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兆霞
摘 要 隨著跨境電商的迅猛發(fā)展,人才短缺問題日益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境電商人才的能力需求,在此基礎上對跨境電商課程體系進行設計,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培養(yǎng)符合企業(yè)實際能力需求的跨境電商人才,更好地促進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關鍵詞 跨境電商 能力需求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1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 problem of talent shortag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bility deman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On this basis, it designs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curriculum system and innovates teaching methods to tra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talents that meet the actual ability needs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China.
Key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capacity requirements; course system
0 引言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跨境交易與電子商務雙引擎的拉動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yè)正步入高速增長時代。據(jù)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guī)模達4.5萬億元,同比增長25%,進出口結構上出口占比達到77.1%,進口比例22.9%??缇畴娮由虅掌脚_的建立與發(fā)展不僅有助于減少國際壁壘對跨境貿易的重重限制,更能為中小企業(yè)通過更為立體、開放和動態(tài)的模式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化配置。在每年新增的跨境電商平臺注冊企業(yè)中,中小型企業(yè)已經占到90%以上。在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yè)近500萬,其創(chuàng)造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60%以上,但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開展業(yè)務的僅20余萬,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yè)尚未開展或處于轉型的摸索階段。由于從事跨境貿易的門檻較低,并且政策性優(yōu)惠較多,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yè)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開拓業(yè)務、占領市場,這就必然導致未來行業(yè)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有著大量且急迫的需求。
目前跨境電商企業(yè)人才主要來源于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yè),而跨境電商所需的人才應是綜合具備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法律等知識的復合性人才,僅對其中某一方面進行學習,無法滿足跨境電商對復合型學科背景人才的期望。作為跨境電商企業(y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電商的人才培養(yǎng)方面不僅關系著跨境電商企業(yè)的運營狀態(tài),而且對于跨境電商行業(yè)的整體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根據(jù)以上分析,從實踐出發(fā),通過探討跨境電商人才的能力需求,以構建符合跨境電商綜合能力發(fā)展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
1 跨境電商人才的能力需求
為系統(tǒng)性地解決人才供給矛盾,全面推進跨境電商人才的專業(yè)化培養(yǎng),通過對跨境電商企業(yè)的調研發(fā)現(xiàn),目前跨境電商企業(yè)要求的跨境類人才應具備如下七個方面的能力。
(1)語言能力??缇畴娮由虅盏闹饕獦I(yè)務是通過跨境平臺將產品從國內銷售到國外,跨境貿易銷售衍生的一系列經營過程中,由于貿易對象的不斷拓展和加深,均對外語口語及閱讀、書寫能力要求持續(xù)上升,熟練的外語是促使交易成功最基本的條件。
(2)國際貿易知識。電子商務使得國際貿易在貿易方式、營銷方式、政策等方面發(fā)生變化,從而產生一種新的貿易形式——跨境電商。這就要求跨境電商具備傳統(tǒng)外貿的知識和經驗,能熟練填制各種外貿單證,及時處理境外客戶的訂單;能利用EDI通關、報檢、退稅,實時跟進物流情況、商品投保、貨物結算等一系列業(yè)務處理。
(3)跨境電商平臺設計與維護能力。目前我國提供跨境電子商務服務的主要為第三方平臺和自建平臺兩種類型。對于剛剛涉足跨境電商的企業(yè),更多的選擇使用第三方平臺,因為第三方平臺有相對成熟的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建立在平臺長期經驗累積之上,有利于企業(yè)的利益保證,但目前第三方跨境平臺較多,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環(huán)球資源、中國制造網等,不同的平臺其使用方式也不同,應對多平臺進行熟悉,了解平臺中不同的入駐流程、使用方法、操作特點等。相比較而言,自建跨境平臺更有利于企業(yè)樹立形象,但要求掌握跨境平臺的設計流程,包括確定平臺搭建目的、前臺頁面設計、技術搭建、線上測試、宣傳推廣等。無論是第三方平臺還是自建平臺,都要進行跨境平臺的更新與維護,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4)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與推廣能力。隨著跨境電商的發(fā)展,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大,如何在眾多平臺中脫穎而出,跨境平臺的運營極其重要。首先是店鋪定位和產品定位,具體涉及到核心消費市場、客戶需求點、店鋪特色等的定位。其次是價格策略,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價格策略。然后是店鋪裝修和店鋪設置,包括產品關鍵詞的設置、產品圖片的選取、產品的描述等。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影響力,還需掌握產品的營銷與推廣能力,能精準地進行跨境的網絡策劃、網絡廣告投放、信息采集與數(shù)據(jù)分析等,以最終通過網絡推廣開拓國際市場。
(5)跨境支付選擇能力。與一般的支付不同,跨境電商涉及的是不同國家之間買賣雙方的交易,所以支付流程更為復雜。目前,面向跨境的支付工具較多,且每一支付工具優(yōu)勢各異,便捷性和時效性也都不同,如何在眾多的支付工具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安全的、符合自身需求的支付方式,有必要了解各支付工具的具體流程,包括資金如何在國內外不同的賬戶之間流轉,這也是開展跨境電商的必要條件之一。
(6)跨境物流管理能力。目前跨境物流的特點是采購成本高、物流成本高,且派送流程復雜,具體體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國際物流企業(yè)對運送物品實行的是重量差別式收費,即運送的物品越多,相關的費用越低,但這嚴重增加了小型跨境電商企業(yè)的物流成本;消費者在跨境平臺完成交易后,商品需要經過海關的查驗通關,但整進散出的出貨模式嚴重影響了海關的工作效率,無法滿足極速增長的清關需求,導致物流派送時間延長。這就要求跨境電商人才應具備物流管理能力,對境內外商品的物流銜接問題進行及時處理,促進物流成本的降低。
(7)法律知識。各類跨境電商出口經營主體在拓展跨境貿易空間以及在和各上下游企業(yè)合作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法律問題,主要包括跨境支付、物流配送、海關通關報關、檢驗檢疫、稅收、售后服務、知識產權、產品質量責任分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這就要求跨境電商人才應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以提高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注意經營中如何規(guī)范對外經營活動,如何與產品供應商、平臺經營者、支付主體、物流商家、海關代理等進行責權利的分配,明確約定諸如產品質量問題應由誰來承擔等一系列法律責任,遭遇訴訟時如何應對等一系列法律問題。
2 課程體系
2.1 課程目標
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培養(yǎng)具備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相關基礎知識,掌握跨境電商領域的操作技術,適應跨境電商中網絡營銷、快速通關、便捷物流等方面的綜合性人才。具體來說:
知識目標——掌握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相關知識;掌握商務英語、數(shù)據(jù)分析等工具類知識;掌握電子商務原理、國際貿易實務、跨境平臺設計與運營、網絡營銷與策劃、支付與物流等專業(yè)知識。
能力目標——熟練掌握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操作,掌握跨境產品選擇、定價和發(fā)布操作,掌握跨境店鋪優(yōu)化和推廣操作,掌握訂單處理、發(fā)貨、出境報檢報關操作,掌握售后服務及客戶維護操作。
素質目標——培養(yǎng)快速高效、耐心細致、踏實穩(wěn)健、團隊合作的職業(yè)素養(yǎng)。
2.2 課程內容
在深入分析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所需具備的各項能力的基礎上,為完成課程教學目標,通過歸納與總結,課程內容主要從跨境電商通識、跨境電商平臺設計與維護、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與推廣、跨境電商支付與物流、跨境電商法律這五個模塊進行設計,每一模塊包含若干課程。具體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第一模塊,跨境電商通識。課程的開設包括電子商務原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電子商務英語。分別要求學生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的基本原理、發(fā)展趨勢及主要模式;要求學生了解國際貿易的基本原理、政策和措施;要求學生掌握商務談判與溝通中的多語言處理能力。
第二模塊,跨境電商平臺設計與維護。課程的開設包括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Web開發(fā)。要求學生掌握網頁設計與網店美工能力、動態(tài)網站編程能力、系統(tǒng)的規(guī)劃、開發(fā)、運作及維護能力。
第三模塊,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與推廣。課程的開設主要包括產品開發(fā)與管理、網絡營銷、消費者行為學、數(shù)據(jù)分析。分別要求學生掌握產品的選購、報價、發(fā)布及營銷推廣流程;要求學生了解消費者的心里活動特征和行為規(guī)律,掌握適當?shù)慕y(tǒng)計分析方法對收集的大量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第四模塊,跨境電商支付與物流。課程的開設主要包括跨境電子商務支付、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分別要求學生了解主要跨境電商平臺的支付方式,跨境支付的流程、收費水平、配套融資功能等。要求學生掌握跨境電商物流市場及運作模式、運費計算與總成本控制、發(fā)貨、配送等基本流程。
第五模塊,跨境電商法律。課程的開設主要為跨境電子商務法律法規(guī)。要求學生了解跨境電商平臺運營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規(guī)避各類風險,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3 教學方法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
(1)案例教學法。跨境電子商務教學中的較多內容在現(xiàn)實中難以接觸,如物流運轉方面、法律方面等,若以傳統(tǒng)講授法為主開展理論教學,會讓學生難以理解,而來源于現(xiàn)實的“案例教學法”,通過生動有趣的具體案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打破課堂教學的封閉性,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任務驅動法。無論是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還是案例教學法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但課程內容中跨境平臺的設計、維護、運營與推廣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去實踐,針對這部分內容可開展任務驅動法,強調把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以任務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設計成具體的任務,學生圍繞這些任務尋求解決方法,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
(3)開發(fā)或引進教學模擬平臺。當前速賣通、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限制個人注冊,實戰(zhàn)與容錯成本過高,使得實際跨境平臺不適合教學。為了補齊目前高校教學和實際企業(yè)之間的差距,可開發(fā)或引進教學模擬平臺,營造高仿真教學模擬環(huán)境。目前市場中存在類似的教學模擬平臺,學生可進行產品發(fā)布、產品管理、訂單管理、跨境物流管理等。
(4)校企合作。當前跨境電商有較多的教學資料沿用的是傳統(tǒng)環(huán)境下的知識體系,過于陳舊。為了與實際發(fā)展接軌,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在校師生提供實踐機會。一方面教師通過企業(yè)掛職鍛煉、參加跨境電商專題培訓等方式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做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進一步融合;另一方面學生通過深入跨境電商企業(yè)參觀學習、實習,了解從事跨境電商領域應該培養(yǎng)哪些能力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邀請跨境企業(yè)人員來校授課,完善教師結構,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4 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傳統(tǒng)外貿向跨境電商轉型成為必然趨勢??缇畴娚贪l(fā)展過程中,當前高校人才培養(yǎng)與企業(yè)人才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層出不窮,人才稀缺問題日益突出,需注重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yǎng)。通過對跨境電子商務課程內容進行設計、對跨境電子商務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校企合作,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考慮用戶價格公平感知的B2B電子中介差異化定價決策行為研究”(15YJC630140);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動態(tài)定價對用戶購買行為影響的研究”(17TQC006);2019年南京審計大學高教研究課題“南審在線課程用戶學習行為的系統(tǒng)動力學仿真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8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報告[EB /OL].http://www.100ec.cn/detail--6471917.html,2018.
[2] 劉穎.北京跨境電子商務企業(yè)人才狀況調查分析[J].價值工程,2016(4):66-69.
[3] 降雪輝.“理實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課程體系構建[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116-118.
[4] 崔月慧,楊克巖.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6(1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