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張 奎
劉壹刀 攝
李子樹打苞的時候,或許會讓人想起“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墒?,當你去到龍駒鎮(zhèn)分水村海拔600~800m的粉黛李子產業(yè)園中,就會感受到“二月春風似剪刀”般的涼爽。
“咦!天這么寒冷,對李子花的開放不會產生影響吧!”我不無擔心地向扶貧第一書記鄧學梅問起來。
“不會的?!编噷W梅提了一下領口,哆嗦兩下用肯定地口氣回話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李子花也是一樣的?!?/p>
“梅花與李子花習性能一樣?你了解?”我有些疑惑了。
“若不了解,33hm2的產業(yè)園遭受損失,我怎么向村民們交待?”鄧學梅說。
那倒也是。我心里在自顧這么說的時候,可又在想,近幾年到處聽人說發(fā)展李子項目,同質化的去無序發(fā)展,到時形成產業(yè)過剩,這李子又賣給誰呢?面對這個頗有性格的女人,我還是沒忍住向她探究起為何發(fā)展李子產業(yè)項目的原委來。
她望著我笑了笑,一定是洞悉到我心中的疑慮,或許還認為她是在做面子工程,至于后續(xù)能否產生效益,可就沒去管那么多了。
她不服氣我有這樣的想法,要向我證明她不是來做面子工程的,而是來真正為村民干實事的。于是,她就把來村頭擔任第一書記的經歷,一口氣講了出來。
那是2017年11月,坐在辦公室烤火的她,并沒去關注山上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早些還是晚些。臨近年終的數字,正在她手中運籌策劃。正當此時,重慶市萬州區(qū)公路局領導找她談話,欲讓她這個財會科長到龍駒鎮(zhèn)分水村去擔任第一書記。
她從來沒同農民打過交道,現(xiàn)在要把自己派到邊遠艱苦的農村去工作。若是去走馬觀花混日子還行,可是讓自己去當領導做第一書記,這兩眼一摸黑的,不是在“趕鴨子上架”嗎?她向領導試探地問不去行不?領導說不僅要去,而且去后還不準過“官癮”混日子,要帶領村民致富做出成績來。
她欲讓領導另派人去,而且派個男同胞去??墒牵鳛橐幻伯a黨員,不能任由自己使性子,她最后還是把任務接了下來。
心頭沒底的鄧學梅來到分水村,兩山夾一溝的地貌中,一條彎曲不平的鄉(xiāng)村公路比機耕道好不了多少地穿村而過,給分水村更加生出幾分蕭條的感覺來。雖然不時能聽到鳥兒在歡叫,那也只是在它們的世界里歌唱。同時還讓人感到不是“鳥鳴山更幽”的愜意,而是“鳥鳴人更寂”的凄落。
在她召開的第一次村支兩委會上,沒想到當頭就澆上一盆冷水。年輕有為的村支書正想辭職不干了。不完全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而是看到不可改變的山村貧困面貌,覺得對不起村支書這個稱呼。帶頭富起來的村主任想辭職不干了。他沒法做到讓家家戶戶都去養(yǎng)豬致富。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她這個初來乍到的第一書記,該怎么干呢?自己既然來了,雖不敢說要建立豐功偉績,起碼也不要一來就看到村支兩委領導班子散盤垮臺呀!這讓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火星落腳背”,第一次明白什么叫輾轉反側睡不著。
她突然想起村上一位老人說這個地方窮,就是因為分水這個名字壓不住財。東邊水分云陽泥溪,西邊水流龍駒趕場。山高田少地不肥,要不是能外出打工掙錢,靠種地致富,是半點門道都沒有。聽到這話,鄧學梅的心更加涼了半截。此時此刻,她望著窗外的星光,依稀又覺得分水這個名字并沒有那么不好,那分水鎮(zhèn)不是叫分水嗎?那全鎮(zhèn)發(fā)展的李子產業(yè),更是火火紅紅,名揚四方。同屬萬州區(qū),為何差距就那么大呢?別人發(fā)展李子,我們這里何不借名沾光去把李子產業(yè)發(fā)展起來?經了解,本村還發(fā)展有60hm2李子,為什么不把這個產業(yè)做好呢?
村支兩委會上,鄧學梅問大家為什么守住60hm2李子項目還叫窮,抱著金娃娃還不識寶?
不提這話還好,提到李子項目,村主任李紹波就來了氣。他沒管該說還是不該說,反正是臉一紅,嘴一張,就不計后果地說了出來:“前些年,為搞突擊脫貧,我們頭年栽種,第二年就要報收入,并且還要報畝數,我們是按每667m2栽40~50株估的。當時李子樹都是分到每家每戶栽,房前屋后和溝溝坎坎到處都是,哪是什么成氣候的產業(yè)項目!”
村支書張洪斌接話說:“后來在扶貧驗收時發(fā)現(xiàn)問題后,我們還受了批評。后話現(xiàn)在就不說了,當時沒有充分論證,一哄而上地種,現(xiàn)在結的果子味道不行,品質又差,不僅賺不到錢,群眾意見還不是一般的大。”
“為什么別的地方種的李子好,我們這里的就不行?”鄧學梅不解地問。
村支書張洪斌說:“可能是品種和氣候的問題,具體怎么回事,要農藝專家看過才知道?!?/p>
這事不能再向深處扯遠了,鄧學梅只知道幾萬株李子樹不能產生效益太可惜,她趕緊回城找到朋友何才智,邀請他這個農藝專家到村上來給李子品質把一下脈,看能否想出辦法把李子品質提升起來。
農藝專家何才智來到分水村,分析了氣候,辨別了土質,同時結合適中的海拔,認定這是個發(fā)展李子產業(yè)的理想之處,此分水與彼分水的李子產業(yè)發(fā)展前景,更是存在異曲同工之妙。得到這樣的結論,鄧學梅高興了,她讓何才智趕緊為這里已栽種的李子想個改良辦法??珊尾胖钦f:“就現(xiàn)在這樣單打獨斗的刀耕火種方式能有什么作為,并且按她說的所謂改良,不是花一點力氣就能完成的?!?/p>
這可急壞了鄧學梅,她對何才智說:“我把你請來就是解決問題的?!?/p>
何才智對鄧學梅說:“改良并非一日之功。如果你真想為村民做事,你就得下大力氣,做標準化李子種植產業(yè)園,選擇優(yōu)質品種,做就要做成功。”
“好!那我們就做產業(yè)園,李子品種由你來定。”鄧學梅說。
何才智對鄧學梅說:“僅是建產業(yè)園的基礎設施一項,投入就要上百萬元。錢從何來?你這個第一書記想過沒有?”
當聽到投入要上百萬元,鄧學梅驚呆了,干望著請來的農藝專家走出門外,接著就聽到離開的汽車馬達響起來。
眼下想要為村民做點事,這個錢,天上不掉,地上不生,不知道該向哪里去伸手,真的是把她難住了。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或許是好奇,她又去找農藝專家何才智聊李子的事。她想知道如在分水村建李子園,應干多大的規(guī)模。應發(fā)展什么品種,畝產能達多少斤。產出來的收入和成本是多少,每年能獲多少利潤。另外銷售渠道怎么打開。從財務管理分析的角度,決定把這個賬算一下,對自己來說,也算是增長一些知識。
何才智告訴她,如果要發(fā)展李子就得種粉黛脆李,這是他研究培植出來的新品種。這個品種的李子成熟期在7月和8月,與其他5月和6月成熟的李子錯開季節(jié),以確保市場不過剩。這種李子產量高,每667m2產量在1500kg以上,市場價在14~30元/kg之間。就按最低價14元/kg算,每667m2就可收入21000元。除去每667m2生產成本5000元,純收入就達16000元。
這個項目能讓每667m2的土地價值就增值這么大,若把農民因外出荒蕪的山坡土地利用起來,這該有多好。可是,前期土地整治、灌溉水池和道路建設,不上百萬元是拿不下來的。雖然國家每667m2補助14元/kg,也要先墊付,超出的部分還得打進成本自己籌。接下去的幾天,她又到政府和相關部門了解產業(yè)發(fā)展的相關政策,在全面算清收支賬和把握住政策后,就打定主意要干這個項目。采取的方法:一是申請資金墊支。二是采取入股籌集。
劉壹刀 攝
鄧學梅回到公路局后就把到村上的工作感受和欲發(fā)展李子項目的想法向黨委做了匯報。黨委研究決定,擬拿出90萬元工作經費做李子項目啟動墊支資金,待國家項目補助資金下來后再歸還。有了這90萬元的啟動資金,鄧學梅發(fā)展李子項目的底氣足了?;氐酱謇?,憑其自己的財會專業(yè)知識,就做起入股籌集資金的方案。
一是將國家的產業(yè)發(fā)展補助資金的一半作為村集體資金參股,占股比例為22%。
二是村民以土地使用權入股,占股比例為30%。
三是村干部帶頭入股資金,最低入股1萬元,最高不超過5萬元。普通群眾最低1000元,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共128戶的貧困戶、五保戶和低保戶,由幫扶單位為每戶損贈1000元進行入股。
四是將國家產業(yè)發(fā)展補助金的另一半作為現(xiàn)金入股的1∶1獎勵。
在召開的村民大會上,方案得到全票通過,50萬元入股資金不到一周就籌集了起來。
2018年1月18日,分水村33hm2的李子產業(yè)園建設項目破土動工,6月完成李子樹栽種。成片連嶺規(guī)范化、產業(yè)化的李子產業(yè)園,為分水村的現(xiàn)代農業(yè)展開全新畫圖。2019年2月11日,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qū)委書記莫恭明來到李子園,對發(fā)展起來的并可持續(xù)取得收益的李子產業(yè)園深表認可,并對創(chuàng)新的產業(yè)園入股合作化模式給予充分肯定。同時還對鄧學梅一心一意為村上謀發(fā)展,專心為村民謀利益的履職精神給予了表揚。
春天來了,打苞的李子樹快開花了,鄧學梅說:“在今年李子取得收成讓群眾得到實惠后,接下去就把全村進行李子產業(yè)園改造,將過去栽種的低品質李子樹進行嫁接改良成粉黛李。按照一村一產業(yè)的發(fā)展要求,徹底改變分水村的面貌。
李子花就要盛開了,如你慕名去到分水村,定能讓你感受到農業(yè)合作化的偉大力量。
如你問傾情實干、大膽創(chuàng)新的鄧學梅分水村什么時候脫貧?她會滿懷信心地告訴你——在2018年龍駒鎮(zhèn)綜合考核中,獲歷史性突破取得第一名的分水村,不在脫貧中苦糾結,2020年直接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