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1-0108-01
1.案例背景
“讀寫結(jié)合”是指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通過閱讀范文,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吸收的能力,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能夠有效地吸收和促進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自身吸收思想營養(yǎng)和寫作營養(yǎng)的能力;而寫作是在學生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基礎上,對語言文字進行的運用、表達和交流的形式,在語言運用過程中,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對思想情感的表達能力等得到有效地顯現(xiàn),因此,閱讀是吸收,寫作是消化,有了良好的吸收,才能夠?qū)⒏嗟闹R養(yǎng)分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凸顯。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注重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的生動而愉悅的學習體驗,注重通過活動性的課程來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的高效參與,讓學生在具體的參與實踐中,更加充分地閱讀理解新鮮的知識血液,并通過巧妙地讀寫結(jié)合方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2.案例描述
2.1 具體背景。
《Weather》小學英語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學習內(nèi)容,學生在過去的英語學習實踐中,已經(jīng)掌握了用This is....,Itis...,本節(jié)課同學們要用新學到的詞匯到該類句型中去,用以分析和描述天氣的現(xiàn)象。本節(jié)課的新詞匯是關于天氣現(xiàn)象的weather,hot,cold,cool,warm,一個天氣,兩對關于天氣現(xiàn)象的反義詞。學生通過具體的閱讀實踐,能夠形成對本節(jié)課重點知識的有效感知體驗,同時教師在學生的生動的有效的聽、說、讀的實踐,結(jié)合學生的寫的訓練,能夠有效地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高效理解和運用。
2.2 具體描述。
看圖說話:圖一,小朋友們身穿厚厚的羽絨服,走在變天雪地的野外滑冰;圖二,樹上的最后一片葉子在風吹的作用下正在緩緩下落;圖三,柳樹抽出新的枝椏,小草青青、小花兒開放,一輪紅日高高升起笑呵呵;圖四,太陽火辣來的照射著大地,地里干活兒的農(nóng)民伯伯拿起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滿頭的汗水;學生閱讀圖片,在針對圖片給出的信息的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分析出此時的天氣狀況,根據(jù)問題“What is the weather?”進行回答。It‘s cold,對天氣冷了,我們要把衣服扣牢,所以冷天叫cold,大家一起讀“cold”、“cold”、“cold”,怎么說天氣冷呢,根據(jù)問題我們應回答“Its cold”,注意單詞的拼寫方式c-o-l-d,cold”,我們可以多寫幾遍“cold,cold”;涼爽的天氣,我們把衣服扣住就行了,所以叫cool,大家一起讀“cool,cool,cool”.....。
3.案例分析
3.1 在興趣助讀的基礎上,開展寫的實踐。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三四年級英語處于一級能力水平,在該能力范圍段的小學英語讀寫能力是合在一起的,”三四年級的英語讀寫要求學生能夠看圖識字能夠在圖片的幫助下讀懂小故事、能正確書寫的單詞和句子“。因此,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結(jié)合多媒體教學設備,結(ji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將具有形象性和生動性的圖片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興趣激發(fā)點,讓學生在生動的讀圖體驗的過程中,學習的興趣被有效地激發(fā)和驅(qū)動起來,并能夠在興趣的支配下,積極地配合老師設置的讀寫活動,讓學生真正在讀的過程中吸收,寫的過程中消化和表達。
3.2 趣味解讀,促進學生的讀寫活動的有效開展。
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單調(diào)枯燥的學習過程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的動力,而教師通過對單詞的意思、解釋等的趣味化解讀,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思考、并在讀中認同教師的解讀,進而在趣味的讀的引導下,積極地加入到讀寫活動的具體過程中去。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趣味解讀“cold”一詞,譯為“冷的”,教師趣味地將之解讀為在冷的時候,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沒扣牢的衣服扣牢,諧音會意法的運用,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覺就是這么回事兒,一想到冷的,就想到“扣牢”,單詞的讀法就有了,緊接著動筆將單詞多寫幾遍,以形成對單詞的有效理解和記憶,因此,在趣味性學習活動的驅(qū)動下,學生的讀寫活動必然能夠得到更加有效地開展。
3.3 以寫促讀,在寫的過程中鞏固讀的效果。
寫是讀的深化,在寫的過程中,學生真正地將單詞、句子等內(nèi)容印入自己的大腦認知結(jié)構群中,并且在此過程中,學生進一步鞏固讀的效果,讓單詞的讀音、讀法等知識內(nèi)容有效地滲透到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中去,有效地建構起學生的英語知識結(jié)構框架,促進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有效地理解和體驗,使讀的效果在具體的寫的過程中,得到更加有效地公共和強化。
4.案例反思
讀是寫的前提,學生只有在會讀的前提下,在讀的積累的前提下,才能夠知道和明確自己寫的內(nèi)容,才能夠言之有物。寫是讀的效果的延伸,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重視學生的聽、說、演、唱等豐富的英語活動實踐,淡化了讀寫的作用,但其實只有將這些豐富的學習實踐充分地結(jié)合與配合起來,學生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吸收豐富而生動的英語知識,才能夠更加有效地理解、運用和表達英語知識等。因此,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在注重英語教學的多樣化的同時,務必要引導學生靜下心來,低下頭來,認真地讀、細細地思,靜靜地寫,在具體的聽、說、讀、演、寫等實踐結(jié)合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英語學習實踐的高效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