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菊峰,王 磊,李 卉
武警部隊的中心任務是執(zhí)勤、處突和反恐,執(zhí)行不同作戰(zhàn)任務的部隊訓練課目、訓練負荷、技戰(zhàn)術要求、武器裝備的操控等均有各自的特點,均對體能和身體素質要求很高,保持最佳的作戰(zhàn)能力、維持適宜的體重和體脂均要求達到合理營養(yǎng)[1]。本研究旨在探討武警某部執(zhí)勤戰(zhàn)士膳食營養(yǎng)素攝入量與體成分的關系。
1.1 對象 選擇河南武警某部某連隊全部137名戰(zhàn)士作為調查對象,均為男性,年齡(19.8±2.4)歲。調查時間為2017年3月,調查期間正常進行工作和訓練。調查單位按照軍人食物定量一類灶標準供應。
1.2 方法
1.2.1 能量消耗調查 采取生活觀察法[2]進行24 h活動跟蹤記錄,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員以宿舍為單位,每位調查員記錄一個宿舍5名戰(zhàn)士的全天活動,然后計算每日人均能量消耗情況。
1.2.2 飲食調查 采用三日稱重法對其食堂伙食供應情況連續(xù)調查,包括該食堂每天所有的食物消耗量,具體有谷類及其制品、畜肉及其制品、禽肉及其制品、水產品、蛋類、奶類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蔬菜類、水果類、營養(yǎng)素補充劑、零食及調料,并減掉每餐剩余的食物量,得出每餐全部食物消耗量,然后計算其能量及三大營養(yǎng)素攝入情況,食物營養(yǎng)素成分的數(shù)據來源于2002年中國食物成分表[3],并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 2013版》[4]和GJB 823B-2016《軍人營養(yǎng)素供給量》[5]中相應標準進行比較。
1.2.3 人體測量和體成分測定 采用身高體重分析儀(RGZ-20-RT型身高體重分析儀,無錫衡器有限公司)記錄身高和體重,最小精度分別到0.1 cm和0.1 kg。利用生物電阻抗法,采用四海華辰人體體成分測試儀(NQA-PI型個體營養(yǎng)檢測分析儀,北京四海華辰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測試。測試前禁水2 h以上,排空大小便,赤足,僅穿內衣褲進行測量,對受試者進行體成分分析前需靜坐5 min,受試者赤腳站在測試儀上,雙腳分別落在兩側的標識區(qū)域內,雙手握住兩個手柄。體成分指標包括身體總水分、肌肉量、體脂百分比、內臟脂肪面積和腰臀比。
2.1 膳食總能量和三大營養(yǎng)素的攝入情況 調查對象的每日膳食能量攝入量為(3591.5±427.7)kcal,高于《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 2013版》的重體力活動成年男性參考攝入量,屬于GJB 823B-2016《軍人營養(yǎng)素供給量》中陸勤重度勞動軍人水平,每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分別為(98.6±18.2)g、(138.9±24.1)g和(484.8±78.2)g,分別占食物總能量的11.1%、34.8%和54.1%,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低于中國居民和我軍營養(yǎng)素供應標準,脂肪的攝入比例則高于兩項標準。
2.2 人體成分測定結果 調查對象的身體總水分為(38.5±7.2)kg,肌肉量為(43.7±10.7)kg,體脂百分比為(17.6±5.3)%,內臟脂肪面積為(58.6±14.2)cm2,腰臀比為(81.0±15.2)%。
2.3 膳食三大營養(yǎng)素與體成分之間的關系 單因素回歸分析表明:在調整年齡、BMI及能量攝入后,蛋白質攝入量與身體總水分和肌肉量呈正相關(P<0.05),脂肪攝入量與體脂百分比、內臟脂肪面積呈正相關(P<0.05),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體脂百分比和腰臀比呈負相關(P<0.05,表1)。
表1 137名武警戰(zhàn)士膳食三大營養(yǎng)素與體成分之間的關系
人體成分是指身體內各種成分的含量,包括骨骼、肌肉、脂肪、水分、礦物質等。本研究采用生物電阻抗法測定人體體成分,生物阻抗分析儀通過測量身體不同節(jié)段的阻抗值,定量分析人體肌肉、脂肪、水分、骨骼等成分,并自動計算出體脂率、浮腫指數(shù)、腰臀脂肪分布比等健康指標[6,7]。人體內部結構保持適當?shù)某煞直壤?,有助于維持機體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一旦這種比例失衡,不僅會使人體正常結構和功能遭到破壞,還會影響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和體質水平[8]。
本研究對肌肉量測定可以反映被受試者的肌肉營養(yǎng)狀態(tài)和運動能力;對脂肪的評價可以反映被受試者的四肢和內臟脂肪分布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超重和肥胖的情況。人體每天攝入的食物所產生的能量和其體力活動消耗能量一致時,體重將保持不變,因此可以根據近期體重變化判斷飲食量是否與消耗的能量一致,同時可認為身體的肌肉和脂肪組織比例適中,不存在進食與活動量不平衡的情況。本研究結果提示隨著飲食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受試者身體的肌肉成分增加,有助于保持戰(zhàn)士強健的運動功能,因此應在日常飲食中強化蛋白質水平,但本研究發(fā)現(xiàn)戰(zhàn)士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均低于中國居民和我軍營養(yǎng)素供應標準,脂肪的攝入比例則高于兩項標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動物食品居多,但同時如果過多攝入動物性食品必然導致脂肪攝入量增加,這不利于維持健康的體成分結果,提示應增加蛋白質含量高和脂肪含量稍低的動物性食品,例如,魚禽類和乳制品的攝入量。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隨著飲食中脂肪含量的增加,戰(zhàn)士的體脂百分比、內臟脂肪面積也隨之增加,所以在保證足量蛋白質攝入量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飲食中脂肪的攝入量[9]。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食物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武警部隊膳食結構也已從溫飽型轉向了功能型和營養(yǎng)型,但對于武警部隊,尤其是基層連隊膳食調查發(fā)現(xiàn)與我國居民目前飲食主要存在的問題一致:膳食結構不盡如人意,糧谷類食物攝入不足,動物性食品、油脂等攝入過多,尤其是將畜肉類作為主要的肉食來源,必然導致脂肪的攝入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10]。正常成年男性的體脂率為15%~20%,體脂過高將會增加肌肉收縮時的摩擦力從而降低運動速度,能量消耗增加,因而影響肌力、爆發(fā)力、靈敏性及技術水平的正常發(fā)揮[11],因此,合理的脂肪含量保證肌肉的運動功能有積極作用。
本研究對象均為男性青年,喜食肉類,并認為多吃肉類能夠增強體質,實際上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難以消化,在體內代謝后產生較多的酸性物,體內酸性物過多,不能及時調節(jié),就容易致疲勞,保證攝入足夠的優(yōu)質蛋白質即可,如雞蛋、瘦肉、魚、蝦類,每天攝入量為250~350 g,應改變以豬肉為主要動物性食品的現(xiàn)狀,并應該積極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本研究發(fā)現(xiàn),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體脂百分比和腰臀比呈負相關,主要因為保證足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能降低脂肪的攝入量,谷類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理想能量來源。因其分子結構比蛋白質、脂肪簡單,容易被機體消化吸收,氧化時耗氧量少,產能效率高,最終代謝產物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增加人體的肝腎負擔,而且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能夠保證體內糖原儲存充足,有利于穩(wěn)定中樞神經系統(tǒng),提高機體耐力[12]。
本研究結果顯示,武警戰(zhàn)士的總能量攝入已達到GJB 823B-2016《軍人營養(yǎng)素供給量》中陸勤重度勞動軍人水平,但執(zhí)勤部隊日常訓練水平屬于中度勞動水平,盡管近年來我軍營養(yǎng)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但是營養(yǎng)素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足,脂肪攝入比例高,必然不能建立機體良好的營養(yǎng)水平,也反映了該部現(xiàn)行膳食供應不能很好地滿足形勢變化的需要。執(zhí)勤部隊的武警戰(zhàn)士飲食應具有特殊性,膳食中各種食物的數(shù)量和組成比例不應等同于普通居民,需結合武警值勤任務的特殊要求,科學合理地選配各類食物以組成平衡的膳食結構。部隊后勤部門領導應組織相關人員學習相關標準,了解并準確掌握標準內容,并制定現(xiàn)實可行的膳食餐單,控制膳食脂肪的攝入量,保持適宜的體重和體脂水平,同時應注意訓練期間期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維持和增加瘦體重,以提高戰(zhàn)士的運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