCl含量為12~15 g/kg時,各梅花品種的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均達到100.0%。
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相結(jié)合更能客觀反映植株鹽害情況。根據(jù)Logistic方程[9]求得各梅花品種鹽害指數(shù)在50%時的土壤NaCl含量,即耐鹽閾值。經(jīng)計算,香雪宮粉、豐后、美人的耐鹽閾值分別是6.96,6.53, 6.09 g/kg(表3),說明3個梅花品種耐鹽性由強到弱依次為香雪宮粉>豐后>美人。
表2 NaCl處理35 d后3個梅花品種的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Table 2 Salt injury indexes and salt injury rates of three Prunus mume varieties with NaCl treatments after 35 days
表3 NaCl脅迫下3個梅花品種Logistic回歸方程和耐鹽閾值Table 3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salt tolerance domain values of three varieties of Prunus mume under NaCl stress
注:x代表NaCl含量,y代表鹽害指數(shù)。耐鹽閾值指鹽害指數(shù)為50%時NaCl含量。
Note:xrepresents the concentration of NaCl,yrepresents salt injury indexes.Salt tolerance domain values are the NaCl concentration with 50% salt injury indexes.
2.1.2 幼苗生長指標 由表4可知,隨著NaCl含量的升高,香雪宮粉和美人葉長生長量逐漸下降,且NaCl脅迫處理的香雪宮粉葉長生長量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當NaCl含量為3,6 g/kg 時,美人葉長生長量與對照差異不顯著(P>0.05);當NaCl含量為9~15 g/kg時,美人葉長生長量與對照相比顯著下降(P<0.05)。隨著NaCl含量的升高,豐后葉長生長量呈現(xiàn)先升后降趨勢;低含量(3 g/kg)NaCl對豐后葉長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較對照增加了10.00%;而高含量(6~15 g/kg)NaCl處理下其葉長生長量則逐漸下降。
由表4還可知,不同含量NaCl脅迫下3個梅花品種葉寬生長量與葉長生長量變化相似。隨著NaCl含量的升高,香雪宮粉和美人葉寬生長量逐漸下降,在3 g/kg NaCl脅迫處理下二者均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在 6~15 g/kg NaCl脅迫處理下二者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隨著NaCl脅迫含量的升高,豐后葉寬生長量呈現(xiàn)先升后降趨勢,3 g/kg NaCl處理對豐后葉寬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與對照相比增加了20.00%;6~15 g/kg NaCl處理下其葉寬生長量則逐漸下降。
由表4可知,隨著NaCl脅迫含量的升高,香雪宮粉和豐后株高生長量總體下降,二者在各NaCl處理下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3 g/kg NaCl處理美人株高生長量略有增加,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P>0.05);6~15 g/kg NaCl處理美人株高生長量逐漸下降,且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含量NaCl脅迫下,3個梅花品種新梢長度生長量與株高生長量變化相似。隨著NaCl脅迫含量的升高,香雪宮粉和豐后新梢長度生長量逐漸下降,且豐后在低含量(3 g/kg)NaCl處理下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而高含量(6~15 g/kg)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香雪宮粉在各NaCl處理下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美人新梢長度生長量在3 g/kg NaCl處理下略有增加,在6~15 g/kg NaCl處理下則有所下降,且各NaCl處理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
表4 NaCl脅迫對3個梅花品種幼苗生長指標的影響Table 4 Effects of NaCl stress on growth indexes of three Prunus mume varieties
注:數(shù)據(jù)為“平均值±標準誤差”。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表5同。
Note:The data are “average±standard error”.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column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same for Table 5.
2.1.3 幼苗生理指標 NaCl脅迫對3個梅花品種幼苗生理指標的影響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隨著NaCl脅迫含量的升高,3個梅花品種葉片組織含水量總體均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當NaCl含量為3 g/kg時,3個梅花品種幼苗葉片組織含水量均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除了香雪宮粉外,其余植株葉片組織含水量與對照相比無顯著變化,當NaCl含量為9~15 g/kg 時,3個梅花品種幼苗葉片組織含水量與對照相比均顯著(P<0.05)下降,表明植物葉片受到嚴重傷害。
由表5可知,隨著NaCl脅迫含量升高,3個梅花品種相對電導率均增大, 當NaCl含量較低(3~6 g/kg)時與對照差異總體不顯著(P>0.05),當NaCl含量較高時(9~15 g/kg)時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說明在較低含量鹽脅迫下植物細胞電解質(zhì)外滲較少,細胞膜受損程度較小,而中高含量鹽脅迫下植物細胞電解質(zhì)外滲較多,細胞膜的損傷程度較大,植物膜系統(tǒng)的完整性受到破壞。
由表5可知,隨著NaCl脅迫含量的升高,香雪宮粉MDA含量呈先升后降趨勢,但各NaCl處理與對照差異均不顯著(P>0.05);豐后和美人MDA含量呈現(xiàn)升-降-升趨勢,其中豐后只在6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其余NaCl處理下均與對照差異不顯著(P>0.05);美人MDA含量僅在3,15 g/kg NaCl處理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
由表5可知,與對照相比,NaCl脅迫處理3個梅花品種SOD活性總體均增加。各NaCl脅迫處理美人SOD活性與對照差異均不顯著(P>0.05);香雪宮粉SOD活性在3,9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而在6,12,15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豐后SOD活性僅在15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
由表5可知,與對照相比,NaCl脅迫處理后3個梅花品種POD活性總體呈上升趨勢。各NaCl處理香雪宮粉和美人POD活性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豐后POD活性在低含量(3 g/kg)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不顯著(P>0.05),而在中高含量(6~15 g/kg)NaCl處理下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表5表明,與對照相比,NaCl脅迫處理后3個梅花品種游離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趨勢。各梅花游離脯氨酸含量在 3~9 g/kg NaCl處理下均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在12 g/kg NaCl處理下,香雪宮粉'梅和豐后游離脯氨酸含量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15 g/kg NaCl處理下各3個梅花品種游離脯氨酸含量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
由表5還可知,與對照相比,NaCl脅迫處理后3個梅花品種可溶性糖含量總體呈上升趨勢。香雪宮粉可溶性糖含量在 3,9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其余含量NaCl處理下均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豐后可溶性糖含量在3~6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在9~15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美人可溶性糖含量僅在高含量(12~15 g/kg)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
由表5可知,與對照相比,NaCl脅迫處理后3個梅花品種可溶性蛋白含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各梅花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9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無顯著差異(P>0.05),而在12,15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
表5 NaCl脅迫對3個梅花品種幼苗生理指標的影響Table 5 Effects of NaCl stress on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three Prunus mume varieties
2.2.1 梅花幼苗生長及生理指標耐鹽系數(shù)及相關(guān)性分析 計算得到3個梅花品種4個生長指標和8個生理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見表6。植物耐鹽性由各性狀綜合體現(xiàn),而各單項指標側(cè)重點有所不同,為了全面評價植物耐鹽性,需對各單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因此,對各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進行Pe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表7)發(fā)現(xiàn),各指標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guān)性,其中部分指標間的相關(guān)性已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表明以上指標展現(xiàn)的耐鹽性信息發(fā)生了重疊[20]。
表6 3個梅花品種幼苗生長指標和生理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Table 6 Salt tolerance coefficient of growth indexes and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three Prunus mume varieties
注:1.葉長生長量;2.葉寬生長量;3.株高生長量;4.新梢長度生長量;5.葉片組織含水量;6.相對電導率;7.MDA;8.SOD;9.POD;10.游離脯氨酸;11.可溶性糖;12.可溶性蛋白。下表同。
Note:1.Leaf length increment;2.Leaf width increment;3.Plant height increment;4.Plant twig increment;5.Leaf water content;6.Relative conductivity;7.Malonic dialdehyde;8.Superoxide dismutase;9.Peroxidase; 10. Free protein;11.Soluble sugar;12.Soluble protein.The same below.
表7 梅花幼苗生長指標和生理指標的相關(guān)系數(shù)矩陣Table 7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of growth indexes and physiological indexs of Prunus mume seedling
注:**表示在0.01(雙側(cè))水平上顯著相關(guān);*表示在0.05(雙側(cè))水平上顯著相關(guān)。
Note : ** represen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level of 0.01 (bilateral). * represen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level of 0.05 (bilateral)
2.2.2 梅花幼苗生長和生理指標主成分分析 對供試3個梅花品種12個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α值進行主成分分析,可得到主成分1和主成分2下各指標的負載權(quán)數(shù)及貢獻率,結(jié)果見表8。由表8可知,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貢獻率分別為59.581%和40.419%,其累積貢獻率達到100%。說明12個單項指標可由這2個相互獨立的綜合指標代替,并代表了原來12個單項指標100%的信息量。株高生長量、新梢長度生長量、MDA、SOD、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主成分1中的負載權(quán)數(shù)絕對值均在0.9以上,可作為評定梅花耐鹽性的主要指標;葉片組織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主成分2中的負載權(quán)數(shù)絕對值在0.9以上,可作為評定梅花耐鹽性的次要指標。
表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梅花各指標負載權(quán)數(shù)及貢獻率Table 8 Load weights and coefficients of comprehensive indexes of Prunus mum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2.2.3 3個梅花品種耐鹽性綜合評價 計算NaCl脅迫下3個梅花品種的綜合指標值CI(m)、隸屬函數(shù)值u(Xi)和綜合評價值D,結(jié)果見表9。根據(jù)表9中的D值對3個梅花品種進行耐鹽能力排序,可知耐鹽能力從強到弱依次為香雪宮粉>豐后>美人,該結(jié)果與根據(jù)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對3個梅花品種耐鹽性的排名結(jié)果一致。
表9 3個梅花品種耐鹽性綜合評價Table 9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salt tolerance of three Prunus mume varieties
非鹽生植物在鹽脅迫下最顯著和最普遍的效應是抑制植物生長[21]。本研究中,3個梅花品種的葉長、葉寬、株高和新梢長度生長量總體隨土壤NaCl含量的升高而降低。但低含量(3 g/kg)NaCl處理下豐后葉長和葉寬生長量均高于對照,美人株高和新梢長度生長量略高于對照,可知3 g/kg NaCl處理對植物生長有一定促進作用,說明這些植物對低鹽脅迫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這與任志彬[22]研究鹽脅迫對錦帶花新梢長度生長量的影響結(jié)果一致。但隨著NaCl含量的升高,3個梅花品種各生長量均逐漸下降,說明隨著NaCl脅迫強度的增大,植物生長均受到了抑制,NaCl脅迫縮短了植株個體的衰老以及死亡過程,土壤NaCl含量越高,植物體衰老和死亡速度越快[23]。
植物耐鹽性受到生理生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是一個由多基因控制的極為復雜的過程,也是綜合性狀的表現(xiàn)[24]。本研究中,3個梅花品種葉片組織含水量均隨著NaCl脅迫強度的增加而逐漸下降,這與八棱海棠[25]、夏蠟梅[26]的表現(xiàn)類似;與對照相比,在低含量(3~9 g/kg)NaCl脅迫下3個梅花品種葉片組織含水量變化相對緩慢,在高含量(12~15 g/kg)NaCl脅迫下3個梅花品種葉片組織含水量均顯著下降,這是因為細胞外界環(huán)境鹽溶液濃度過高,由于滲透作用水分子從濃度較低的細胞中外滲,造成細胞失水,因此高含量鹽脅迫下植株葉片組織含水量急劇降低。本研究中,與對照相比,3個梅花品種葉片相對電導率在鹽脅迫后均升高,這與前人對臭椿[27]、雪菊[28]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說明鹽脅迫后葉片電解質(zhì)外滲,從而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傷害。與對照相比,3個梅花品種MDA含量在NaCl脅迫后總體呈上升趨勢,表明質(zhì)膜受損程度逐漸加大,這與前人對臭椿[27]、花葉梔子[29]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香雪宮粉MDA含量在 12~15 g/kg NaCl脅迫下略有下降,可能與高含量NaCl脅迫致使其部分葉片死亡、導致MDA 分解有關(guān)[30]。3個梅花品種中,美人SOD活性隨著NaCl脅迫強度的升高無顯著變化(P>0.05),香雪宮粉和豐后SOD活性只在15 g/kg NaCl處理下與對照差異顯著(P<0.05);而三者POD活性均在NaCl脅迫后總體上顯著增大,說明在對植物膜系統(tǒng)保護和修復過程中POD與SOD相比起主導作用。3個梅花品種游離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隨著土壤NaCl含量的升高總體呈上升趨勢,說明在鹽脅迫下各植物體內(nèi)的3種滲透調(diào)節(jié)劑均能協(xié)同作用以減少鹽脅迫對植物葉片的傷害。
評價植物抗逆性的生長指標、生理生化指標和光合指標較多,且各指標間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和重疊性,因此將各指標結(jié)合起來,綜合分析植物耐鹽性更為合理。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隸屬函數(shù)法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3個梅花品種耐鹽性進行綜合評價,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株高生長量、新梢長度生長量、MDA、SOD、POD、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為評定梅花耐鹽性的主要指標,葉片組織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為評定梅花耐鹽性的次要指標;3個梅花品種耐鹽能力從強到弱依次為香雪宮粉>豐后>美人,這與根據(jù)綜合鹽害指數(shù)和鹽害率得到的結(jié)果一致。
本研究中,香雪宮粉、豐后、美人均具有一定的耐鹽性,其耐鹽閾值分別為6.96,6.53,6.09 g/kg,可知不同種群梅花品種之間耐鹽性存在一定差異,這為梅花向鹽漬土分布較廣的北方推廣應用提供了依據(jù)。但本次僅以香雪宮粉、豐后、美人的1年生自根苗為試材,從形態(tài)與生理方面研究了其耐鹽機制,在后續(xù)研究中,應進一步評價更多梅花品種群的耐鹽性,以篩選適合鹽堿地區(qū)的綜合抗性強、觀賞價值高的梅花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