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貞
言談舉止彬彬有禮,說話和聲細氣,從沒和別人“紅過臉”。26歲的蘇蘇在大家的眼里就是個淑女,大家公認蘇蘇是一個脾氣好、性格好的姑娘。但這樣的蘇蘇在嫁人之后卻一去不復(fù)返?,F(xiàn)在,她的說話聲音比誰都大,甚至還出現(xiàn)了不少過激行為。不要說別人,就是蘇蘇自己也不喜歡這個樣子,但又找不到變成這樣的原因,更不知道該如何改變。老公說蘇蘇這是人格缺陷,還說是蘇蘇在婚前故意隱瞞了自己的缺陷。可蘇蘇說自己真的不是這樣的人。她現(xiàn)在特別痛苦。
蘇蘇的自述
我是獨生女,父母對我特別寵愛,但他們并沒有嬌慣我,因此我身上并沒有“公主病”“大小姐脾氣”這些令人討厭的毛病。相反,從小到大,我都是個彬彬有禮的人,對待身邊的人十分親切,大家都很喜歡我。我還是個聽話的乖乖女,父母的家庭氛圍和睦,在我印象中,一家人爭吵的時候少之又少。不知道是不是家庭教育的緣故,還是我一直希望并努力成為一個好脾氣、好性格的人,從學(xué)校到工作單位,大家都愿意接近我,我也對這樣的自己很欣賞。
但是在結(jié)婚后,逐漸地,我發(fā)現(xiàn)原來的那個我慢慢不復(fù)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天天發(fā)脾氣,說話聲音超級響,甚至還會有過激行為的我。我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發(fā)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公家里是做生意的,經(jīng)濟條件不錯。其實結(jié)婚之前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會不會跟老公的家人沒有共同語言?會不會無法融入到父母家庭氛圍兩樣的另一個家?不過當老公對我表現(xiàn)出深切的愛意時,這些顧慮都被我一一打消了。但是我低估了這種家庭氛圍帶給我的影響。婆婆很強勢,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她做主;公公跟老公的性子都比較急,他們的溝通、聊天在我看來都像是在吵架,因為聲音真的是太大了。而爭吵在他們家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有時候還會摔東西。面對這樣的家庭氣氛,我特別害怕。還有就是,雖然他們家比較有錢,但感覺沒有什么生活質(zhì)量,無論穿的還是用的,都挺低檔的。婆婆還會買些廉價的衣服給我,這讓我十分尷尬,穿吧實在是穿不出去,不穿吧又感覺很不得體。而且婆婆還特別瞧不起人,也不懂得尊重別人,有時候我跟鄰居打個招呼,她就說,那家人怎么怎么樣,不要理他們,甚至還當著鄰居的面說難聽的話,我覺得特別難堪。
其實我心里是挺害怕老公一家的,也曾經(jīng)想過跟他的父母分開生活。但是我不知道該怎么跟老公講這些真心話,因此心里特別煩躁。我跟他們在一起生活的時間越久,就越感到壓抑。之前因為一件事情,我就跟老公說了幾句婆婆的不是,我本以為老公會支持我的想法,結(jié)果他卻為婆婆說話,還質(zhì)疑我。我一下子就控制不住情緒了,正好手上拿著杯子,我想也沒想就把杯子砸了下去。這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也開始扯著嗓子說話了,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我就會有過激行為,比如打自己幾巴掌,車子在行駛的過程中直接開門下車。
我真的不想這樣的,而且我之前是那樣一個乖巧的人。我很痛苦,也十分不解,為什么我從一個溫柔的人變得這么“恐怖”,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樣子。我這樣的行為讓老公很失望。他說我這是人格缺陷,結(jié)婚之前對他有所隱瞞。我十分委屈,但又控制不住這種暴躁情緒,該怎么辦?
心理分析
脾氣好、性格好的蘇蘇在結(jié)婚后逐漸變得暴躁、行為過激,她的改變是由于長期的內(nèi)心壓抑而爆發(fā)。
丈夫的家庭里強勢的婆婆,不斷爭吵的家人,扯著嗓子說話的公公和丈夫,一言不合還會摔東西。這樣的家庭和蘇蘇成長的家庭完全不一樣,使她很不適應(yīng)。婆婆掌管著家里的大小事,就像一個女皇,看不起任何人。而被控制的兩個男人,無力反抗,只能相互指責彼此來表達不滿。大嗓門成了這個家庭中通用的“利器”,只有亮出它才能獲得自保。一直期望生活在甜蜜愛情中的蘇蘇在喪失丈夫庇佑的那一刻,本能地拿起了“利器”——砸杯子之后也開始扯著嗓子說話。但她無法熟練使用,常常失控,出現(xiàn)過激行為。這正是她被潛移默化,習(xí)得了夫家的相處模式。
從情緒理論角度講,人有情緒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情緒出現(xiàn)之后,人們?nèi)绾慰创@個情緒和如何應(yīng)對情緒問題。
蘇蘇希望自己是一個好脾氣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她認為“壞脾氣”是不好的。而情緒的好壞,不是通過不發(fā)脾氣、“憋著”來判定的,而是以情緒管理能力好壞來衡量。
情緒管理包括情緒覺察力、情緒表達力、情緒調(diào)節(jié)力等。比如說,我有憤怒,那么我能感受到這個“憤怒”,可以用一般性言語表達:“我很憤怒,我覺得你沒有尊重到我?!倍皇峭ㄟ^摔東西,或者把情緒強行變成“我不生氣”。對于蘇蘇來說,她想追求“好脾氣”是一種對自己情緒的否定,這樣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情緒困擾。她的情緒會堆積到一個臨界點,最后“爆發(fā)”。另外,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情緒有重要的影響。每個情緒的出現(xiàn)都會有一個“刺激源”,蘇蘇目前的家庭環(huán)境:暴脾氣的婆婆、不會安撫的老公,都成為她的刺激源。這些人和事時時都在刺激她,在她情緒調(diào)節(jié)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引爆她的情緒。
雖然人們常說要做“情緒的主人”,要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消極的情緒不能一味地予以壓制,這就好比火山下流動的地火,要有疏導(dǎo)、發(fā)泄的渠道,否則,逐漸的積聚會造成猛烈的噴發(fā)。因此,首先要學(xué)會接受這些情緒,體會情緒,覺察并最終表達和轉(zhuǎn)化這些情緒。這就是情緒能力的提升。其次,要提升溝通技巧,提升情緒表達的技巧。建議蘇蘇要正面地、坦誠地、冷靜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爭取老公和他的家人的理解。
最后,避免刺激源,降低刺激的程度,這部分需要家庭夫妻咨詢方面的幫助。建議蘇蘇老公一家接受家庭治療,讓這個家庭在治療室內(nèi)看到成員之間的互動模式,看到互動模式背后的各種情緒和內(nèi)心需求,從而放下“利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