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期教學要求的背景下,積極探索“課賽融合”教學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新三板”價值分析大賽、全國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大賽平臺為依托,探索教、學、賽一體的教學模式改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促使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升。
關鍵詞:課賽融合;證券投資;教學模式
《證券投資學》課程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課,在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課堂灌輸,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和實踐教學內容缺乏創(chuàng)新,教師綜合能力也很難提高。
有必要在教學中引入比賽,以課賽融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
一、“課賽融合”模式在《證券投資學》教學中的意義
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下,在《證券投資學》教學中引入“課賽融合”模式的重要意義,體現(xiàn)在對學生、教學內容、教師三個方面:一是以賽促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通過比賽,在賽中學,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學生在課堂上,由被動式的聽課,變?yōu)橹鲃拥膶W習證券專業(yè)知識和投資策略,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提高,學生高效的解決問題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培養(yǎng);二是以賽促建,促進課程創(chuàng)新建設。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師沒有動力更新教學內容,往往重復原有知識體系,很難做到課程內容的創(chuàng)新,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比賽,在比賽項目驅動任務引領下,教師就必須將大賽所需的專業(yè)知識貫穿到課堂中,以比賽促進課程建設,不斷創(chuàng)新課程建設,改進課堂授課內容;三是以賽促教,提升教師綜合水平。參加比賽不僅僅對學生有益,同時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倒逼教師專業(yè)綜合能力提升,教師必須具備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理論,過硬的實踐鍛煉,高效的組織和調控能力,將比賽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賽中教,教學相長。
二、“課賽融合”模式中比賽的選擇
《證券投資學》課程的內容大致分為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兩部分,在選擇參賽的時候,要兼顧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兩個部分,故選擇有代表性的兩個比賽:一是突出基本分析的,以調研為基礎,完成價值分析報告的“新三板”價值分析大賽。全國新三板價值分析大賽是股轉系統(tǒng)指導的全國性、高規(guī)格的分析比賽,旨在挖掘新三板公司價值,以新三板價值分析為實戰(zhàn)舞臺;二是突出技術分析的,以K線形態(tài)判別為基礎,輔以證券基礎知識考察的全國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大賽。該模擬投資大賽由“證券模擬交易”競賽與“證券行業(yè)知識”競賽兩部分組成?!白C券模擬交易”競賽主要是利用國泰安虛擬交易系統(tǒng),在當天指定時間內完成日內回轉交易。除此以行情交易軟件中K線形態(tài)模擬交易之外,還輔以“證券行業(yè)知識”競賽為補充,考核選手對技術分析及證券行業(yè)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三、“課賽融合”模式在《證券投資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新三板”價值分析大賽強化基本面分析的理解和應用
在選擇公司進行基本面分析之前,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實地調研,著重考慮這個企業(yè)面臨著怎樣的問題,這個企業(yè)又該如何突破這些問題,應該在哪些關鍵指標下功夫?在調研的基礎上,完成證券投資分析報告,報告涵蓋的內容要包括:行業(yè)和市場、公司產品或價值體現(xiàn)、競爭優(yōu)勢、主要風險、財務指標,最后是估值和投資建議。這一個完整的投資報告的撰寫過程就是基本分析的全部教學內容的體現(xiàn),要求學生帶著這個報告的框架和思路學習整個基本分析的部分,做到邊理解、邊應用、邊撰寫,全部的基本分析學完,報告也就完成了,有學習吸收、有消化產出,既強化了基本分析方面的知識,同時又是對學習效果的檢驗。
(二)金融與證券投資模擬實訓大賽強化技術分析的理解和應用
引導學生做理性投資者,在投資價值股的同時,配以短線操作,攤薄成本,把握技術分析的量、價、時、空四大要素,練習量價關系、K線形態(tài)、指標等的信號識別。課堂上教師對價與量的關系;K線反映的多空雙方力量對比;各種指標的含義和判斷標準進行講解,要求學生掌握價漲量增、價漲量減、價跌量增、價跌量減的各種情況線下,反映出的股價趨勢;光頭陽線/陰線、光頭光腳陽線/陰線、光腳陽線/陰線、T字線,倒T字線等K線形態(tài)反映的多空雙方力量;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J)、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等,學生具備理論知識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在選擇好價值股的基礎上,參與比賽,模擬開立證券賬戶,進行實踐交易操作,驗證選股的準確性,并及時修正。將模擬比賽融入教學,增強了學生參與感、體驗感,在模擬操作過程中要求學生注重總結,逐步形成個人的投資風格和方法,比賽過程能夠擴充書本之外的知識和經驗,促進自身的實踐鍛煉。
四、結語
“課賽融合”模式引入《證券投資學》教學中能夠以賽促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賽促建,促進課程創(chuàng)新建設;以賽促教,提升教師綜合水平;選擇比賽時要密切結合教學內容,從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兩方面全面考量。具體應用時要注意避免教學與比賽的脫節(jié),而是要將比賽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將授課與比賽充分相融合,有效發(fā)揮“課賽融合”模式對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作用,最終實現(xiàn)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曲藝,仲深,劉國有.《證券投資分析》課程實施“教、學、考、做、賽”五位一體教學實踐研究[J].商業(yè)經濟,2018,(08):181-188.
[2]吳金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與專業(yè)證券教育的互相滲透——評《證券投資學》[J].中國教育學刊,2018,(01):120.
[3]鄧小朱.“理論+實踐+技能”競賽教學模式的質量評價——以華東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專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