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彩霞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對話是一門藝術,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兩個方面例談如何把握語文課堂對話藝術。關鍵詞:語文課堂對話藝術
1創(chuàng)設情境,觸發(fā)情感,激發(fā)對話欲望
進行有效對話,教師要善于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觸發(fā)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才能使學生把蘊藏于心中的疑問、見解毫無保留地向教師和同伴傾訴,才能使學習深入到學生思維意識的深層。
(1)發(fā)揚民主,喚起成功欲望: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要做“談話”節(jié)目的“主持人”,教師首先要做個忠實的聽眾,認真地傾聽學生發(fā)表獨特的見解,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教師要不時發(fā)出簡單的言語反映信息:想“哦”、“呢”、“恩”或點頭動作等,經常給予學生自己在認真傾聽的信息,從而增強師生之間談話的融洽氣氛營造一個自由、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們如癡如醉地探究、體驗、交流,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補充同學的發(fā)言,或互相啟發(fā),或自由組合朗讀……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看、聽,適當?shù)刈餍c撥。其次是做個友好的伙伴。教師要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對話,和孩子們成為合作伙伴,這樣,孩子們才能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全身心投人學習中。
(2)情感共鳴,產生教學合力:語文課是情感課,語文研究性課堂更是一塊情感共鳴的教育藝術園地。只有以情感活動統(tǒng)領整個教學過程,通過“育人以情”,把認知教育貫穿在情感教育中,才能形成學生健康的精神世界。如學習《圓明園的毀滅》課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從網(wǎng)上下載圖片、文字和音像等資料制成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賞析圖片,領略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再輔以電影《火燒圓明園》中英法聯(lián)軍為火燒圓明園的鏡頭,通過圓明園焚燒前后情景的對比,加深學生對課文內涵的感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同時,學生對文本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關鍵是要看學生頭腦中的“主觀文本”是否已經通過對話,經過激活,而變得鮮活、靈動起來。教師可以在傾聽、觀察,了解學生己有“主觀文本”建構情況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等情境表演對話,對學生既有的“主觀文本”進行修正、補充和拓展,從而在形成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完成“主觀文本”重新建構,進而產生良好的閱讀效益,提高學生的各項語文素養(yǎng)。
2巧設話題,引發(fā)議論。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針對不同課文的特點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思路,貫穿整堂課的則是精心設計的提問?!皢栴}”即“話題”。能否將一堂課上出彩,設計話題很重要。
(1)設計話題,可以抓住文章當中的標點符號進行問題的設計:有時,一個簡單的省略號就是很好的文本拓展的載體,如能適時引導學生去思考省略號背后的深意,往往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隨著孩子的想象進入一個更深刻的層面。如:有的人年輕人風華正茂卻華發(fā)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千年夢圓在今朝》)這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呢?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連起來說嗎?文章作者用小小的省略號“點”出了文本內容的精彩內涵;教學時,教師抓住省略號設計有效的提問,通過教師提問的“點撥”又讓語文課堂在師生思維的碰撞中,言語的交流中收獲了更多的精彩。
(2)設計話題,可以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來設計: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重點詞語,是語言形象、文本情感的聚焦點。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這些詞語設計話題,讓學生在詞語與意境的溝通運用中,獲得語言滋養(yǎng),深入理解文本,與作者、與文本產生更強烈的情感共鳴。如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xiàn)在已經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憶》)作者為什么會永遠忘不了,忘不了的僅僅是那一天嗎?她忘不了的有些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課文里去找。用這個話題統(tǒng)領全文,激活學生思維以及談話的欲望。
(3)設計話題,可以抓住文章的細節(jié)來設計:在許多課文中,細節(jié)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形象,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教學中,抓住文本中的一些細節(jié)設計話題,引導學生去挖掘補充,將使文本內容更充實,人物形象更豐滿。如: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的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jié)奏。(《唯一的聽眾》)教師抓住這個細節(jié)“常常忘記…悄悄打節(jié)奏”你看出了什么?引出話題,通過談話,引導學生對老教授這個人物理解得更深刻。
總之,對話式教學是以師生平等為基礎,以學生自主探究為特征,以問題為核心,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師生之間及生生之間的對話進行教學的學習活動過程。它是新課程的熱點與亮點向題,在改善教學方式上發(fā)揮著特殊作用。把對話教學引向語文研究性課堂還有很多值
得探索研究的,筆者還將在實踐中繼續(xù)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