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路
五窮六絕七翻身,夏日炎炎,股市也漸漸有了熱度,橫盤整理數月后選擇向上,股指轉危為安。二季度的股指調整較為充分,為三季度的上漲提供了想象空間,隨著中美貿易談判重啟的利好消息落地,7月的股市讓投資者又多了一分期待。
二季度指數的調整幅度并不大,而是用時間換空間,上證指數下跌3.62%,深證成指下跌7.35%,只有上證50指數上漲3.24%(特別是6月份上漲了7.39%)。行情總是在遲疑中產生,上證50指數率先完成突破,打破了橫盤的僵局,突破并站穩(wěn)60日均線,上證50指數金融股占比大,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股市需要金融股保駕護航,上證50指數即使短期震蕩也不改長期上漲趨勢。深證成指科技股占比大,二季度受業(yè)績不及預期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指數有所拖累,而伴隨中報大幕拉開,滬電股份中報預喜,股價連續(xù)三個漲停再次激活5G板塊,在5G洪流中首先受益的基站建設,2019-2020年業(yè)績逐漸釋放。利潤持續(xù)增長和出現轉折的行業(yè),會是資金的首選。
步入三季度,在二季度市場調整較為充分的情形下,股指震蕩上漲會是主基調,上漲的高度和時間的長遠,一切交給市場說了算,投資者應順勢而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三季度的投資策略:
第一、選對股票,分散投資。以中報預喜的股票作為首選,同時觀察股票的K線走勢,股價站穩(wěn)重要均線,形成多頭模式,并且量能持續(xù)放大,說明資金認可程度,量能是股票短期上漲的最大動力。由于每只股票走勢節(jié)奏不同,不要輕易重倉某只股票,可以選擇多只分別布局。
第二、股市上漲期,不空倉,利用自己的交易體系,靈活變動倉位。筆者的交易體系是看60分鐘周期,1分鐘和5分鐘周期太短不穩(wěn)定,60分鐘周期技術指標KDJ高位出現鈍化,MACD紅柱面積縮小,說明上漲乏力,就可短期獲利了結,跌到低位再買入,獲取最大收益。
第三、指數化投資,博取平均收益。指數投資首推上證50指數,其次深證100指數,這也是筆者長期關注的標的,既然指數已走出二季度盤整通道,逢低配置指數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
行情由量變到質變,是一個緩慢發(fā)酵的過程,從市場成交量來看,并沒有明顯持續(xù)有效地放大,未來還會有很多不確定的事件,中美貿易間摩擦也將是一場持久戰(zhàn),但一些股票已在股市震蕩中脫穎而出,在控制好倉位的前提下,三季度可積極樂觀地面對,實現資產的穩(wěn)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