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茹 鄭磊 吳鶴敏 張仙美 戴晉 張權
摘 要:漯芝系列品種是通過雜交育種、系統(tǒng)選育方式獲得的優(yōu)質、高產、高油、多抗芝麻新品種,該文主要闡述了漯芝系列芝麻品種的選育方式、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方式,以期為其實際生產提供指導。
關鍵字:漯芝系列;芝麻;品種;栽培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S565.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041-3
上世紀90年代以前,由于重糧輕油思想,芝麻生產不被重視,生產上利用的全是農家品種,產量低而不穩(wěn)。漯河市農業(yè)科學院確立了優(yōu)質、高產、多抗的育種目標,引進、收集、鑒定大量種質資源,并對種質資源材料進行監(jiān)測分析和田間鑒定,以品質優(yōu)良的親本材料為骨干親本,輔以人工接菌和多元病圃進行抗病性鑒定,獲得漯芝系列優(yōu)異新品種。
1 選育方式
漯芝系列品種選育方式見表1。
2 產量表現(xiàn)
漯12于1997—1999年參加河南省區(qū)試,3年28點平均產量1110.00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6.1%,居試驗品種第2位;2000年參加河南省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22.5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3.7%,居試驗品種第1位[1]。
漯芝15號2002年參加河南省區(qū)試,平均產量927.60kg/hm2,比對照增產7.42%;2003年繼續(xù)參加河南省區(qū)試,平均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2.65%,表現(xiàn)出較強的耐漬、抗逆抗病性;2004年繼續(xù)參加河南省芝麻區(qū)試和生產試驗,平均產量分別為1028.70 kg/hm2和1064.55kg/hm2,分別比對照增產5.56%和14.06%;2006年參加省生產試驗,5個點均增產,平均產量1106.40kg/hm2,比對照增產14.84%[2]。
漯芝16號2003年參加國家區(qū)試,平均產量804.15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9.16%;2004年參加國家區(qū)試,平均產量1174.50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1.05%;2005年參加國家區(qū)試,平均產量1085.40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9.35%[3-4]。
漯芝18號2003年和2004年參加國家區(qū)試,2003年平均產量808.50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9.78%;2004年平均產量1135.05kg/hm2,比對照增產7.32%;2004年參加國家生產試驗,12個示范點均增產,平均產量1113.15kg/hm2,比對照豫芝四號增產10.78%[5]。
漯芝19號2005—2007年參加河南省區(qū)試,平均產量分別為943.50kg/hm2、1032.00kg/hm2、739.95kg/hm2,分別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8.92%、7.22%、9.43%,其中2005年和2006年示范點均增產[6]。
漯芝21號2009年參加國家區(qū)試,平均產量1216.20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1.85%;2010年參加國家區(qū)試,平均產量1210.50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6.09%;2011年參加國家區(qū)試,平均產量1125.75kg/hm2,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7.47%,2011年漯芝21號參加國家生產試驗,平均產量1128.00kg/hm2,比對照增產6.30%[7]。
漯芝22號2014年和2015年參加河南省區(qū)試,平均產量分別為1445.40kg/hm2和1429.65kg/hm2,分別比對照豫芝4號增產7.91%和10.21%[8]。
3 品質
經農業(yè)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漯12含油率58.34%,蛋白質含量17.51%;漯芝15號含油率57.46%,蛋白質含量18.63%;漯芝16號含油率58.87%,蛋白質含量18.51%;漯芝18號含油率58.32%,蛋白質含量18.97%;漯芝19號含油率58.28%,蛋白質含量18.72%;漯芝21號含油率56.84%,蛋白質含量19.99%;漯芝22號含油率57.91%,蛋白質含量18.51%。漯芝系列品種籽粒純白潔凈,口味純正,商品性較好,屬于高油產品,適宜出口。
4 特征特性
通過全國芝麻品種區(qū)試試驗及生產試驗,漯芝系列品種均屬于單桿型芝麻品種,籽粒白色,飽滿度好,品質優(yōu)良,抗倒、抗病、耐漬、熟相好,生育期一般85d左右,優(yōu)質高效。
5 栽培技術要點
5.1 及時整地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整地,做好耕翻、旋耕,施足底肥。
5.2 適時播種 5月10日后開始春播播種,春播不可過早,過早容易遭受氣溫不穩(wěn)定導致的凍害,同時也會導致后期病害發(fā)生嚴重[9];夏播一般6月初,最晚不超過6月10日;秋播時間越早越好。
5.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單位面積株數(shù),使葉面積增加,光能和地力利用充沛[10]。對于中等肥力的田地,每hm2春播密度12萬株左右,夏播密度15萬株左右,秋播為18萬株左右;肥力水平低時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增加群體數(shù)量更容易獲得高產,肥力水平高時密度適當降低;若種植時間推遲,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一般推遲5d左右,可增加4.5萬株/hm2。
5.4 合理施肥 一般播種時施300~375kg/hm2氮磷鉀復合肥,現(xiàn)蕾初花期根據(jù)長勢追施112.5~150kg/hm2尿素,再配一定量磷鉀肥效果更好。
5.5 加強田間管理 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清除田間雜草,做好查表補缺;及時開挖排水溝,做好防旱排澇;及時防治病蟲害。
5.6 及時收獲 芝麻終花期后20d左右即可成熟,此時莖葉及果實由青色變?yōu)辄S色,落葉達到75%左右,同時還有少量的蒴出現(xiàn)裂果現(xiàn)象,即可收獲。收獲后進行日曬、脫粒、加工,做好貯藏。
參考文獻
[1]張仙美.芝麻新品種漯12的選育及栽培要點[J].河南農業(yè)科學,2002(7):18-19.
[2]吳鶴敏,張仙美,鄭磊,等.芝麻新品種漯芝15號[J].中國種業(yè),2009(11):33.
[3]張仙美,柏志安,吳鶴敏.芝麻新品種漯芝16號特征及栽培技術.農業(yè)科技通訊[J],2007(07):42.
[4]張仙美,柏志安,吳鶴敏.芝麻新品種漯芝16號的選育[J].中國種業(yè),2007(8):56.
[5]張仙美,柏志安,吳鶴敏.優(yōu)質芝麻新品種漯芝18號的選育[J].農業(yè)科技通訊,2005(10)28-29.
[6]吳鶴敏,張仙美,李志輝,等.芝麻新品種漯芝19號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2(8):234-235.
[7]吳鶴敏,張仙美,鄭磊,等.芝麻新品種漯芝21號的選育[J].中國種業(yè),2015(8):74-75.
[8]吳鶴敏,張仙美,鄭磊,等.芝麻新品種漯芝22號的選育[J].中國種業(yè),2016(9):66-67.
[9]高德學,楊光,孫會杰,等.播期和種植密度對芝麻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農學學報,2018,8(10):1-6.
[10]何遂平.夏播芝麻播種及管理[J].河北科技報,2015(06):1.
(責編: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