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志平 梁錦杰
廣東省新興中藥學校,廣東 云浮 527400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新鮮或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苦、辛,性微寒;歸肝、心包、膀胱經。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等癥[1],為婦產科要藥,故有“益母”之稱。益母草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包括湖北、山東、安徽、江蘇、廣東、河北、河北等[2],主要含有生物堿類、黃酮類、二萜類、揮發(fā)油類等化學成分[3],其中《中國藥典》含量測定成分為鹽酸水蘇堿、鹽酸益母草堿。
益母草的炮制方法繁多。唐代的《新修本草》,有關于益母草的炮制記載,方法為“搗汁”,是益母草最早的炮制記載。宋代有燒炭炮制法,見于《太平圣惠方》[4]。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荃》中記載“細剉醋炒,馬嚙堪敷”[5]。清代屠道和在《本草匯纂》中載有“微炒”[6]。清代鮑相璈在《驗方新編》中有“燒灰存性”的記載[7]。清代嚴西亭的《得配本草》中載有“蜜水炒”“酒拌蒸”[8]。
到了近現(xiàn)代關于益母草炮制的方法有“炒制”、“醋制”、“酒制”、“蜜制”、“姜酒共蒸制”、“炒炭”以及廣東地區(qū)特有的“四制法”(即酒、醋、鹽、姜四種輔料)等。1963年9月廣東省藥品檢驗所邀請全省名老藥工舉辦了廣東省藥材加工炮制經驗交流會,并編著了《廣東藥材炮制手冊》一書,是四制益母草最早的文字記載。廣東省新興縣中藥炮制歷史悠久,曾有“中藥炮制之鄉(xiāng)”的美譽,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形成獨特的炮制的方法,為了挖掘、保護、傳承新興縣傳統(tǒng)中藥炮制技術,本文結合新興縣中藥炮制特色,對益母草干品、酒蒸品、醋蒸品及四制品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比較,為制定四制益母草質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jù),為傳承新興縣中藥炮制提供理論基礎。
1.1 儀器 LC-20AT/JY-001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企業(yè)管理(中國)有限公司);DHG-9140A/JY-026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KQ5200VD型/JY-007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FA2004/JY-003電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NewclassicMFMS105DU/JY-024分析天平(島津企業(yè)管理(中國)有限公司);FW315/JY-022中草藥粉碎機(天津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SX-4-10/JY-027箱式電阻爐(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藥 益母草(湖北),鹽酸水蘇堿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0712-201513),鹽酸益母草堿對照品(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1823-201303),丙酮(上海專業(yè)試劑廠,批號:20180323),鹽酸(上海專業(yè)試劑廠,批號:20170605-1),乙腈(上海星可高醇溶劑有限公司,批號:0113181201),辛烷磺酸鈉(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批號:20180401),磷酸(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167217),冰醋酸(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60820-1),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樣品制備 干品:益母草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老莖,水洗凈潤軟,切長段,曬干。
醋益母草:每10 kg益母草,用醋2 kg。取醋加入凈益母草段中,拌勻,潤至吸干,置蒸具內。于開水鍋內蒸透氣后1 h,取出,曬干。詳細炮制工藝以新興縣藥工為準。
酒益母草:每10 kg益母草,用黃酒2 kg。取黃酒加入凈益母草段中,拌勻,潤至黃酒被吸干,置蒸具內。于開水鍋內蒸透氣后1 h,取出,曬干。詳細炮制工藝以新興縣藥工為準。
四制益母草:每10 kg益母草,用酒、醋、生姜汁各0.6 kg,鹽0.2 kg。取酒、醋、姜汁、鹽水的混合液,加入凈益母草中,拌勻,悶潤至輔料被吸干,置蒸具內,于開水鍋內蒸1 h,取出曬干。詳細炮制工藝以新興縣藥工為準。
2.2 水分的測定 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832項下的烘干法,對益母草不同炮制品進行水分測定,藥材含水量不得過13.0%(結果見表1)。
2.3 總灰分的測定 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2302項下的灰分測定法,對益母草不同炮制品進行總灰分測定,總灰分含量不得過11.0%(結果見表1)。
2.4 浸出物的測定 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2201項下水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測定,對益母草不同炮制品進行浸出物含量測定,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5.0%(結果見表1)。
2.6 含量測定
2.6.1 鹽酸水蘇堿含量測定
2.6.1.1 色譜條件 Polar-Propylamide(250 mm×4.6 mm);以乙腈-0.2%冰醋酸溶液(80∶20)為流動相;柱溫25 ℃;流速:1.0 mL/min。理論板數(shù)按鹽酸水蘇堿峰計算應不低于6000。如圖1所示。
2.5 二氧化硫的測定 參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2331項下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第一法酸堿滴定法),對益母草不同炮制品進行二氧化硫的檢測,二氧化硫含量不得過150 mg/kg(結果見表1)。
表1 益母草不同炮制品水分、總灰分、二氧化硫、浸出物含量測定結果 (n=5)
2.6.1.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25 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2 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6.1.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水蘇堿對照品約10 mg,精密稱定,加70%乙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即得。
2.6.1.4 精密度實驗 取2.6.1.3項下鹽酸水蘇堿對照品溶液,按2.6.1.1項下色譜條件,平行測定6次,結果RSD為1.02%,表明測定方法精密度良好。
2.6.1.5 重復性實驗 取干益母草5份,按“2.6.1.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制備樣品,按2.6.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RSD為1.46%。實驗表明樣品的重復性良好。
2.6.1.6穩(wěn)定性實驗 取干益母草1份,按“2.6.1.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制備樣品,放置0,2,4,6,8,12,24 h,按2.6.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RSD為1.54%。實驗表明樣品溶液室溫放置24 h內質量穩(wěn)定。
2.6.1.7加樣回收率實驗 在已知含量的干益母草,中加入3.0 mg鹽酸水蘇堿對照品,按“2.6.1.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制備樣品,按2.6.1.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平均回收率為99.08%,RSD為1.99%。
2.6.1.8樣品測定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 μL、10 μL,供試品溶液10~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用外標兩點法對數(shù)方程計算,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鹽酸水蘇堿不得少于0.50%。(結果見表2)。
2.6.2鹽酸益母草堿含量測定
2.6.2.1色譜條件 UltimateXB-C18(150 mm×4.6 mm);以乙腈-0.4%辛烷磺酸鈉的0.1%磷酸溶液(24∶76)為流動相;柱溫25 ℃;檢測波長為277 nm;進樣量:10 μL,流速:1.0 mL/min。理論板數(shù)按鹽酸益母草堿峰計算應不低于6000。見圖2。
2.6.2.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同2.6.1.2項下制備,供試品備用。
2.6.2.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益母草堿對照品約7.5 mg,精密稱定,置25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母液1 mL,至10 mL容量瓶,加70%乙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制成每1 mL約含30 μg的溶液,即得。
2.6.2.4 精密度實驗 取2.6.2.3項下鹽酸益母草堿對照品溶液,按2.6.2.1項下色譜條件,平行測定6次,結果RSD為1.28%,表明測定方法精密度良好。
2.6.2.5 重復性實驗 取干益母草5份,按“2.6.2.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制備樣品,按2.6.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RSD為2.01%。實驗表明樣品的重復性良好。
2.6.2.6 穩(wěn)定性實驗 取干益母草1份,按“2.6.2.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制備樣品,放置0,2,4,6,8,12,24 h,按2.6.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RSD為2.34%。實驗表明樣品溶液室溫放置24 h內質量穩(wěn)定。
2.6.2.7 加樣回收率實驗 已知含量的干益母草,中加入0.25 mg鹽酸益母草堿對照品,按“2.6.2.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制備樣品,按2.6.2.1項下色譜條件測定,結果平均回收率為98.90%,RSD為2.26%。
2.6.2.8 樣品測定 精密吸取2.6.2.3項下鹽酸益母草堿對照品溶液與2.6.2.2項下供試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鹽酸益母草堿(C14H21O5N3·HCl)不得少于0.050%。見表2。
表2 益母草不同炮制品含量測定結果 (n=5)
中藥炮制是保證中藥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系到中醫(yī)臨床的療效,為了繼承和發(fā)揚中藥炮制技術,必須對它進行認真研究。劉霞等[9]歸納總結古代記載益母草多種炮制方法,包括炒制、制炭、酒制、醋制、蜜制和四制益母草等,但國內關于新興縣中藥傳統(tǒng)炮制工藝的研究報道不多,僅劉光明[10]等人調查了廣東省新興縣中藥炮制現(xiàn)狀。關于新興縣傳統(tǒng)炮制成品質量標準研究基本沒有,國外文獻更未見相關報道,未見關于新興縣傳統(tǒng)炮制品益母草的質量研究,本文研究為新興縣中藥炮制品制定質量標準和種植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益母草在炮制方法方面,主要沿襲了古代的酒制法,現(xiàn)代以醋制、酒蒸法沿用較多,四制益母草乃廣東地區(qū)獨有的一味傳統(tǒng)炮制中藥。益母草炮制方法差異,其功效亦有所差異,干品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功效;酒蒸善于活血通脈,調經止痛;醋制能增強通利血脈、活血散瘀的作用;四制后可增強祛瘀生新,調經止痛的功效。本實驗沒有進行益母草不同炮制品藥理部分的研究,益母草質量研究還有待完善,期待日后完善益母草炮制品的質量標準。
本實驗根據(jù)《中國藥典(2015版)》標準對5批次干益母草、酒蒸益母草、醋蒸益母草和四制益母草質量進行研究,在水分測定中,四種炮制品水分含量均符合藥典要求,含水量不超過13.0%,其中四制益母草水分含量最高;在總灰分含量測定中,四種炮制品總灰分含量在6.8%~7.9%,不超過藥典要求的11.0%;在浸出物含量測定中,四種炮制品浸出物含量在16.3%~17.9%,不少于藥典要求的15.0%;考慮到二氧化硫殘留對人體產生危害,本實驗也做了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經測定,四制益母草炮品均無檢出二氧化硫。在含量測定中,選用鹽酸水蘇堿和鹽酸益母草堿作為評價指標,四種炮制品含量均超過藥典規(guī)定含量,鹽酸水蘇堿含量≥0.50%,結果顯示干益母草>酒益母草>醋益母草>四制益母草,鹽酸益母草堿含量≥0.050%,結果顯示干益母草>醋益母草>酒益母草>四制益母草,結果與程軒軒、江海燕[11-12]研究結果有一定的相似性。本實驗對不同益母草炮制品進行水分、總灰分、浸出物、二氧化硫和含量測定,下一步將繼續(xù)完善顯微鑒別和薄層鑒別,為益母草炮制品品質評價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