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話拾說
@木葉蕭蕭現(xiàn)代社交必須具備的基本禮貌——自己不打算給人家買新的,就別說人家用的東西不好、不值錢、不上檔次:自己不打算送給人家,也別炫耀自己用的東西多好、多值錢、多上檔次。
@嘟比嘟比 在微信聊天框里最怕看到這樣的話——“忙不?”“在嗎?”“干啥呢?”尤其是那種八百年都沒彈出過的聊天框,這六概就是所謂“源于未知的恐懼”吧。
@不會化的冰淇淋現(xiàn)在很多媒體都六力力噪什么“年輕人要走出舒適固”,然而據(jù)我所知,大部分年輕人過得并不舒適.而類似輿論帶來的售慮正星壓在他們身上的稻草之一。
@荷聲看到老人給孫子做小豬侗奇的模型,想起長媽媽對少年魯迅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那種試圖親近的真心實在云力人。其實愛長輩的方式之一就是消除代溝.而我們在這方面更有主導性。
@采星子面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危機,很多人都在思考“到底年輕時喜愛比較重要,還是等老了再享受比較重要”,其實年輕時活著是為了享受.而老了活著就算享受。
@寸草不生當代瞞年人發(fā)泄情緒的方式——換頭像、換封面、換簽名、刪朋友圈(或設置“三天可見”).其實都是自己心里翻江倒海,而惹你的人依然靜如一潭死水。
@林深見鹿當代人熱衷飲用奶茶,大概就是因為心里苦吧,所以用這個“小資又清新”的行為暗示自己——本寶寶也是可以被寵愛的。
@瓦西 對于有社交恐懼癥的人來說,他們的自學能力都源于“不好意思開口問別人”,當然,也包括自我消化情緒的能力。不怕你孤獨,就怕你沒有強六的內心。
微言妙語
@重慶找路的人有時不能干脆地斷舍離,六概是因為太閑了.所以與無用的東西糾纏。如果充滿激情地生活,哪有心思去糾纏呢?一天只有24個小時,不被好的占有,就被壞的侵襲。
@麻小不貪多 已然時過境遷,一位都在好轉,那又何必用今日的春岡去祭奠昨日的蕭瑟呢?
@眈眈 當一個人需要光亮時,他是積極的:追逐光亮時,他是勇敢的:棧到光亮時,他是智慧的:給予光亮時.他是可敬的。
@秋之白樺 青少年時,我們總想離開父母,后來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于是渴望能有一時片刻,變回父母懷中的孩子,告訴他們,當年離開是為了更有底氣地被他們依靠。
流言潮語
@果果 愛情就像一場考試,我熟練掌握了所有知識點,卻連準考證都沒有。
@藤井樹 人生總有幾件你明知是錯的卻還要去做的事.比如在數(shù)學考試中蒙選擇題。
@糖不苦 和朋友一起吃飯,他的年機丟了,我真是特別著急——這不是要讓我請客了嗎?
@青菜菜 他們說“胖子都是潛力股”,對啊,我完全有潛力變得更胖。
@江風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別人玩?zhèn)€游戲都能脫單,而我只能脫發(fā)。
@治愈起床氣 事實就是這樣——有錢人的快樂,我想象不到:而沒鐵人的快樂,在我想象中應該是沒有吧。
@小堂堂 歲月磨平了我的棱角,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我被生活盤了。
@全魚宴 人生哪有兩全其美的事呢,比如說吧,你有時間的時候,沒錢去旅游:可等你有錢了——想啥呢?做夢呢?
@茶色時光 戀愛中,女孩生氣時的潛規(guī)則——我可以不說話,但你不可以:我可以轉身就走,但你不可以不拉我;我可以不給你好瞼,但你要敢在冷占戈期間玩手機,咱倆就完了…….
@梅塢一鶴 從電影院出來,別人都在義憤填膺地六罵爛片,而我一直芙滋滋地回味剛才的爆米花有多好吃。事實證日同,吃貨的心態(tài)更陽光。
@西湖老陳醋 我決定了,我的20l9年要從2月1日開始,一月份是免費的試用期——咦,不對,試用期一般不是三個月嗎?
@沈約 一個人善于自嘲,不是因為內心強六,而是希望巧妙地讓說三道四的人閉嘴。
@夸克眼睛 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旋渦逃離,其實另一個旋渦就在腳下。使勁蹬一腳,就掉進去了。所以,對待生活不要用力過度,心會帶我們去該去的地方。
@幸福很主動 我滿心承認常規(guī)生活的價值,也看到了其中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我的血液里卻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渴望人生是更為狂旅不羈的旅途。這種不安分的因子,讓我遠離衰老。
@月半彎 曾以為人是一種容器,盛著快樂,盛著悲哀。其實人是導管.快樂流過,悲哀流過,哪怕偶爾被情緒淹沒,也很清晰地知道,導管總有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