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銘鑒
“勢不可當”的意思是來勢迅猛,不可抵擋,可為什么用的字是“當”而不是“擋”呢?
在有些朋友看來,“當”和“擋”的詞義是有明顯區(qū)別的?!爱敗笨梢员硎緭敚皳酢眲t表示阻攔,一個是接受,一個是抗拒,不能混為一談。比如“獨當一面”用的是“當”,因為它說的是獨立承擔某一方面的工作;“兵來將擋”用的是“擋”,因為它說的是對方用什么計,我就出什么招,不讓對方的計謀得逞。這兩個詞語在用字上可謂中規(guī)中矩??墒?,綜觀漢語詞庫,似乎并不完全合乎這一規(guī)則。除了上面說的“勢不可當”,“銳不可當”“螳臂當車”……,“當”表達的都是“擋”的意思,用的卻是“當”字。
這不能不從“當”字的本義說起。
“當”是簡化字,繁體字寫作“當”。這是一個形聲字,《說文解字》的解釋是:“當,田相值也。從田,尚聲。”所謂“田相值”,就是田塊與田塊比較,其大小、優(yōu)劣大致相當。由此引申出“對等”義,如“門當戶對…‘旗鼓相當”;又引申出“面對”義,如“首當其沖”“當仁不讓”;再引申出“擔當”義,如人們常說的“敢做敢當”“愧不敢當”等。除此以外,“當”還有一個義項:抵擋、阻擋。這個義項同樣是從“田相值”來的,有勢均力敵的意思,只是后來它加義符“手”寫成了“擋”??梢?,“擋”是“當”的加偏旁分化字。
然而,詞匯有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凡是歷史上已經(jīng)定型的詞,往往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并不輕易隨后來的用字變化而變化?!爱敗鳖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绑郛斳嚒弊钤缫娪凇肚f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薄颁J不可當”本作“鋒不可當”,見于《史記·淮陰侯列傳》:“此乘勝而去國遠斗,其鋒不可當。”“勢不可當”見于《晉書·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边@些詞語中的“當”都是抵擋、阻攔的意思。
當然,“擋”字出現(xiàn)以后,不可能對“當”字沒有影響?!皠莶豢僧敗北阌腥藢懗闪恕皠莶豢蓳酢保绑郛斳嚒币灿腥藢懗闪恕绑蹞踯嚒?。不少工具書收列了后一種詞形,它們和原來的詞語構(gòu)成了異形詞關系。但工具書編者在處理時,普遍以原來的詞語為首選詞形,不但堅持繼續(xù)用“當”字,而且在讀音上依舊讀dāng而不讀d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