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姜興達
1979年生,遼寧朝陽人 2003年畢業(yè)于渤海大學藝術學院,師從呂德全先生?,F(xiàn)為河北美術學院副教授.造型藝術學院院長,李可染畫院研究員.廣西師范大學東北亞藝術交流中心研究員。代表作:2015年5月作品《民俗系列》入選“第二屆中韓藝術交流展”;2015年5月于北京裕華雅集藝術館舉辦“一方鄉(xiāng)情——姜興達個人展”;2017年4月作品《清香》獲“日本第十一回湖都古都百景藝術大賞展”優(yōu)秀獎;2017年4月舉辦“墨行帝都——中國畫三人聯(lián)展”;2017年6月舉辦“千帆競發(fā)一造型學院教師作品展”;2017年8月作品入選“一帶一路.翰墨傳鴻——中國書畫名家精品世界巡回圣彼得堡展”;2017年8月作品《清秋》被河北省美術館收藏;2017年8月作品《清飲圖》被西柏坡紀念館收藏。
與前些年比,當前的藝術市場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禮品畫”受到“冷遇”,如今,有藝術水平的藝術家才會受到被收藏家關注?;B畫家姜興達的作品近年來日益引人矚目,受到一些收藏家“青睞”。其原因在于畫家在這一傳統(tǒng)的繪畫樣式中融入了現(xiàn)代情感因素。他以激揚的筆墨入畫,準確地對筆墨的把握心態(tài),為畫而注入了清新的氣息。姜興達為自己的花鳥畫營造了整體的抒情氛圍,從自然的生動中提取活力。他的作品真誠樸實、充溢著內(nèi)在精神美,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力量。經(jīng)過長期探索,他創(chuàng)立了品格超逸、構圖奇崛、筆簡意幽、清新蒼秀、趣韻無窮的藝術風格。
土到極致的真昧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姜興達的畫正是源自他的生活。
他出生在遼寧朝陽,是在山根下長大的。鄉(xiāng)村樸實、安寧、祥和的生活以及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都在他的畫中真切的流露出來。
姜興達的畫取材于鄉(xiāng)土題材,具有生活的典型性、集中性和代表性。他曾經(jīng)說過:“土到極致”這使我想起了齊白石也有句名言‘俗到不能。其實不怕‘土和不怕‘俗一樣,都是畫家在生活中體會出的真味。”
藝術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姜興達的畫不裝腔作勢、不油腔滑調(diào)、不迎風欺世,而是以平實的心境寫平常生活。他善花草、禽鳥、蔬果;喜文房、青瓷、布藝,用筆沉穩(wěn)、設色濃重、格調(diào)清新,寓物象于真情實感之中,于性情求趣味,以筆墨抒胸意,小中見大,物中有我。
精于花鳥 趣韻無窮
姜興達,1979年生,遼寧朝陽人。2003年畢業(yè)于渤海大學藝術學院。師從著名畫家呂德全先生?,F(xiàn)為河北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院長。姜興達多年潛心于對八大、徐青藤、吳昌碩、齊白石等大師的研習與臨摹,深得筆墨意趣之妙,在立意、取象上,愈加超越客觀物象的外在真實感,而更重神韻,形成重“意”為特征的藝術追求。他的畫落筆大膽,點染細心。畫面靈動,引人人勝。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超脫,趣韻無窮。
姜興達以平實的心境寫平實的生活,數(shù)年如一日的走著一條勤奮的藝術之路,廣采博征、厚積薄發(fā),在漸進漸變中完善著自己的藝術,形成了個性鮮明的風格。他的作品因而洋溢著一種文化的韻致,雋永的意味、優(yōu)雅的氣息。
姜興達的花鳥畫率意奔放,墨色交織,在濃淡干濕與疏密聚散的畫面經(jīng)營中,強調(diào)一種勃勃生機與鮮活的氣息,顯然在筆墨之間融人并體現(xiàn)了一種現(xiàn)代精神,使得畫家筆下的水墨意象、點、線、墨、色之間都洋溢著一種充滿現(xiàn)實感的活力與詩意,給人以撲面而來的生動與郁勃之感。
身臨鄉(xiāng)土悟己道
有一年,姜興達帶著自己的學生去湖南寫生,從鳳凰古鎮(zhèn)到德夯苗寨再到古丈縣的牛鼻嘴村,一路上所見所聞,古樸的鄉(xiāng)情,淳樸的民風,都在不經(jīng)意間勾起了自己童年的回憶,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靈感一下子被深深觸動甚至被點燃。對于本是在山根下長大的他,鄉(xiāng)村樸實、安寧、祥和的生活以及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都是他想要在畫中真切流露出來的東西。
從寫生回來之后思考了很長時間,在繪畫上有了一個明顯的轉(zhuǎn)變,開始往鄉(xiāng)土題材的繪畫創(chuàng)作,其作品具有生活的典型性、集中性和代表性,他的《農(nóng)家供品》《醉花蔭》《民俗系列》等,無不從生活中取材,帶有濃濃的鄉(xiāng)情,藝術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的畫正是源自他的生活。
姜興達有想要表達鄉(xiāng)情題材的繪畫想法后,從開始非常幼稚的想要表現(xiàn)這些東西,到現(xiàn)在也不敢說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但是可能比原來更加系統(tǒng)一些,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立意,不再只是臨摹活在別人的影子下。
對傳統(tǒng)文化的崇敬與眷戀
姜興達在其畫中充滿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崇敬與眷戀。他借古人之心境,用現(xiàn)代畫家之思維,構架出自己的畫風格局,古今在其畫中交融,新舊在其筆下生輝,一花一草、一物一石,全然成為心聲的表露。他的畫以博古見長,琴棋書畫、幾案瓶硯、梅蘭竹菊、花草魚蟲,全由人工妝點、重新組合,營造出別有情致的氣象。畫家尤重心靈與外物相交的一種感發(fā)作用,強調(diào)運筆與施墨新鮮活潑的性情化與靈感性,以清幽古雅的品性,傳遞出一股濃郁純正的文化氣息和盎然的古意情懷。
姜興達的花鳥畫正是脫胎于傳統(tǒng),他沒有據(jù)守在傳統(tǒng)的格局之中,而是在繼承傳統(tǒng)筆墨的基礎上盡力尋找著與一個現(xiàn)代人精神情感相一致的路向。姜興達把古今優(yōu)良的構圖與造型部分,把南北諸家的筆墨氣質(zhì),融會貫通后,將得心得意的“東西”整合到了一起,在經(jīng)過數(shù)次的創(chuàng)作、立意、錘煉過后,將其最真實的藝術心性貫通、渾融、涌動在了一起。姜興達運用了樸素、簡潔的民族文化意象,融入了現(xiàn)代構成的理念,用筆勁健有力、含蒼帶潤,墨韻平和淳厚,欲露還藏。
貫通中西的和諧
姜興達的作品從圖式的確立到意境的渲染,都明顯地烙印著現(xiàn)代人的觀念和都市人的情調(diào),他的作品顯然是源自于西方“靜物畫”的一種圖式結(jié)構,但又不同于西方的靜物畫,東方藝術滲入西方的成份,西方的形式融入東方藝術,從而形成有機的和諧之體。他的的作品線條靈動,信手拈來,具有深厚的傳統(tǒng)筆墨涵養(yǎng),符合中國畫作品的特質(zhì),大大增強了其作品的藝術性,而此中蘊含的文化價值也就更加深厚。
姜興達的花鳥畫,氣宇軒昂中透出一股豪邁英武,情韻流動中溢出一股清新、冷逸和孤傲。豐腴沉著的水墨,飄逸勁健的線條,大塊空白中充盈著靈性??唇d達作畫,更是一番精神享受,他情之所至,薄薄的宣紙上使筆運墨猶如風馳電掣,激情澎湃中縱橫揮灑,一氣呵成,令人蕩氣回腸。他把現(xiàn)代構成原理,融進自己的作品而不著痕跡,又將布白技巧滲入筆墨運動的過程中,從而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
姜興達的畫讓人感動,一個洋溢著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個勃發(fā)著精神的張力和豪氣。讀姜興達的花鳥畫,似乎讓我們嗅到久違了的文化遺韻,其中不乏遺失已久的文化之夢,讓人享受到清新、優(yōu)雅、雋永的自然韻致和書卷氣息,而詩、書、畫、印的一體化格局與整體美感則洋溢著一種詩情和畫意,還帶著一些久遠的底蘊,讓人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