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 要】目的:探討耳鼻咽喉科病人安全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科病人120例,通過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進行分類,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耳鼻咽喉患者,對于對照組的耳鼻咽喉病人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條件下,增加使用安全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對比兩組病人對護理結果的整體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病人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耳鼻咽喉科病人采用安全護理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病人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顯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改善病人的身體指標,總體療效顯著,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關鍵詞】耳鼻咽喉;病人;安全護理;干預
近年來,耳鼻咽喉科的病人數(shù)量不斷的提高,而且并且的復雜性也越來越高,如果不能及時的進行治療,則會使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十分嚴重的威脅。所以,應該對耳鼻咽喉病人實施安全護理,從而更好的預防耳鼻咽喉病人的突發(fā)情況,提高護理的效果,有效的改善耳鼻咽喉病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其對生活動的滿意度,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病人的身體健康得到有效地恢復,也能夠充分的體現(xiàn)我院的醫(yī)療水平以及相關的應急反應能力,因此,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科病人120例,通過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進行分類,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耳鼻咽喉患者,對于對照組的耳鼻咽喉病人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則在常規(guī)護理方式的條件下,增加使用安全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對比兩組病人對護理結果的整體滿意度,評價具體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耳鼻咽喉科病人120例,通過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進行分類,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0例耳鼻咽喉患者,其中觀察組男性病人為34例,女性病人為26例,年齡為24-46歲,平均年齡為(41.68±5.23)歲,對照組男性病人為32例,女性病人為28例,年齡為23-47歲,平均年齡為(43.58±4.28)歲,兩組患者均不具有精神類疾病、聾啞疾病等語言交流疾病,并且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耳鼻咽喉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方式干預的基礎上,采用安全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2.1 轉變護理觀念
安全護理方式中,應該將病人作為護理開展的唯一對象,并且所有的護理內容都要以病人的角度出發(fā),充分的改變了傳統(tǒng)護理方式中比較被動的現(xiàn)象。同時,在護理過程中,應該將人人動手、人人動口作為基本的護理準則,做到心中有病人、耳邊有病人、眼中有病人以及手中有病人,使病人能夠在護理中享受到真正的服務,從而進一步提高安全護理的效果。此外,護理人員應該加強與病人之間的溝通,積極為病人介紹相關的護理內容以及護理流程[1],告知病人護理的目的,廣泛的聽取病人自身以及病人家屬的疑問,給予耐心的解答,使病人與病人家屬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安全護理的實際含義,提高患者安全護理的滿意度。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人員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效果,應該對病人以及病人所要接受的治療流程進行全方面的介紹,通過溝通的方式,使病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治療與護理的步驟[2],并且,在病人接受護理之處,護理人員應該帶領病人熟悉醫(yī)院內部的環(huán)境,采用溫和的語言,解答病人的疑問,使病人能夠真正的感受到護理人員服務的真誠。
1.2.2 強化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完善相關管理制度
為了能夠更好的對耳鼻咽喉病人進行護理,應該不斷的強化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可以采取集中培訓的方法不斷的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進行提升,也要對護理人員的行為規(guī)范進行嚴格的要求,制定專門的護理人員工作手冊,并且充分的結合耳鼻咽喉科的實際情況與特點,全面考慮護理人員的資質、工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規(guī)劃,同時也要做好考核工作,使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3][4]。此外,應該不斷的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使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能夠得到不斷的細化,并且明確分級護理的內涵,制定相關的分級服務方案,根據(jù)病人的具體要求,配備與其相符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同時也要對護理人員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將護理人員的具體要求制度張貼在明顯位置進行公告,使病人也能夠對護理人員的安全護理方式進行監(jiān)督,從而進一步提高安全護理的效果,提升護理人員解決病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1.2.3 落實責任制度,合理排班
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十分大,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工作難度,所以在實際的安全護理中,應該充分的落實責任制度,明確每一名護理人員的責任,并且對護理人員進行合理的分配,組成護理團隊,這是其中包括組長、責任護士,按照每組所分管病人病情情況的不同,進行合理的排班,制定合適的工作量,從而使護理人員能夠更加細致化的完成工作,更好的對病人進行安全護理。同時,護理人員也要根據(jù)病人的實際情況,對病人進行心理指導、生活指導、健康教育以及相關的康復教育等[5],使病人能夠感受到更加貼心的護理,真正的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連續(xù)的護理,全面提升病人對安全護理的滿意程度。
1.2.4 開展隨床護理,提高護理質量
隨床護理可以說是安全護理最直觀的體現(xiàn),因為病人隨時可能會發(fā)生很多突發(fā)情況,采用隨床護理方式進行護理,能夠使護理人員及時的發(fā)現(xiàn)患者的情況,并且及時的的進行治療與護理,而且每個病房中也都有治療車,車內也配有相關的急救設備與藥物,可以使護理人員更加及時、方便的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的護理,真正的實現(xiàn)了動態(tài)化的安全護理,同時,也要對病人手術前后進行輔助檢查,使安全護理的安全性與便捷性得到更加全面的體現(xiàn)[6]。
此外,護理人員應該對重點的病人進行記錄,并且開展預見性的護理,幫助病人提高安全意識,舒緩病人的情緒,對病人的實際病情進行詳細的記錄,從而使護理過程能夠環(huán)環(huán)相扣,大幅度提升安全護理的效果,提高病人的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病人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安全護理方案能夠使整個護理過程更加具有人性化,這不僅提高對護理人員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對護理過程操作的規(guī)范性提出了高的要求,為了能夠更加符合耳鼻咽喉病人的心理需求,必須要按照病人的實際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護理干預,并且全面的考慮各種因素對耳鼻咽喉科病人的影響,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的概率,使病人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護理,進一步提高病人對安全護理的滿意度,使病人的身體機能能夠快速的恢復,同時,也要對護理人員進行細致化的管理,提高整個護理過程的安全性,真正的體現(xiàn)以病人為中心的安全護理原則,大幅度提升病人對護理的配合性,使病人能夠具有一定會的健康意識,改善病人的各項生理指標,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使病人能夠獲得更加健康的心理與身體[7]。由此可見,對耳鼻咽喉科病人采用安全護理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病人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顯著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改善病人的身體指標,總體療效顯著,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珍秀,帥永開.中醫(yī)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8,34(12):1535-1536.
[2]王薇,謝曉銳,仲金夢.舒適護理在耳鼻咽喉手術患者術中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2):105.
[3]肖紅英.床旁小查房在提高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護理質量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5):11-12.
[4]郭紅云,李祥云,劉蘭英,李麗.模擬手術間對減輕耳鼻咽喉手術患者焦慮的應用[J].江西醫(yī)藥,2018,53(08):882-883.
[5]唐紅劍,高延永,何志華,范利萍.臨床護理路徑在耳鼻咽喉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華夏醫(yī)學,2018,31(05):138-140.
[6]梁飛,蔡志良,楊彬彬.情景教學法在耳鼻咽喉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22):166-168.
[7]馮娟,陳澤穎,路茜茜.耳鼻咽喉患者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7):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