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瓊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政府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并迅速落實到基層工作中。在互聯(lián)網(wǎng)逐漸覆蓋全球的情況下,群眾對文化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本文圍繞群眾文化展開討論,對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進行總結,并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提出幾點要求,同時介紹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質量的相關措施,希望對基層工作者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需求;相關措施
引言:
文化建設是我國新時期重要的工作內容,其在某種程度上能加快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速度,可見普及文化知識,提升群眾文化基礎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文化建設的不斷加深,群眾的精神需求得到很大滿足,且民眾整體文化素質不斷提升。在文化事業(yè)推進過程中,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文化工作的開展逐漸朝著多元化方向發(fā)展,文化建設在我國逐漸發(fā)展成熟。
一、做好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群眾文化建設多建立在精神層面上,目前主要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賞析,或者群眾自身進行文化活動這兩種方式來進行。藝術賞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在提升群眾賞析水準的同時,能夠陶冶群眾情操,但此種方式只對有文化基礎的群眾有作用。很多沒有文化基礎的群眾,可通過第二種方式不斷充足自身的精神文化,例如打球、爬山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運動。無論哪一種文化建設形式,其本質都是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在精神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群眾間相處會更加和諧,社會也朝著和諧的方向不斷前進。
(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進程
提升群眾文化基礎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精神文化建設在其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在眾多文化的熏陶下,群眾精神層面的交流更加順暢,很容易在思想上產生共鳴。在文化性質統(tǒng)一的基礎上,群眾對文化掌握程度基本一致,能取得較好的精神文明建設效果。友好、和睦等優(yōu)良傳統(tǒng),不斷滲透到精神文明建設中,群眾覺悟明顯提升,個人素質提高,進而加速和諧社會進程。
二、對開展群眾文化的基層工作者提出新要求
要想迅速提升群眾文化水平,必須做好基層群眾的相關思想工作,因此基層干部需要具備以下能力和素養(yǎng):作為群眾文化的帶頭人,基層干部自身必須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在此基礎上向群眾宣講相應文化知識時,才不會偏離工作核心。在崇高理念的指導下,基層干部可迅速融入群眾,在開展文化工作時才能獲得更多支持和擁戴[1]。其次基層工作者需要具備相應的創(chuàng)新意識,經(jīng)常在管轄區(qū)域舉辦文化活動,如京劇演唱、藝術品賞析等,邀請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長此以往逐漸加深精神文化在群眾當中的影響力。最后文化工作者本身要有很強的與時俱進意識,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學習更多文化知識,提升自我內涵的同時,為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加快群眾文化工作進程的幾點建議
(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黨委政府是地區(qū)文化的牽頭人,因此政府應該拿出主人的姿態(tài),對群眾文化建設持支持態(tài)度,積極進行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如博物館、活動中心等。修建的基礎設施盡量向群眾免費開放,并向其普及設施使用規(guī)范,避免群眾在使用設施時,出現(xiàn)損壞公物行為。
(二)保證文化開展工作的多樣性
現(xiàn)階段文化活動已經(jīng)成為各地區(qū)群眾生活的重要組成,不僅能提升群眾審美能力和內在修養(yǎng),還能豐富群眾日常生活。若想提升群眾文化深度,必須增加文化活動種類,可以結合當?shù)孛袼琢晳T,搜集當?shù)孛耖g傳說,通過話劇將神話故事展現(xiàn)出來。或者在重大節(jié)日舉辦燈謎、賽詩等活動。舉辦民俗活動,可調動群眾熱情,從而將精神文化滲透到活動中。此外,還可以發(fā)動當?shù)厝罕?,組建相應舞蹈隊、鑼鼓隊等,并不斷為民俗文化吸收新鮮血液,保證中華文化傳承不息。
(三)做好對群眾的服務工作
文化工作服務到位,會提升群眾文化建設速度,因此必須提升服務質量。針對不同人群應該采用不同的服務形式,在企業(yè)文化建設中,可對職工進行定期培訓,或者以企業(yè)為單位舉辦踏青、聚餐等活動[2]。在鄉(xiāng)村文化建設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對村民的文化宣傳,使其認識到提升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對當?shù)仫L俗文化進行整理,可組建農村巡回表演隊,發(fā)揮剩余勞動價值,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保證文化建設工作順利進行。學生群體在我國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作為受教育主體,學生文化建設最容易,在改革文化課的同時,可讓學生參加繪畫、舞蹈等業(yè)余興趣小組,讓其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放松自我,并完成精神文化建設。
(四)擴充文化建設隊伍
優(yōu)秀的文化建設管理者,能夠以最貼近群眾的方式開展文化工作,因此要盡快提升建設隊伍的專業(yè)水平。國家可從高校中選取綜合素質較高人才,對其進行重點培養(yǎng),為基層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向基層文化建設隊伍輸送新鮮血液。對于已在崗基層干部,可不斷總結自身工作經(jīng)驗,同時國家向其提供出外學習和交流機會,從而提升基層干部的文化素養(yǎng)。
(五)增加資金投入,完善監(jiān)管機制
文化建設屬于公益事業(yè),因此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并加大資金投入。建設資金金額過大,難免會出現(xiàn)貪污腐敗現(xiàn)象,為杜絕此問題,需要不斷完善國家監(jiān)管機制。中央下達文件后,地區(qū)政府必須嚴格執(zhí)行,同時對照國家政策,完善當?shù)毓芾眢w系。在嚴格管理下,建設資金落實到位,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會更加順利。
此外,還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不斷加強群眾文化基礎,不斷擴大惠民政策力度,讓鄉(xiāng)村民眾家家通網(wǎng),在文字、視頻等多種網(wǎng)絡文化知識的影響下,群眾文化工作已悄然展開[3]。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是對群眾文化建設的相關討論,首先對建設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性進行探討,其次將新時期對基層工作者的新要求進行總結,最后針對群眾文化建設,提出幾點可行性建議。從我國目前國情來看,群眾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只有堅定不移的落實國家方針政策,文化建設一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付俊斐.新時期做好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戲劇之家,2016 (21):276-276.
[2]程平.淺談新時期做好農村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認識[J].青年時代,2016 (9):128-128.
[3]汪若杉.新時期關于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8 (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