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慢性咳嗽是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其致病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1]。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反復咳嗽、呼吸急促等, 具有頻繁發(fā)作的特點, 嚴重影響了患兒的成長發(fā)育及生活質量。止咳化痰是治療慢性咳嗽的首要原則, 因此霧化吸入法為治療小兒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法。為進一步準確評價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吸入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選取近年本院收治的80 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2 月~2018 年10 月治療的80 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所有患兒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確診標準[2]。采用國際通用隨機字母表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対照組, 各40 例。觀察組患兒中男22 例, 女18 例;年齡1~7 歲, 平均年齡(3.72±1.63)歲;病程4 周~6 個月, 平均病程(3.54±1.36)個月。對照組患兒中男21 例, 女19 例;年齡10 個月~6 歲, 平均年齡(3.28±1.71)歲;病程5 周~ 7 個月, 平均病程(3.56±1.41)個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討論批準, 獲得研究權限, 且患兒家屬自愿簽署知情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等進行常規(guī)治療, 給予患兒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輝瑞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60112), 10 mg/(kg·d), 用藥3 d 后停藥4 d, 7 d 為 1 個療程, 共治療4 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吸入治療, 阿奇霉素干混懸劑使用方法和對照組相同, 在患兒咳嗽緩解后序貫給予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葛蘭素史克制藥(重慶)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10388]吸入治療, 50 μg/噴, 為保證發(fā)揮療效借助儲霧罐吸入, 每日早晚各1 次, 持續(xù)治療3 個月。兩組患兒均于開始治療后隨訪3 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3]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及咳嗽緩解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開始治療3 個月后嚴重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將臨床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 具體判定標準如下。顯效:患兒咳嗽及呼吸急促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兒咳嗽及呼吸急促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 呈現(xiàn)輕度咳嗽或間斷性咳嗽;無效:患兒呈反復咳嗽或者頻繁陣性咳嗽, 臨床癥狀無改善, 甚至有加重趨勢??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開始治療3 個月后嚴重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觀察組咳嗽緩解時間(121.56±24.13)h、肺部啰音消失時間(6.52±2.19)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34.86±47.28)h、(9.92±3.18)d, 開始治療 3 個月后嚴重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2.64±0.17)次明顯少于對照組的(5.031.09)次,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n(%), %]
表2 兩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開始治療3 個月后嚴重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s)
表2 兩組患兒咳嗽緩解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開始治療3 個月后嚴重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 P<0.05
組別 例數(shù) 咳嗽緩解時間(h)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d) 開始治療3 個月后嚴重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次)觀察組 40 121.56±24.13a 6.52±2.19a 2.64±0.17a對照組 40 234.86±47.28 9.92±3.18 5.03±1.09
慢性咳嗽是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 其發(fā)病與多種病原體相關, 例如結核桿菌、病毒、肺炎支原體和衣原體等, 其中以支原體感染最為常見??股刂委熜Ч患鸦純? 肺炎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周期可達4 周以上, 且尚未明確發(fā)病機制者, 可能存在暫時的氣道高反應性。咳嗽感染會造成呼吸道上皮損傷, 在刺激作用下分泌出多種炎性介質, 造成氣道反應性增高, 進而發(fā)展為難治性慢性咳嗽[4]?,F(xiàn)階段支原體感染后的咳嗽尚未無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治療方法, 且口服藥物常引起腸道不良反應, 患兒臨床依從性差。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是一種新興的抗炎藥物, 屬于一種雄甾烷結構的三氟糖皮質激素, 為局部使用類固醇, 藥理學特性較好, 直接作用于肺部、對胃腸道損傷小, 同時對其他器官的不良反應少。根據(jù)資料文獻報道[5], 吸入糖皮質激素能夠誘導使痰液中粒細胞百分比下降, 改善氣道炎癥細胞浸潤, 減少微血管滲漏?;純狠o助儲霧罐使吸入操作更加便捷, 藥物分子彌散性好, 可緩解各項臨床癥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咳嗽緩解時間(121.56±24.13)h、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6.52±2.19)d 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34.86±47.28)h、(9.92±3.18)d, 開始治療3 個月后嚴重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2.64±0.17)次明顯少于對照組的(5.03±1.09)次,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慢性咳嗽具有可行性[6]。
綜上所述, 丙酸氟替卡松氣霧劑吸入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慢性咳嗽臨床效果顯著, 快速緩解了患兒咳嗽、呼吸急促等臨床癥狀, 減輕患兒痛苦,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