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連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河南洛陽 471000)
糖尿?。―iabetes Mellitus,DM )是臨床常見的多系統(tǒng)慢性疾病,若不能對血糖及時進行干預將會引起周圍神經發(fā)生病變以及外周血管疾病,會對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jié)系統(tǒng)形成過高的機械壓力造成破壞,引發(fā)潰瘍、感染、血管疾病及Charcot關節(jié)病等嚴重影響足部這個復雜靶器官的微循環(huán),導致大血管阻塞從而出現(xiàn)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1]。 DF 作為 DM 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患者若不能及時進行治療病情延誤易出現(xiàn)截肢的可能,可見早期對DM患者的足部進行預防以及早期對DF患者的足部進行護理至關重要。中醫(yī)理論認為,氣虛陽衰寒凝是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氣虛不能帥血,陽衰不能溫煦,寒凝則血液瘀滯不行,久之則肢端壞死而成脫疽。糖尿病肢端壞疽屬于中醫(yī)“痹”“脫疽”“消渴病”等范疇[2]。此外腦中風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與血糖異常代謝密切相關,DM更是成了腦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腦中風合并DF將會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造成嚴重影響。該文2017年8月—2018年12月為時段,旨在探究分析中藥泡足對早期DF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效果,并將取得成績進行如下詳細總結匯報。
納入的140例研究對象為該院診治的DF患者,電腦隨機平行將其均分納入參照組(n=70)和實驗組(n=70)。參照組男患者40例,女患者30例,年齡48~72 歲,年齡均值(58.8±4.5)歲,病程 3~12 年,病程均值(5.7±2.3)年;實驗組男患者 39例,女患者 31例,年齡47~69 歲,年齡均值(59.0±4.6)歲,病程 2~14 年,病程均值(5.8±2.5)年。組間年齡、病程等資料數據對比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二者可進行研究對比。組內患者均符合DF相關病理診斷標準,臨床具體資料均完整,研究內容已經如實告知患者,患者均完全知情并自愿簽字同意,該研究已征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施予參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1)積極展開入院宣教和心理護理:耐心向患者講解DF的發(fā)病機制、疾病危害以及控制血糖治療過程中的配合工作;患者因需長期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難免心理會出現(xiàn)焦慮、擔心的現(xiàn)象,長期的負面情緒會對病情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應從行為、言語、神態(tài)等多方面對患者進行觀察,使用溫和的口吻與患者溝通進行心理疏導,增強其治療自信心。(2)足部護理和用藥指導:認真檢查患者足部,觀察足部存在癥狀并予以對應處理措施;告知患者夏季應穿舒適寬松的鞋子、透氣性高的純棉襪子,切不可因天氣燥熱赤腳行走;冬季確保足部溫暖不受寒并忌用熱水袋防止溫度過燙造成皮膚燙傷破損,引發(fā)感染和潰瘍等。叮囑患者嚴格遵醫(yī)囑規(guī)律、連續(xù)、定量、按時服用降糖藥,嚴禁擅自改動服藥劑量影響身體健康[3]。(3)飲食干預和運動指導: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病情程度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飲食當中應當盡量避免攝入純糖類(冰糖、白糖、紅糖),戒煙限酒禁辛辣食物避免“三多一少”典型癥狀加重,控制鹽的攝入量在6 g/d范圍內,少吃油膩食物并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蛇M食獼猴桃、草莓等含糖量相對較低的水果,香蕉、菠蘿、葡萄等含糖量較高盡量少吃或不吃[4]。依據患者的身體條件,制定對應強度的運動計劃,借助運動提升機體用糖率,有氧運動應從輕度緩慢過度到中度,時間由短(10~15 min)至長(15~30 min),同時教會患者測量血糖,加強后期的自我護理。
在參照組基礎上施予實驗組患者中藥泡足治療護理,選用藥材和劑量詳細如下:生地、玉竹、黃精、桂枝、鬼箭羽各30 g,荔枝核25 g,知母、五味子各20 g,苦參、蒼耳子各15 g,黃柏10 g,雄黃5 g,由以上12味中藥材組成主方劑。中醫(yī)辨證方法對患者癥狀進行分型,因濕熱造成足部出現(xiàn)灼熱癥狀患者在主方劑中添加紫草(10 g)、大黃(10 g)、黃連(10 g)、生石膏(30 g)等4味藥材,加入1 000 mL水將其浸泡20 min后煮沸,取出500 mL中藥液放置待溫度降至40~45℃后開始浸泡,浸泡階段不斷緩慢注加熱水控制水溫不低于40℃,水面應超出踝關節(jié)10 cm左右在末尾達到豐隆、足三里等穴位之上[5]。因滯血瘀出現(xiàn)下肢麻木癥狀患者在主方劑中添加千年健15 g,沒藥、乳香、淮牛膝各10 g,紅花5 g等5味藥材,煮藥方式,浸泡過程護理均與前述相同?;颊呙刻炫葑阒委?~2次,治療周期為14 d,泡足階段有心慌或頭暈情況應及時予以處理,泡足后患者出現(xiàn)皸裂癥狀應先將足部擦拭干燥后涂抹防裂膏。
觀察兩組患者的足部臨床癥狀體征(麻木、刺痛、有瘡面、紫褐色、皮膚涼、感覺喪失),參照中醫(yī)學委員會消渴病 (糖尿病)中醫(yī)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定標準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定[6]。患者治療后足部瘡面全部愈合,顏色完全恢復正常,各項臨床癥狀均已消失判定為治愈;治療后足部瘡面愈合2/3,顏色改善明顯,各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判定為顯效;治療后足部瘡面愈合1/2,顏色有所改善,各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判定為有效;治療后上述各癥狀及體征均無變化即為無效。治療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利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并加強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用[n(%)] 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參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71.4%(50/70)低于實驗組患者的94.3%(66/7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人們真正恐懼的并不是DM本身,而是DM引發(fā)的例如DF等并發(fā)癥,故有“糖尿病并發(fā)癥非防不可,非治不可”一說,經相關調查數據統(tǒng)計,我國目前至少4000萬DF患者,大多是感染導致的,而且這個數據呈逐年攀升趨勢[7]。DF患者早期呈襪套樣改變,腳踩棉絮感;因肢端營養(yǎng)不良,肌肉萎縮,屈肌和伸肌失去正常的牽引張力平衡,使骨頭下陷造成趾間關節(jié)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等足部畸形。會出現(xiàn)足部呈紫紅顏色(因神經受損影響血管,血液循環(huán)受阻所致)、間歇性跛行(下肢供血不足)體征癥狀[8]。治療不及時還會出現(xiàn)皮膚干燥彈性差皮溫下降,并有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9]。晚期并發(fā)感染,足部血液循環(huán)嚴重障礙,若未控制好感染就會發(fā)生潰爛、壞死,產生足部嚴重潰瘍導致截肢(高位截肢率>20%)。DF發(fā)病率、截肢率、死亡率均較高,中醫(yī)有“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思想,目的就是把糖尿病并發(fā)癥的致殘率和致死率降到最低[10]。中藥泡足中選用可養(yǎng)陰、生津、潤燥的玉竹能夠改善患者陰虛情況;鬼箭羽有破血通經功效幫助降糖;解毒消腫的功效改善經絡淤堵;桂枝含有的桂皮醛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功效,改善患者腫痛情況;黃精具有補氣養(yǎng)陰之功效;生地具有良好的祛火能夠改善潰瘍情況;荔枝核能夠行氣散結并止痛;五味子能夠改善氣虛強身健體,促進睡眠質量;苦參和黃柏能夠濕熱解毒;知母可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配以少量雄黃解瘡毒改善足部瘡面;蒼耳子能夠散風寒并止痛。12味藥材聯(lián)用組成主要方劑改善瘀血阻滯,脈絡痹阻的癥狀,并在中醫(yī)辨證后對癥施加藥材,煮沸后指導患者進行泡足治療。
綜上所述,早期糖尿病足患者應用中藥泡足治療護理,諸藥聯(lián)用藥效合一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