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程光一 萬卓敏 杜辰華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信息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審計中運用大數據審計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中,我們引入了地理信息技術進行大數據審計,經過反復運用和驗證,開發(fā)了地理信息大數據審計方法。采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審計,不僅可以有效的盤清“庫存”,還可以發(fā)現(xiàn)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位置偏遠、土地閑置等問題,充分發(fā)揮了大數據審計全面性、精準性、高效性以及直觀可視化等優(yōu)勢?,F(xiàn)結合實際,介紹如何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進行大數據審計。
一、源數據的采集
地理坐標源數據采集需要統(tǒng)一坐標系統(tǒng)及格式。由于地理坐標信息格式種類繁多,每一種坐標系中又可以通過一定的投影方式形成新的平面坐標系統(tǒng),不同坐標系之間的坐標點都會存在或大或小的偏移。為更加方便快捷的采集地理坐標信息數據,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按照大家熟悉的高德地圖經緯度坐標采集,然后通過算法精確轉換成“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做數據分析與處理,同時可以方便的將采集到的地理信息在谷歌地球軟件中展現(xiàn),并查看對應歷史影像。
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中涉及到的地理坐標信息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項目為單位的坐標點數據,另一類是以地塊為單位的坐標區(qū)域數據,這兩類坐標數據的處理以及導入方式各不相同,故分別擬定以下標準表:
1.坐標點數據標準表:
注:上表A、B、C列為關鍵字,下發(fā)此表時可將審計組取得的保障房項目名稱及地址匯總后一同提供給被審計單位對照填寫,以防出現(xiàn)項目名稱不一致的情況。此表其余列可根據數據分析內容及審計需求自行擬定,或后期在SQL中根據C列關鍵字直接關聯(lián)分析。
2.坐標區(qū)域標準表:
坐標區(qū)域標準表應按如下格式填寫。將地塊界址點坐標的經、緯度按標準格式拆分,分別填列至A、B列,同一地塊的界址點對應的C列單元格均填充相同地塊名稱。
注:地塊數據由土地管理局地塊登記系統(tǒng)后臺導出后填列。
二、坐標數據處理及導入
1.點坐標
將采集的坐標點數據匯總后直接導入KML制作工具“kmlgenerator”中生成KML文件,或直接將匯總的EXCEL表格另存為“CSV(逗號分隔符)”格式,以便下一步導入QGIS。
(直接生成KML文件)
(EXCEL另存為CSV格式)
2.地塊坐標
(1)將采集的地塊坐標數據復制到“界址坐標KML文件生成工具”的“大地坐標”表中(為避免坐標數據意外損失,請選擇“黏貼值”),若需要添加字段可自行隨后添加列。
(界址坐標KML文件生成工具)
(2)對于需要在QGIS中進行數學計算的字段,在“字段類型”表中設置相應類型。切換到“字段類型”表,點開第二行下拉框,選擇“float”?!白侄晤愋汀北頍o需人工填入數據,當在“大地坐標”表中添加或刪除列后會自動在此表中更新相應字段及類型,默認類型為“string”,僅當需要更改字段類型時才手動選擇。
(選擇字段類型)
注:當“大地坐標”表列標題有變動時,“字段類型”表中第二行數據會全部重置為string。故請先確定好“大地坐標”表的列標題,然后再在此表中設置字段類型。
(3)點擊“加載項”中的“生成地塊坐標KML文件”按鈕,程序會自動生成地塊的坐標數據并存入本表的存放路徑,文件名為“地塊坐標.kml”。
(按鈕位置)
(生成結果)
3.坐標導入
將制作好的點坐標及地塊坐標KML文件導入QGIS軟件中進行進一步分析。
(1)首先在QGIS中新建一個項目。依次點擊“項目”—“新建”。
(新建項目)
(2)若需要查看坐標點實際位置,還需要添加在線地圖。在資源瀏覽器中找到“XYZ Tiles”,展開節(jié)點,雙擊“OpenStreetMap”,將地圖添加進項目,此在線地圖為WSG84坐標系,即谷歌地圖的坐標系,與“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通用。
(3)若要查看影像地圖,可手動添加地圖源。
(右擊XYZ Tiles,新建連接)
(命名地圖名稱自定)
(添加后即可在資源瀏覽器中找到)
(4)根據影像地圖可直接查看對應項目坐標點或地塊的實際情況。但是由于中國地區(qū)的谷歌影像數據更新較慢,目前很多區(qū)域仍是數年前的影像,故如必要,可先將坐標點及地塊坐標數據使用“GPS批量查詢轉換工具”,將“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統(tǒng)一轉換為高德坐標系,再導入QGIS中,然后使用高德影像地圖查看項目實際情況。
(5)坐標數據的kml文件導入后,最好再將導入的圖層另存為shp格式,然后移除原kml圖層,以免后期進行數據操作時出錯。
(圖層另存為)
(格式選擇ESRI Shapfile,設置shp文件存儲路徑,坐標參照系一般默認)
(勾選“將已保存的文件添加到地圖中“,勾選欲保存的字段。)
(保存后在圖層管理器中會看到兩個相同圖層,新添加的那個即是shp圖層,將原有kml圖層移除。)
三、數據分析及結果
1.篩選出地處偏遠的項目
(1)在QGIS中分別測量城市規(guī)劃區(qū)經度和緯度方向的跨度,取其平均值作為該區(qū)域的直徑R。
(2)將匯總的項目坐標信息復制到“GPS批量查詢轉換工具”,查詢項目點至政府直線距離及所在行政區(qū)劃,同時核實項目點行政區(qū)劃是否有誤,保存結果,形成“表D01”。在表D01中篩選出距政府直線距離大于(3/4)R(具體距離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的項目。
(3)在QGIS中篩選出未落在規(guī)劃區(qū)內的項目點,并將篩選結果導出。
(依次點擊菜單欄的設置——選項,在彈出的界面中選擇最下面一個標簽? ,點開“通用”節(jié)點,雙擊“要素過濾器無效”右側,將選項改為“不過濾”,設置完成后點“OK”。)
(依次點擊矢量——地學數據處理工具——差分。)
(按圖示選擇項目坐標點及城市規(guī)劃區(qū)圖層)
(點擊“差分”欄右邊按鈕,選擇比對結果保存路徑及格式,一般選擇xlsx,取消勾選“執(zhí)行算法后打開輸出文件”,點擊下方“運行”即可生成結果。結果表中的項目即為未在規(guī)劃區(qū)內的項目)
(4)將(2)、(3)中兩部分篩選結果數據匯總,即為“偏遠項目表”。
(5)針對篩選出的偏遠項目重點核實,是否存在定向分配、違規(guī)將棚改政策擴大到一般建制鎮(zhèn)等問題。
2.篩選出空置地塊
(1)在QGIS中篩選保障房劃撥地塊內無項目坐標點的地塊。
(依次點擊矢量——分析工具——計算多邊形內點的數目。)
(設置需要比對的地塊及點坐標圖層)
(在“計數”欄選擇比對結果保存路徑及格式,點擊下方“運行”即可生成結果。)
(2)將分析結果導出,導出表中“NUMPOINTS”列即為對應地塊中的坐標點個數,值為“0”的即為空置地塊,將此部分地塊篩選整理出來,形成“閑置地塊表”。
(閑置地塊表)
(3)在“閑置地塊表”中篩選出距今超過三年的地塊,針對此部分已劃撥但閑置超過三年的地塊重點核查原因。
通過地理信息技術應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突顯先進技術手段給審計分析過程中提供大量化、多樣化和快速化等特點,不僅大量節(jié)省了審計成本,還將原來一些難以認定的情形實現(xiàn)具體可操作化,提高了審計質量和效率。在實際審計中,審計人員應同時結合傳統(tǒng)審計方式,借助地理信息技術分析出的疑點,進一步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選址不科學,建設位置偏遠導致空置、違規(guī)擴大棚改范圍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地塊閑置等問題,鞏固完善審計證據鏈。
(作者單位:景德鎮(zhèn)市審計局、江西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